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2014-07-03 04:54李晓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题计算机

李晓霞

摘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应以能否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衡量标准。高职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有效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2-2785-03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成为人类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各行各业都在普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作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为学生奠定终身教育和职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旨在改变以往忽视学生发展,只顾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以全体学生进步发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全面、主动、生动的发展。这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教学的有效性,广大教师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就研究而言,国内基本处于单一和零散的状态,还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的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1)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素质持续下降,学生成绩越来越差,高职院校此种现象更加明显。(2)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相同,教学实例和实训项目与专业的对接不够,专业特点不突出。(3)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逻辑性强,非专业学生大多都不感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用心,最终课程目标就难以达到。(4)课堂教学中,虽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讲练结合、任务驱动,但总体上还是教师为主,学生主动性不强。(5)课上感觉学生学的整体不错,课后再进行相关操作时效果不理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很辛苦的讲了多次,可部分学生还出现同样的问题,显而易见教学策略及方法实施失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确定了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总结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课题研究的意义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体现在学生与专业岗位对应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扎实掌握与熟练应用。具备明确的培养目标、准确的课程定位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进而使学生取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课题研究的内容: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理念。

2)高职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3)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岗位需求、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的提升,高效达到课程目标。

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入学习了有效教学理念,对该理念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对于我们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研究中,以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经验筛选为主,重视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从职业学院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重视信息反馈,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4 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分析

1)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策略和方法。深刻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并用这一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题组通过学习和研讨,对有效教学的内涵达成了如下共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使学生学习意识得到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品质得到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是教育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课题组分析了现行教学中所采用的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找出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思路和措施。

针对研究目标,课题组在借鉴区内外其他高职院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改进,力求探索出灵活多样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示范课、研讨会和教学设计展示活动,课题组成员及任课教师集思广益,发挥创新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特点和学生特点,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以教学大纲为基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岗位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改进学生实训任务和教学实例。

(2)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学生,激励学生进步。endprint

(3) 整合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4)创设和谐氛围,使学生以良好的心境进入学习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克服障碍,充分释放潜能。

(5) 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和主体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即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作业)、合作学习表现等进行的评价,由出勤成绩、作业成绩和课堂学习评价成绩三部分构成。

(6) 精心设计,及时反思,提高教学效益和效率。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如果教师能够判断自身行为的有效性,那么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极大地提高。

课后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及时反思,不断改进,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益和效率,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学习者、学习目标和社会需要出发,力求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4)结论分析

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从我院实际出发,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改,在有效教学理念的内涵、灵活多样的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明确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内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应以能否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衡量标准。高职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a)有效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b)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c)有效教学要实现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2) 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针对高职公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和职业要求,课题组总结了现行的教学方式及存在问题、改革建议等,提出了公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a)任务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任务——任务分析——自主探索——总结评价”过程,达到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b)“双主”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建构是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引导。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设计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兴趣更要有方法,而方法的掌握需要教师的引导。

基于目前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引导,可采用问题启发、课堂讨论、作品展评等方式,激活学生,实现师生互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c)用心交流,培养学生情感态度

“高素质”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用心交流,用爱沟通,营造一个平等的、有爱的、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特点,使教学过程更灵活、更丰富,更体现强化技能的思想。但学生人手一机,大部分时间是面对电脑的交互,教师掌控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大,同时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因此,除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注意,明确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外,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教师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严谨务实的作风、扎实娴熟的技能、耐心细致的服务、平和大度的胸怀去感染学生,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严格要求学生,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d)学以致用,结合岗位选取内容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的效益。效益即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一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都是各专业通用的,而高职不同专业就业岗位不同,对计算机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果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与专业岗位对应的,那么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将来的社会工作。

(e)科学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具有激励和反馈作用,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和改进教学,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高职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一是不能单纯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标准,还要将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三是要尊重主体的评价作用,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3) 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水平和教与学的质量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和广大教师将教学经验加以总结,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又将这些理论试用到教学实践中;学习借鉴国内外、区内外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加以研究,明确了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各种研讨会、座谈会,带动广大教师将教育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营造了一个较好的科研氛围。

(4)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是轻松的、美好的,学习就会有收获,重要的是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参与和思考;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作品中实现自己的创意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参与评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了其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激励其积极进取,同时也增强了合作意识。教师对学生关注度的提高,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个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5 研究步骤

整个研究为期一年,共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3月)

1)课题申报和论证。

2) 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计划。

3) 教师培训,组织相关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收集资料,做好有关课题的调查,为研究做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0月)

课题组通过研讨会、研讨课等,总结研究情况,调整计划,教师撰写论文,课题组撰写阶段研究总结。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课题组对研究情况和成果进行总结验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6 问题与思考

本课题是针对我院公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的,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积累经验,构建、完善适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目标是:

1)由于教育实验研究的周期比较长,有些做法的进一步实验验证和理论提升都需要时间,有些甚至需要多轮重复才能发现其理论本质,形成系统的有效的模式。因此有关 “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理论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并在更大范围推广。

2)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实践性强;高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这些因素对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各种变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也应随之发展和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有效教学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坚持。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

[2] 杨德广,焦贺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21).

[3] 文喆.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9(5).

[4] 崔永.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课题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第一次写课题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