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广有 杜胜斌
我国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暖湿气候的影响,每年4月至9月普遍高温多雨。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都是由暴雨产生的,洪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发生的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逐级急剧下降的三级阶梯。山区降水量一般比平原大,汇流速度快,较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一旦山洪爆发,河道堤防决口,洪水居高临下,地面宽广、平坦、一望无际的平原顷刻间便成泽国。并且平原地面坡降平缓,不利排涝。
山水区河道发源于山区,从山区流经平原,河流形态多呈扇形,支流众多,河道比降上陡下缓,泄量上大下小,进入平原后,逐渐变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主要靠堤防渲泄洪水和保障安全。坡水区河道位于平原地区,流域形态多呈狭长形,流程长,河槽泄量小。这些河道特性都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大面积的垦荒和森林资源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给水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大量的泥沙,使江河湖库淤积日趋严重。黄河下游河库每年以4厘米至6厘米的淤积速度抬高。行洪能力不断下降,其他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也很严重。全国各地由于水土流失,损失各类水库、山塘库容历年累计在200亿立方米以上。
不合理地围垦沿湖滩地,虽然增加了耕地面积,但是加速了湖泊的消亡过程,使湖泊面积和数量急剧减少,降低了湖泊的天然调蓄作用。据粗略统计,近40年来,仅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省围垦湖泊的面积就在1 2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于现洞庭湖面积的4倍多,因围垦而消失的大小湖泊达1 100个左右。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乡经济发展,沿河城市、集镇、工矿企业不断增加和扩大,滥占行洪滩地,在行洪河道中修建码头、桥梁等多种阻水建筑物日益增多,一些工矿企业任意在河道内排灰排渣,严重阻碍河道正常排洪能力。
我国现已投入运行的大量防洪工程设施,是现阶段防洪最现实的物质条件,必须从根本上扭转“重建轻管”的思想,加强管理,精心维修,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其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年限。
对病险水库,要按照现行安全标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加固任务。在永久性除险加固工程未完成以前,都应安排临时保坝安全措施。河道上的险工和险闸要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加固。
要大力进行河道清淤清障工作。河道淤积和人为设障是近年来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洪水位抬高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力维护巩固现有防洪工程系统的功能,缓和当前一些河段防洪形势紧张的局面,要加快整治淤积、设障严重河段河道的步伐。抓住淤积和设障的卡脖子地点,研究推广机械化清淤、清障、药物灭苇等先进技术,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限期清除。
对缺乏控制洪水能力的江河,要根据已批准的江河流域补充规划,加速兴建大型水库枢纽工程,提高控制洪水能力,减轻下游防洪负担。防洪标准较低的许多重要河道堤防,河口三角洲围堤和海塘都要适当进行加高加固。
针对过去防洪重点主要放在大江大河,而为数众多的中小河流和面上的防洪设施还很薄弱的情况,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加速治理分散各地的中小河流,加强面上的防洪建设,努力改善经常发生水灾的状况。
水土保持不仅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当地的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而且对于江河防洪也很必要。搞好水土保持对于中小洪水的作用十分明显,它可蓄滞雨水,延缓洪水的汇流速度,减少洪峰流量,增加河川基流,还可以防止岩石表面及土壤的侵蚀,减轻河道淤积。
近年来,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进展很快,但也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有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还在增大。各级政府都应有计划地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发动群众造林种草增加植被,严禁陡坡开荒,滥伐林木,保持水土防止破坏。
核定不同级别水行洪区,蓄滞洪区的位置和淹没范围,对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增长数量、类型,要加以控制管理。在组织清淤、清障的同时,监督、禁止滥围、滥垦、扩大圩区、设置新障等有害于蓄洪、行洪的活动,限制和禁止在河湖管理范围内任意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水域内人口增长,调整水域内原有生产结构,使之更能适合行洪和蓄滞洪的需要并减少被淹损失。
迅速准确的雨情、水情预报,是充分发挥工程措施作用并减轻灾害的重要手段,是一项投资少、效益大的非工程防洪措施。由于暴雨、洪水时空分布的不平衡,上下游蓄泄工程往往不能充分利用。当暴雨洪水出现上大下小时,上游的蓄水能力可能不足,而下游的排水能力又可能存在富余;当暴雨、洪水出现上小下大时,就可能发生与上述相反的情况。迅速、准确掌握雨情、水情信息,就可以提前预泄腾出库容,增加拦蓄洪水能力,或者推迟和减少下泄流量,错开洪峰流量,相机下泄,以减轻下游洪水负担。同时可以提前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准备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遇到超标准洪水时,还可主动放弃次要的地方,保护重要的地方,尽可能地减少淹没损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水造成损失将越来越大,对防洪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防洪任务将是长期存在的,而且日益艰巨,作为水利工作者,要结合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江河湖海自然变迁的趋势,研究江河防洪的新问题和一些老大难问题,探讨对策,把未来的防洪减灾事业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