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具有涵盖面广、知识量大、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等特点,这对于职高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加强直观教学、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基本技能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使其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为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调整内容?直观教学?实践
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职高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另一方面,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而学生的实践经验较少,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针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摸索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不太感兴趣,认为太枯燥、没意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教学,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例如,讲授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时,从学生熟悉的液压千斤顶入手,鼓励学生尝试分析为什么小小的液压千斤顶能顶起数吨重的汽车;在介绍制动器时,提出“让骑自行车的人快速停下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在讲解棘轮机构时,提出问题“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为什么不能倒车”。学生们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通过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具体实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种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必要的教学情境,会使教学活动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另外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设计适当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二、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多數属于全国或行业统编教材,范围大、周期长,尤其是专业教材,大部分仍以讲授纯理论知识为主,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强,内容不仅单调、抽象,而且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部分,没有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缺乏较强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特点,笔者在熟悉整套教材内容和所教学生的素质、兴趣、接受能力及专业培养方向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不断将本课程的最新内容编写成讲义,增加一些本专业最新动态的介绍,向学生介绍一些机械的新发展、新思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如对于机械传动部分,减少了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介绍,只要求学生能够熟记,学会运用即可;对于机械零件部分,增加了零件细部结构的设计介绍和一些设计参数选取原则的介绍;在机械工程材料部分,增加了日常塑料制品的选择和纳米材料等内容,培养学生在本领域跟踪先进理论与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课程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按照机械概述、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构件的静力分析、杆件的基本变形、机械设计概论的顺序进行,通过实践,效果比按教材编排要好。特别是加入的机械设计概论,使学生对机械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与方法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采用多种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广、概念多、原理难,而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的落榜者,文化基础较差,知识储备薄弱,面对这些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时,不仅感到记忆吃力而且觉得理解困难,无从下手,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能清晰地讲解有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大量应用实物、模型、挂图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增强直观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采用挂图教学
液压传动是本课程的一个难点,一方面学生接触的较少,另一方面其内部结构又很难观察到。笔者就利用挂图进行教学,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概括的内容具体化,使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要点。如在讲解溢流阀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工作原理的,更无法掌握其他相对应的知识,笔者就利用挂图来说明。这种感受非常直观,学生看得见、想得到、印象深、记得牢。
2.采用模型教学
常用机构是本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每当讲授一个新机构时,笔者就以模型导入,通过有动感、形象逼真的模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解教师费尽口舌也难以讲清的不等长双曲柄机构的运动特点时,借助模型演示两曲柄角速度的不同,形象直观,简单明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机构的认识难度。
3.采用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的很多内容如各种机构和液压传动的教学,要求有动态的演示,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笔者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充满新颖性、趣味性,让学生带着一种好奇心进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间歇运动机构、液压传动回路时,笔者就从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和动画,然后通过播放、重放等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这比老师过去在课堂上用语言去反复描述都要有用得多,使难以讲授的课程简明易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综合技能
当前劳动力市场对中职生的需求基本上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对他们基本技能的要求远大于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如果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强,不仅难以达到企业对技工的要求,而且由于他们本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也很难成为技术设计人员。因此,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加强实习和实践性教学。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模型或教具,提高动手能力。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时,由教师提供一些杆件的长度数据,让学生利用硬纸板、螺栓、螺母去制作,并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总结曲柄存在的条件、急回特性、死点位置等。其次,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进行现场教学,在工人的指导下,拆装简单的机械,以获取直接参与的经验。如在介绍轴的有关知识时,先组织学生进行减速器的拆装,通过拆装了解各种零件,同时一边拆装,一边讲解这些零件的特点、安装要求以及轴的结构设计等知识,然后由学生先归纳所学的知识,教师再进行总结,最后要求学生设计轴,并且利用数控设备加工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领会和掌握,还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很大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几点经验总结,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合理运用,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充分把握好走上社会之前这仅有的几年学习时间,为以后的就业及岗位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世维.机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朱龙英.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