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焦点/背景理论的解释力

2014-07-02 00:35马敏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焦点背景理论

马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浅谈焦点/背景理论的解释力

马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焦点/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现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焦点是认知中突显的部分,是注意力着重关注的部分;背景则突显程度较低,通常被看作认知上的参照点。本文从焦点/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基于对文学作品的认知解读,探讨“焦点—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中的运用,从而展示该理论更为广泛、全面的解释力。

焦点/背景理论;语言空间结构;时间事件结构

1.引言

焦点/背景这对术语首先是由丹麦心理学家Edgar Rubin于1915年提出来的,后来格式塔心理学家将这两个概念运用到知觉组织框架的研究中。“焦点”是认知中突出的部分,是我们感知到的实体或事件;“背景”是为突出焦点而作为衬托的部分。美国认知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是最早把焦点和背景引入到语言学研究中的,他把语言分为词汇子系统(lexical subsystem)和语法子系统(grammatical subsystem),而语法子系统又可分为四个图式系统:完形结构系统(configurational structure system)、注意力系统(attentional system)、视角系统(perspectival system)和力动态系统(force dynamic system),焦点/背景模式就是注意力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李福印2008:307)。

此外,Ronald W.Langacker也对焦点和背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把“焦点”称作“射体(trajector)”,“背景”称作“界标(landmark)”(Ungerer&Schmid 2001:168)。Langacker认为“射体”代表了主体或在任何结构中最突显的部分,“界标”则指关系中的另一个实体。射体和界标可以在大小和形状上出现变化,射体可以同界标接触,甚至是界标的一部分。后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互相渗透,语言学界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认知诗学,一些外国学者诸如Stockwell,Tsur等利用焦点/背景理论来研究文学作品,注重读者在文学语篇理解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机制,探讨了焦点和背景的关系,指出焦点/背景理论是文学文本分析的基本特色。

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对焦点/背景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内容涉及焦点/背景理论的概述及该理论对于文学作品解读、翻译、教学、英语句式结构、广告语、新闻标题、汉语主题句和汉语歇后语等的解释分析。梁丽和陈蕊(2005)把焦点/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运用于唐诗的研究,探讨了唐诗中焦点和背景二者关系的现实化及对意境形成产生的作用;李蓉(2011)以《山居秋暝》和《江雪》为例,运用焦点/背景理论对不同的译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译者必须正确把握诗歌中所突显的“焦点”和描述的“背景”;匡方涛和文旭(2003)探讨了焦点/背景这一认知结构的现实化,以介词为着手点,分别阐述了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中的焦点和背景。此外,文旭和刘先清(2004)还对英语倒装句进行了探讨,指出在英语倒装句中,说话者把“焦点——背景”转化为“背景——焦点”,实际上是将“主语(焦点)——谓词——补语(背景)”转化为有标记句式“补语(背景)——谓词——主语(焦点)”,而这一主观变化便可引起读者对有标记焦点的注意。

基于国内外对焦点/背景理论研究的众多成果,本研究试从焦点/背景理论的基本概况出发,结合汉语语料,探讨该理论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中的运用,进而展示出该理论更为广泛、全面的解释力。

2.焦点/背景理论

2.1 单句中的焦点和背景

为了和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焦点/背景相区分,Leonard Talmy把figure和ground两个概念的首字母大写,并在其著作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中对单句中Figure和Ground的特点进行了重新说明。

The Figure is amoving or conceptuallymovable entity whose path,site,or orientation is conceived as a variable,the particular value ofwhich is the relevant issue.

The Ground is a reference entity,one that has a stationary setting relative to a reference frame,with respect towhich the Figure’s path,site,or orientation is characterized.

(Talmy 2000:312)

焦点是一个移动的或概念上可移动的实体,它的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认为是一个变量,相关的问题就是这个变量的具体的值。

背景是一个参照实体,它有一个相对于参照框架静止的场景,焦点的位置、路径或方向可以通过这个参照框架来描述。

例如:(1)鸟儿在天空中飞翔。

(2)水面上停靠着一艘小船。根据上述对焦点和背景的界定,我们很容易得出在以上两个例句中,“鸟儿”和“小船”是(概念上)可移动的实体,是人们视觉感知中的焦点,而“天空”和“水面”是相对静止的场景,充当背景的角色。一般来说,焦点相对于背景具有体积小、可移动、更简单及更关联等特点。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焦点的确定应普遍遵循“普雷格朗茨原则”(Principle of Prägnanz),即通常是具有完整特征的物体、小的物体、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当作焦点;而面积或体积较大的物体,位置较固定、不易移动的物体则作为背景。Talmy(2000:315-316)同样对焦点和背景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并且将空间域内焦点和背景的特征分为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定义特征起决定性作用,联想特征起辅助作用,联想特征服从于定义特征。

2.2 复合句中的焦点和背景

Leonard Talmy指出,焦点和背景可以从空间中物体的相对位置推广到时间事件中的相对位置。与单句中用于空间物体的情形相比,焦点/背景范畴用于时间事件时具有以下特点:

The Figure is an eventwhose location in time is conceived as a variable the particular value of which is the relevant issue.

The Ground is a reference event,one that has a stationary setting relative to a reference frame(generally, the one-dimensional timeline),with respect towhich the Figure’s temporal location is characterized.

(Talmy 2000:320)

焦点指在时间中所处位置为变量的事件,其值是相对的。

背景是参照事件,相对于参照框架(概括地说,就是一维的时间)有固定的位置,焦点在时间中的位置借助背景而定。

为了更准确地对复合句中焦点和背景做出定位,Talmy(2000:327-329)进一步分析了时间事件中作为先发生事件(从句)与作为焦点的后发生事件(主句)的关系,提出了五条语言中存在的普遍原则。

表2 时间事件中焦点和背景的定位原则

2.3 焦点/背景的分离和转换

Edgar Rubin著名的“脸与花瓶幻觉图”证明了认知结构中确实存在“知觉突显”。若将花瓶 背景,脸则成为突显的焦点;反之,将脸作为背景,花瓶则成为了焦点。但是人们不可能同时看到这两样东西,当我们注意到一样东西时,其他事物则成为背景,这是因为大脑对视觉信息的组织遵循“焦点/背景分离原则”。除此之外,在这幅图中,背景可以转化成焦点,焦点也可以转化成背景。“脸与花瓶幻觉图”证明了在焦点和背景差别较小的时候,二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图1 脸与花瓶幻觉图

中国古代有一首由十四个汉字、用类似于菱形图案构成的特殊形式的诗歌:

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回环诗,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仅仅十四个字便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呈现出一种回环的形式美,大大提高了诗歌的欣赏价值,突显了汉字的奇妙和艺术表现力。

根据上文对焦点和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首联中“赏花归去”这一事件发生在“马如飞”之前,因此前者充当背景,后者充当焦点;颔联中,在“去马如飞”这一事件发生时,诗人描述了自己所处的状态——“酒力微”,根据包含原则的界定,之前充当焦点的“马如飞”在此处又转换为背景;颈联是一个完整的复合句,根据时间顺序原则,“酒力微醒”作为背景,而“时已暮”作为焦点;尾联中,当诗人意识到“醒时已暮”时,便开始“赏花归”,在上一句中充当焦点的“时已暮”又扮演了背景的角色。总结如下:

表3 《赏花》中焦点和背景的转换

通过对该特殊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首诗中所有成分都轮流充当了“焦点”和“背景”的角色,进一步证实了焦点和背景不仅可以分离,而且可以相互转换和循环。而焦点和背景的转换不仅反映了知觉主体对同一场景的不同认知,也能反映对一个大的时间事件里不同小时间段中事件的认知。

3.焦点/背景理论的解释力

根据上文对焦点和背景的分析及界定,我们可以得知:单句中,在表示空间位置关系时,焦点和背景置于参照框架内,可移动、相对较小、处于中心位置的往往被当作焦点,静止、相对较大、处于边缘位置的往往被当作背景。当两者其他条件相似时,人们倾向于把已知事物当作背景,未知事物当作焦点。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的关系表现为时间关系,焦点和背景的参照框架表现为时间,遵循顺序原则、因果原则、包含原则、决定原则和替代原则。

3.1 在语言空间结构中的解释力

空间是一个基本的认知域,焦点/背景在语言中表现为与介词结合构成的八种基本方位关系:上、下、前、后、里、外、旁边和附着。这八个方位词又可分为两类:“里”、“外”和“附着”属于拓扑性质的方位空间,其他五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和“旁边”属于投影性质的空间方位。对于拓扑空间和投影空间之间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表4 拓扑空间和投影空间的区别

本节试以卞之琳先生的《断章》作为分析对象,阐释语言空间结构中的焦点和背景。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小诗《断章》中所描写的都是常见的事物:人、小桥、风景、楼房、窗子、明月、梦,但是经过作者的重新组合,通过对主、客观形象和意象的互相叠加,使诗作带有了突出的画面感和空间感,不仅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情感,而且暗含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在读者中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表现力。为更好地理解拓扑空间,本文选取该诗的第一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这一空间方位的用法。

“上”这一空间方位概念在汉语中可用“在……的上面/上方/上边”来表示,英语中则用介词“above/over/on”等来表示。在第一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中,“站在桥上”的“你”相对于“小桥”来说,具有体积较小、不易被预料、突显程度更高的特点,而“在桥上”所描述的“小桥”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易移动的,从信息上看属于已知信息,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因此“你”是这幅画面的主体人物,是人们视觉感知的焦点,“小桥”则成为了该幅画面的背景。此外,在第二句“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中,“在楼上”“看风景的人”相对于“楼”来说,体积要小得多,几何图形比较简单,可被视为一个点;而“楼”作为参照点,体积较大,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更能立即被感知。因此,“看风景的人”作焦点,“楼”为背景符合焦点/背景的选择关系。

通过上述对第一节诗中焦点和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在第一行诗里,“在桥上看风景”的“你”是主体,是画面中的焦点,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但是在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空间中,人物和景物都没有发生变化,“看”这一动作也没有改变,只是“看”的主体和客体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的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原本“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此时又成为了整幅画面中被看的客体。诗人用这种主体和客体、焦点和背景的转换使句子首尾相联,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展现了诗歌意境的深邃悠远。

3.2 在时间事件结构中的解释力

语言中的焦点和背景既可以是空间中运动事件或方位事件中两个彼此相关的实体,也可以是时间事件上、因果关系上或其他情形下彼此相关的两个事件;不仅可以通过单句的形式表达,也可以通过复合句的形式表达。因此,焦点和背景在空间上的方位关系也可以类推到时间事件结构中的先后关系上来。具体来说,焦点是指在时间方位上是可变换的时间,具有相对性;背景是指参考性事件,在时间方位上相对固定,参照它可以确定焦点的时间方位。本节试以马克·吐温的微型小说《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为例,通过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故事脉络,从而探讨焦点和背景在时间事件结构中的解释力。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马克·吐温

招聘青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依据 ISO24444:2010及《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关于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测定方法中,选用预先曝光发预测受试者MED值。在测试产品24小时以前,在受试者背部皮肤选取一照射区域,取5点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16-24小时后观察结果。以皮肤出现红斑的最低照射剂量或最短照射时间为该受试者正常皮肤的MED。通过使用日光模拟器,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受试者后背,能客观地反映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有效评价皮肤的光敏感性。此方法相对可靠,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 ……(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 ……(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 ……(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 ……(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 ……(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从题目来看,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页账单,我们自身对账单已经具备的经验和知识首先构成了阅读小说的背景,这种背景知识因人而异,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接着,账单第一项所提供的文字信息继而成为阅读的焦点,随着阅读的推移,该项内容又成为了解小说情节发展所需要的背景。这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前文所提供的信息总会变成已知信息与自身的背景知识一起构成了后面未知信息的背景,而未知信息又逐渐成为阅读中的焦点。随着未知信息不断被激活,逐渐转换成已知信息,账单中各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件依次成为小说阅读过程的焦点,读者的注意力焦点也在依次向前推进。

从整个账单时间上的发展来看,对这七笔账单信息的把握遵循了由焦点转换至背景的认知模式,时间上先发生的事件首先成为阅读的焦点,随着情节的推进又转换为背景,后发生的事件又充当了阅读时的焦点。在焦点和背景不断转换的过程中,读者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利用已知信息不断观察和发现概念范畴中的焦点和背景,通过视角的转移影响对焦点和背景的识别,从而探索到阅读的乐趣。

4.结语

本文从焦点/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论述了在单句及复合句中焦点和背景的特征,总结了界定焦点和背景时应遵循的原则,重点探讨了焦点/背景理论在语言空间结构及时间事件结构中的解释力。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的认知解读,本文剖析了读者在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心理动态变化和认知处理过程,探讨了阅读过程中焦点和背景的分离及转换。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焦点/背景理论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更好地把握注意力的焦点,更准确地理解知觉场的组织形式,从而进一步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并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Gavins,J.&Gerard,J.S.(2003).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Langacker,R.W.(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R.W.(1991).Concept,Image,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Mounton de Gruyter.

Stockwell,P.(2002).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lmy,L.(2000).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

Tsur,R.(1992).Toward a Theory of Cognitive Poetics[M].Amsterdam,London,New York&Tokyo:North-Holland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

Ungcrcr,F.&Schmid,H.J.(2001).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匡芳涛,文旭(2003).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4)。

蓝纯(2011).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1)。

李福印(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蓉(2011).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7)。

梁丽,陈蕊(2008).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J].外国语(4)。

文旭,刘先清(2004).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1)。

熊沐清(2008).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4)。

2014-03-15

猜你喜欢
焦点背景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焦点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