【文章摘要】
从产业价值链的理论来看,产业整合可以为整个产业链条带来推动作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同时又存在一定的交叉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两大产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应对了旅游者旅游需求和旅游产品变化的趋势,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因素,为文化产业增添旅游助力,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秦皇岛;文化;旅游;整合
秦皇岛市文化资源丰富,如历史文化、长城文化、葡萄酒文化、玻璃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等。无论是“孤竹文化之乡”还是“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蕴藏着巨大的旅游资源,一方面,这些地域本身就拥有优越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另一方面,文化因素的加入也使得这些区域更具有吸引力,吸引人们探索过去、获知新奇、感受文化的魅力。如果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产业,一定可以使秦皇岛旅游业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1 秦皇岛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1.1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1、自然条件优越。秦皇岛南临渤海,北依燕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少雨,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多晴凉爽,冬季较长无严寒。自然风光秀美,有险峻高山,有滩涂湿地,有礁石沙滩,珍禽候鸟,奇花异树,动静皆具,雄秀并存。
2、帝王文明深厚。秦皇島的命名便得于秦始皇,从秦朝开始,许多帝王出巡或征战,都会途径或停留于此。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达碣石,派人由此入海求仙。西汉时,汉武帝也曾来到此地,并于今日的联峰山龙山山顶筑汉武台。东汉时期,曹操北征乌恒,登临碣石,赋《观沧海》。唐太宗东丽班师回朝,在“汉武台”刻石记功。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曾11次来到过秦皇岛地区。
3、特色产业丰富多彩。秦皇岛的葡萄酒产业,玻璃工业在全国也是久负盛名。昌黎县享有“中国波尔多”的美誉,葡萄沟的葡萄种类达到100多种,可生产各类葡萄酒,具有独特悠久的葡萄酒文化。华夏长城、朗格斯酒庄等集参观、品尝、制作为一体的酒庄文化体验,是葡萄酒旅游资源发展的先驱。秦皇岛的玻璃工业也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史了,1922年,“中国玻璃工业摇篮”耀华玻璃厂在此设厂,开亚洲玻璃工业先河,秦皇岛也因此得名“玻璃城”。目前,秦皇岛也拥有我国首家公立玻璃专题博物馆,精美的陈设,高等级的藏品,玻璃文物数量是业内之最。
1.2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可挖掘性
1、历史文化跨度广。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资源。卢龙县的“武山猿人遗址”将秦皇岛的人类居住史追溯到了五六十万年前,孟姜镇的小毛山新石器遗址及高建庄的将军台新石器遗址,证明了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人已经创造了较高的文化。在商代,秦皇岛为孤竹国中心,孤竹国始于商初,灭于春秋,前后经历了1100多年。
2、民俗文化深入人心。民俗文化主要是指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传统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为代表的资源。现代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喜欢的旅游类型之一,现代人生活效率高、节奏快,使人们更向往一种传统、多彩的生活。民俗文化旅游通过观察体会其他地区和民族的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满足了现代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也满足了人们对其他民族风土人情的好奇感。秦皇岛历史悠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同时还有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深入人心。太平鼓、地秧歌、猴打棒、鼓乐、蹦蹦戏、皮影戏、望海大会,长城节、剪纸、印花布等等都在秦皇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3、特色文化种类多。地理位置的优越、历史跨度的绵长也为秦皇岛带来了许多的特色文化资源。比如秦皇岛的长城文化资源,从“天下第一关”开始的明代长城东部起点,西至青龙满族自治县杏树岭叉楼,分布在秦皇岛境内的长城全长达250多公里,整个长城出山入海,建筑结构独特,自然风景绮丽,把山、海、关连成一体,既是古老的军事防御体系,又是历史文化的忠实见证。再如秦皇岛的海岛度假文化、北戴河名人别墅文化,湿地鸟类文化,各具特色,吸引着不同要求的受众群体。
2 秦皇岛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分析
2.1历史观光旅游线
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然风光的秀丽在赋予深刻的历史文化感,会使整个旅游线路得到升华。秦皇岛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来此求仙入海而得名,当地的神话出传说、历史故事,为游人增添了新颖而引人入胜的旅游内容。历史文化把本来就充满魅力的山水,装扮的如海市蜃楼般扑朔迷离,充满奇异感。秦皇岛卢龙县的古孤竹国旅游区伯夷叔齐的传说是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孤竹国、碣石山、老龙头、孟姜女,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无一不与秦皇岛的山水相依相存。
2.2海岛文化旅游线
秦皇岛的四季分明,地理位置优越,碧海金沙,风平浪静。海岛度假文化也是近年来国内大热的旅游项目,秦皇岛更应该发挥传统优势,在国内为数不多的海岛竞争中找到差异化定位,让海岛不但是风光秀丽的海岛,更是具有人文色彩的海岛。如每年端午节的望海大会,可以结合秦皇求仙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特色旅游产品。再如海鸟迁徙时,秦皇岛优越的湿地条件吸引大批海鸟来此栖息,形成独特的海岛景观,这也是其他海岛旅游中难得一见的奇观,这样的旅游产品也应该得到深入开发与推广。
2.3特色产业旅游线
秦皇岛不但是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更是我国的老工业城之一。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开发出工业与旅游线路的整合。如昌黎的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庄旅游;玻璃博物馆的展览,玻璃制品的亲手尝试,浪漫玻璃旅游;公牛啤酒厂,啤酒制造与节庆营销,结合夏季旅游推出特色啤酒节等一些列特色产业旅游线。
3 秦皇岛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建议
3.1战略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政府主导型”产业,产业的发展和资源设施的配套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划和协调。因此,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加强宏观调控,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战略规划,实现文化旅游的“关联互动”,体现出和谐发展的整体优势。加强除文化、旅游产业外,园林、建筑、地理、交通、环保等各个领域信息的互通有无,优势的互为利用,资源的相互协调,发展的相互配合,建立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共赢互动的发展氛围。尤其注意的是,很多地区或者经典的规划未能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的内涵,盲目效仿一些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造成规划雷同,重复建设,缺乏特点,丧失优势。
3.2深入挖掘,杜绝浅尝辄止
文化旅游产业强调文化、旅游、经济三者的深度融合,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找准文化内涵与旅游资源的契合点,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聚焦效应。旅游产品的文化挖掘意识应该从根本上得到提升,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面,二是深入,三是可持续。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不能以一种噱头的姿态存在于旅游产品中,让人感到生拉硬套,毫无契合感。真正地文化旅游产品,必须是文化内涵毫不违和的融入到每一处旅游资源内,不是突兀的一块纪念石,不是无来由的一个雕像,不是似是而非的一段导游词。文化往往体现在细微处,一棵大树,一块石头,一处遗迹,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底蕴,仿佛一场全新自我挖掘,这样的旅游体验才是文化旅游产业的优越性。这就需要对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项目包装,依托现有资源,精心包装体现文化气息、历史特点的项目,不断增强文化旅游项目的觀赏性和参与性。
3.3品牌整合,加强宣传,丰富旅游形象
品牌是一个产业的名片,旅游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在建立旅游形象的过程中,要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特点亮点兼具,满足游客多样文化需要的旅游文化品牌。秦皇岛的旅游文化品牌很多,长城文化、孤竹文化、帝王文化、葡萄酒文化,然而,目前秦皇岛的旅游品牌还是仅仅停留在海岛旅游上。秦皇岛在全国旅游形象中,还是一个看海看山玩沙戏水的避暑胜地,历史、古迹、民俗等等优势品牌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聚合作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核心是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使多种旅游资源形成产业链条,全方位提升旅游产品的品味。比如香港的购物品牌,大连的“浪漫之都”形象,都是成功的旅游品牌打造案例。
同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营销,要重视产业宣传手段的创意。以香港地区的旅游营销为例,宣传轰炸打造的眼球经济,知名艺人担任旅游形象大使,利用明星效应进行推广宣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秦皇岛的旅游宣传营销思路过窄,营销尚未系统化,总体水平有待提高。要充分运用各类平台,展现秦皇岛的文化魅力,可以通过举办特色旅游节,打造主题活动,利用新媒体,以动漫、游戏、文化纪念邮票、明信片等文化新生力量,邀请名人进行“品牌”形象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营销。同时,城市自身要树立全民“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旅游企业,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带动秦皇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秦皇岛的自然旅游条件非常优越,但旅游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瓶颈阶段,单一的海岛旅游定位已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秦皇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秦皇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整合是旅游市场竞争的高端形态,将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发展的意义更为深远。深入发掘文化资源、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形成产业价值链条,将使秦皇岛旅游发展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锐.中国文化旅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王松涛.从旅游文化到文化旅游: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J].旅游与文化,2002(1)
【作者简介】
韩倩(1983.2),女,汉,籍贯:河北保定;学位:管理学硕士;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企业文化;工作单位:燕山大学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