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咏春诗赏读课

2014-07-04 05:49韦庆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赏析

韦庆静

内容摘要:《钱塘湖春行》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诵读欣赏”中的一首诗,笔者抓住诵读、想象画面、体悟情感三方面教学生以诗歌赏析的方法,然后结合同类诗歌《惠崇<春江晚景>》开展“学以致用”活动,并且进行两首诗的比较阅读。学生在本课中掌握了咏春诗歌赏析基本方法。

关键词:咏春诗歌 赏析 教学步骤

教学目标

了解吟诵古诗的基本要求,做到有节奏、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掌握诗歌学习的基本步骤,以及诗人扣住早春特点写景的方法,能品味佳词妙句。

感受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过不少赞美春天的诗歌,还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首诗即白居易的《忆江南》吗?一起念一遍。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春的诗,也是白居易写的,《钱塘湖春行》。虽然现在正值秋天,但我相信大家能从诗歌中找到春的踪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标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对,时间、地点。“钱塘湖”是哪里?杭州西湖。那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春天的西湖走一趟吧!

二.初读,读出节奏

1.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屏显)

2.个别读

3.听范读

4.齐读

三.译读,读出画面。

译读:初读完了之后我们要进行译读。即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读。

诗歌有个特点,字数不多,但想象的空间却很大,都说诗中有画,我们刚才的解释好像还不足以形成美的画面,那下面我们以颔联和颈联为例:

(屏显)请任选一联,运用想象,用描写性的语言说说你所看到的画面。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在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

【范例】

颔联:几处早早飞出的黄莺,争抢着栖息在向阳的暖树上,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谁家新到的小燕子,唧唧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了起来。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

颈联:放眼望去,形形色色的野花开的开,发的发,摇曳在春风中,将要使人眼花缭乱;绿茸茸的春草还不够深,骑马走过,刚刚能遮住马蹄———花草都处在竞相荣发滋长之中。可以想见,过后不久,西湖将开出一个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绚丽春天。

3.下面我们看一个短片,来欣赏一下另外一种形式的《钱塘湖春行》。(播放视频音诗画《钱塘湖春行》)

这个短片,很美,歌声也动听,其实,我们读诗时在心里也可以放映这样的动画,只要你用心品读,展开想象,你就能看到诗中隐藏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不怕诗写得不美,就怕你想得不美。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品读诗歌。

四.品读,读出情感。

古人写诗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了精当地用好每个字,往往要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这首诗中白居易写“早春”,亦是如此,所用字数不多,但处处紧扣早春,字字皆妙笔,你能找出体现早春特点的字词并赏析它的妙处吗?(从准确度、表现力、修辞、想象空间等角度进行赏析)

教师示范:

比如:“水面初平”的“初”,是刚刚开始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西湖水刚刚开始上涨,湖面与堤岸齐平的开阔景象,非常贴合早春特点。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清新、充满生机的早春,那么情、景向来是交融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词语?(“最爱”)

下面我们就带着感情吟诵一下,希望大家能读出诗人内心对西湖早春的喜爱。配乐齐读。

3.写法总结: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紧紧扣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春天,具体来说就是抓住了自然界中植物和动物的变化来写早春。这一点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借鉴。

五.学以致用

赏析完了《钱塘湖春行》,相信大家对写春的诗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就趁热打铁、学以致用,一起来赏析一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1.这首诗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一些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画面,加以适当想象。

2.对精妙的字词加以赏析。

3.找出两首诗在写法上的共同点。

4.想一想,其他写春的诗句中,还有哪些也是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春天的。

六.课后作业:(略)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赏析
汉字赏析(广、上)
书画作品赏析
画作赏析
书画作品赏析
书法作品赏析
数列新颖题型赏析
青年画家作品赏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