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妙莲,汪波,龙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疾病预防与保健科,广东广州 510700)
·临床经验·
836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谭妙莲,汪波,龙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疾病预防与保健科,广东广州 510700)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836例住院死亡病例病案信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死亡病例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6例死亡病例中男性546例(65.3%),女性290例(34.7%),男女性别比为1.88:1;50~80岁年龄组占53.24%;死因前五位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男性、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以肿瘤、心脑血管病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死因,应当针对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加强疾病预防控治工作。
住院死亡病例;死因;统计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卫生条件、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死因谱也相应发生变化[1]。现将某医院2008-2012年住院死亡病例836例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导致死亡高危因素,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1.1 调查对象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836例住院死亡病例。
1.2 调查方法根据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信息,以主要诊断为死因进行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用EXCEL表格将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2.1 死亡病例性别分布88 330例住院患者中,男性43 998例,女性44 332例,住院男女性别比为0.99:1;88 330例住院病例中死亡836例,病死率为0.95%;男性死亡546例,病死率为1.24%,占死亡病例构成的65.3%,女性死亡290例,病死率为0.65%,占死亡病例构成的34.7%,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88:1;各年度男性、女性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109,P=0.000),见表1。
表1 2007-2012年住院死亡病例性别分布(例)
2.2 死亡病例年龄分布最小死亡年龄为0 d,最大死亡年龄为100岁;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年龄组,合计占68.43%;70~79岁年龄组死亡病例数占构成比首位,为195例(23.33%),见表2。
表2 2007-2012年死亡病例年龄分布
2.3 死因顺位及分布死因前五位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见表3。居死因首位的肿瘤病例中首位为肺癌66例,占因肿瘤死亡病例的24.6%,其次为肝癌55例,占20.5%,再次为大肠癌30例,占11.2%;居死因第二位的循环系统病例217例中脑血管疾病86例,占39.6%,心血管疾病71例,占32.7%;居死因第三位的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患有糖尿病、冠心病并发肺部疾病而死亡的有41例,占该死因的45.6%;居死因第四位的损伤与中毒病例中,因交通意外而死亡的病例有38例,占该死因的46.3%,见表3。
表3 2007-2012住院死亡病例死因顺位及分布
3.1 性别在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年度男女性别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该现象持续存在,并非偶然事件,与有关报道相符[2]。此现象除了与男性在社会、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与承受的压力有关外,也与男性从事的职业风险较高以及存在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等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使男性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意外伤害的罹患风险高于女性,应注重合理调解缓解男性的社会心理压力及家庭负担,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改善健康状况。
3.2 年龄死亡病例的年龄大多集中于50岁以上年龄组[3],绝大多数死因为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病。这些慢性非传染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所以除了注重中老年人群疾病的科学、有效的救治以外,还应加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注重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科学防病、延年益寿的目标。
3.3 死因住院患者死因首位为恶性肿瘤,除了与机体遗传因素、医学诊断技术日渐精准有关外,还与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人们生活环境污染,人们因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心理压力增大,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致使肿瘤发病率升高有关[4]。本次统计显示因肿瘤死亡的病例所患肿瘤前三位为肺癌、肝癌、大肠癌,这些疾病均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饮酒、高热量低膳食纤维饮食等等。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环境污染治理复杂而艰难,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而做到前述的对疾病的“三早”。
心脑血管事件也是住院患者主要致死原因:现代人过度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睡眠障碍、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不足、嗜烟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罹患率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致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死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迅速上升[5]。因此,应对人群坚持进行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非传染病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广州汽车保有量持续升高,道路规划相对滞后而交通拥挤,司机未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定,疲劳驾驶、酒驾导致交通意外发生率相应增加[6]。本次统计的为住院患者因交通意外死亡所占比例,而在院前、急诊科发生的该类死亡病例并未统计在内。死亡病例多为青壮年,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损失,故政府部门应做好规划优化交通环境,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定,以避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肖利敏,胡胜英,胡峻,等.629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12):64-65.
[2]胡宏艳,李小明.近五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8):4835-4836.
[3]庞辉,卢建学,龙思哲.2276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0,11(10):33-34.
[4]杨晓蓉,秦文敏.2003-2008年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3):294-297.
[5]王晓云.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12: 3483-3485.
[6]岳月英,陈彩霞.某院青壮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3):51-5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ath causes of 836 inpatients.
TAN Miao-lian,WANG Bo,LONG Shuo.Department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tection,the Huangpu Division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Ye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700,Guangdong,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eath in hospitalized death cases,and t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ethodsData of 836 hospitalized death cases from 2008 to 2012 were collected an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ccording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10).ResultsAmong the 836 death cases,546 cases were male(65.3%)and 290 were female(34.7%),with the ratio of 1.88:1.The age group between 50 and 80 accounted for 53.24%of all cases.The top five reasons for death were cancer,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respiratory diseases,injury and poisoning,and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ConclusionIn the hospitalized death cases, cancer and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re the main death causes.Males and aged men over 50 are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imed at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and high risk factors should be enhanced.
Hospitalized death cases;Death causes;Statistical analysis
R339.3+9
A
1003—6350(2014)03—0420—03
2013-06-09)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3.0161
谭妙莲。E-mail:tanml196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