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物流业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的物流信息公共平台以其资源的集约、共享与开放等利好,在应用中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国务院和省、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近日,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整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资源,促进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有效对接,鼓励区域间和行业内的物流平台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依托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等已有平台,开展物流信息化国际合作。这标志着平台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物流发展规划。对此,本刊采访了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管理中心综合发展部戴建锋主任,就平台如何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与其它区域实行互联互通发表自己的观点。
物流第三利润源,但当前国内物流整体水平不高,普遍的反映是物流成本高。以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来看,企业散小弱的情况严重。戴主任介绍说:“浙江省拥有36万家运输企业,户均只有1.3辆车;100辆车以上的只有243家,而且信息化水平相当低,企业间信息系统难以互联互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物流效率。
正因为有问题才有机会,大量的物流企业、第三方平台运营商、政府等物流活动相关方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投入到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营中,希望以此来推动物流的发展。
戴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共平台”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不产生直接的经济利润,不可能由市场自发产生,也不适宜由企业负责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站在国家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整合各方面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公共平台’的建设由政府主导,它的交换边界是最大的,推动提升效能是最好的,集聚集成能力是最强的,诚信力和公认度是最高的。”
“公共平台”如何避免政府之手强、市场之手弱的弊端?对此,戴主任说,关键在于要找准定位,厘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
政府做数据交换,市场的问题交易的问题由企业去解决。“政府部门主要是抓标准和平台框架建设,开放政府的公共信息,做好信息化推广;企业改造自身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与各方信息系统互联,并利用平台开发交易、跟踪等丰富的商业应用。”戴主任解释说。
“公共平台”作为由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软件开发商、物流供应商多方共建的开放、共享的物流单据和服务电子交换基础网络,有利于促进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物流信息有效衔接,因此也被看作是提升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依靠政府“有形之手”去做企业想做而做不了的事,要充分体现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特征。
政府搭台、运营商唱戏、用户使用服务,这是“公共平台”与市场搭建的平台的不同所在,“不直接提供具体的信息服务,而是解决物流活动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低下的问题,牵头相关方共建物流信息共享标准,搭建物流信息共享的底层交换网络,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接入到公共平台上。”在戴主任看来,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物流企业与其合作方,也包括了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各类平台。
“公共平台”应该起到的作用当然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形成更加透明、优化、高效的物流生态圈,从而提高物流发展水平。市场上的平台都是立足于一个功能再提供服务,这也是整个物流生态圈所需要的,只是缺少一个串联起这些平台的顶层设计。
对此,戴主任建议:“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建立各平台或各服务之间的互联共享标准,平台内部的功能可以千差万别,因为用户的需求不一样,但是平台之间、用户之间的标准只要定义好了就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众多的企业平台,这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功能上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的功能,如物流SAAS软件服务;第二类是为行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的功能,如车货源信息、定位信息服务等;第三类是提供物流配套服务的功能,如保险、金融等。
在戴主任看来,“这些平台都可以利用‘公共平台’的基础交换网络为载体,提供车货源信息、运费在线支付、代收货款、物流保险等增值服务或公共信息服务。”
对于“公共平台”与这些增值服务平台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的问题,戴主任表示,“公共平台”的定位是一个物流商务信息服务的大窗口,既方便各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也方便社会企业用户通过一个窗口更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服务。
戴主任介绍说:“交通运输部推出的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政府牵头的具有公共、开放、共享属性的平台,定位为“平台的平台”,即它不是一个直接提供以上三类具体业务功能的平台,而是为物流活动各方提供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是联通各物流信息孤岛的连岛工程,同时又是面向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推动工程。
对此,戴主任介绍说,公益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是这个平台的最大特征,它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公共平台”与“区域平台”、“企业平台”与相关政务信息系统都能实现互联互通。
提供的标准、信息共享通道以及政务公开信息的整合查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公共平台”与自己的物流相关合作方进行信息的电子交换,实现合作方系统之间的互联,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信息共享成本。
据了解,“公共平台”已经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物流基础交换网络,打造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物流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个“连岛工程”,全国已建成1个根服务器,部署了9个交换服务器,目前平台日信息交换量高达200万条。
戴主任介绍说:“这个平台一是能实现企业信息互联服务,包括了新华书店、华东医药等18家商贸、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数据交换。二是通过衢州物流网、四方物流平台、中远物流、华泰保险等20多个物流信息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交易、跟踪、保险等物流增值服务。三是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推动港口等物流节点信息共享,目前中日韩三国18个港口、萧山机场、2个海关监管区按照平台标准提供了公共信息查询服务,23个物流园区实现了车辆一卡通。”
与此同时,“公共平台”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打造了行业监管服务,将物流企业与交通、海关、国检、安监等行业监管部门互联,方便企业申报、查询等,也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提供了便利。目前,已完成600余家危险品运输企业电子路单信息互联,同时,将全国714万个运输业户、946万辆运输车辆、724万从业人员的注册信息向社会提供,促进了“诚信”交通建设和行业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