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there”存在结构

2014-07-01 23:27:42黄金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范畴语言学句型

黄金德

(闽南师范大学 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000)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there”存在结构

黄金德

(闽南师范大学 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传统的生成语法和功能语言学对“there”存在句型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在认知语言学这一理论框架下,可以运用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和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法则等来解读“there”存在句型的生成、演变和多义性的拓展机制:“there”句型的认知理据是象似性原则;其发展演变则以语法化为依据;其多义性拓展机制则植根于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机制;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模式则阐释了人类空间认知倾向的同一性,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在解读“there”存在结构时,最好把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和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结合起来。

认知语言学;“there”存在结构;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图形/背景法则

英语中的“there”存在句型一直是各派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的基本形式是There be + NP +(Locative Expression)+(Temporal Expression)[1]。生成语法学派和功能语法学派都曾对此作过探讨。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着重从语言内部结构去讨论“there”句型的运作机制,认为表层结构的“there”填充了深层结构的实义主语,然后根据插入和移位规则,把“there”置前,把实义主语右移,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there”结构。功能语言学从一些外部因素(交际、语篇等)探讨“there”句型的理据,认为“there”句型的作用在于提供话题,将信息焦点后置,显示尾重原则。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there be”结构是及物性系统网络的6个过程之一,是存在小句。这些语言学流派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忽略了一些极其重要的非语言因素(人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就是研究人的认知和语言关系的一门科学。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如张克定、高文成等开始从认知角度研究“there”存在结构,但此类研究比较少见。有鉴于此,本文试从象似性、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等方面重新审视此结构,对它作出新的解读。

一、象似性

象似性原则指的是语言作为交流的符号,它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其结合是有理有据的,是可以论证的[2]。 象似性包含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等。本文主要从顺序象似性着手,分析英语“there”存在句型的思维顺序象似性,兼论其后词短语的定指限制问题。

(一)“there”存在结构反映出人类思维顺序的象似性

空间顺序象似性原则基于人类的视觉感知经验: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由整体到部分、由大到小,而语言表述也反映相应的空间顺序。

(1)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

从例句(1)可知,“table”是整体、大范围,“book”是局部、小范围。而“There”是个抽象方位,指示的范围比“table”更模糊[3]。可见,存在句的语序遵循从大空间到小空间、从大范围到小范围的思维认知原则。生成语法学家根据表层语法结构,认为“there”仅仅是个形式上的填充语,认为在上句中,先出现“book”(目标,前景),后出现“table”(背景),得出错误结论:“there”存在句型反映了英民族思维的一种象似性:先小后大,先局部再整体。这是由没有深刻剖析认知思维的内部机制造成的。

(二)“there”存在结构整体到局部(背景→目标)的认知象似性对名词短语的定指限制的解释

由于“there”是大范围,是已知信息,而“NP”是小范围,是未知信息,所以只要“NP”符合“确定存在物的语义与存在句的导入功能相容,即具有信息中心地位,无论是首次提及还是二次提及,都可视作存在句的实义主语”[4]。传统语法对“there”存在句型后面的名词词组必须是泛指这一点无法解释,而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There was the grace of a ballet dancer in her movement.[5]

例句(2)表面上违背了英语存在句的名词词组须非定指这一要求,但实际上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满足了存在句向当前话语空间引入突显信息的句式要求[4]。当前话语环境向听话者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线索:“of a ballet dancer ”。这样听话者就可以意会到芭蕾舞演员的优雅,和说话者指称达到协调。使用定冠词“the”,正好突显了当前话语环境中“grace”这一信息。所以,本句“There be”后面的名词词组前用定指具有可接受性。

由上可知,“NP”用定指或非定指形式,关键在于听话者能否与某一个存在客体的具体例示建立起独特性心理接触,只要满足独特性心理接触和引入新信息两个条件,“NP”前面也可以用定指成分修饰。如

(3)There was the usual argument in class today.

(4)There’s the strangest smell coming from the refrigerator .

(5)There’s this woman next door who plays the stereo too loud .[3]P546

这三句中“there”是抽象方位(已知信息,背景),“the usual argument”、“the strangest smell”、“this woman”属于未知信息(或曰目标,无具体指示对象的概念)。

(6)There’s always Harry.

(7)But there’s the dog.

(8)There’s still the remains of Christmas dinner in the freezer.[3]546

这三句中“there”亦为已知信息(背景,抽象方位),而“Harry”、“the dog”和“the remains”等虽属实指,属于双方共享的信息,但用在具体语境中有提醒语的功能(reminders),所以也属于新信息(目标),所以定指是可以接受的。

总之,个别“There”存在句型中的名词词组定指现象也符合一个认知总规律(英汉兼有),或曰认知象似性:整体到局部,背景到目标。

二、“there ”句型的语法化

最早提出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概念的是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示语法功能的过程或现象。”[9]语法化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各个语法层面都起作用。

(9)In the garden is a cherry tree .

(10)There is a cherry tree.

(11)There is a cherry tree in the garden.

(12)There were many uprisings in history.

(13)There is a doubt in my mind.

“There”存在句型由上述例(9)到例(10)的转变就是一个语法化的过程。上述(9)的句型结构为:Locative Adverbial +VP+NP。当上例(9)中的“in the garden”是交际双方的共享知识,且当“garden”离交际双方又相对比较远时,根据交际省力的原则,说话者可以一边说“There is a cherry tree”,一边指着花园的方向。其中“There”这个词代替“in the garden”,它具有明确的词汇意义,必须重读,指示的是“garden”的方向,具有极高的象似性。如果上述“in the garden”不是交际双方的共享知识,为避免谬误,要指示樱桃树的具体位置时,就必须表述为“There is a cherry tree in the garden”。在这里,“There”只暗示一个抽象方位,具体位置由Locative Adverbial “in the garden”指示。这时“there”的词汇意义弱化,失去重读,这就是“there”结构的语法化过程的开始。

例(12)中,“Locative Adverbial”被隐喻成了“Temporal Adverbial”:“in history”表示存在实体的“cherry tree”被抽象的存在“uprisings”所取代;例(13)中, Temporal Adverbial“in history” 被进一步隐喻为in my mind(表示思维),“cherry tree”被隐喻为表情感的“doubt”。这时“there”所起的作用起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表空间位置的词汇变成了表示存在的语法标记(existential marker)。在例句(10)-(13)中 “there”这个词从词汇意义到语法意义、由具体意义到抽象意义不断虚化。而“there”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完全丧失了其语义功能而获得了语法功能。在这一过程中,隐喻(metaphor)和动因(motivation)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there”存在句交际使用频率的提高,人们根据省力原则对它进行形式简化(there is/are→there’s/there’re) 和语义上的扩展:某一事件在时间轴上的存在,如例(12),还可以表示某一情感、思想在更为抽象的情感域或逻辑域的存在,如例(13)[10]。总之,句型(9)向“There”存在结构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语言弱→功能改变→语义拓展),随着语法化程度的提高,“there”存在结构的象似性减弱,抽象性增强,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人类认知能力随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的有力证明。

三、从原型范畴理论看“there”存在句型的多义性

20世纪50年代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其晚期著作《哲学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性’更好的表达式来刻画这种相似关系,因为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体型、相貌、眼睛的颜色、步姿、性格等也以同样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所以我要说:‘游戏’形成一个家族。”[11]语言学家Lakoff、Putnan、McCawley等也同意用隶属度来表达语义的模糊问题。许多语言学家对各种范畴的研究也证明了维氏家族相似性——模糊相似性的合理性。其中比较有名的是Berlin和Kay对颜色范畴的研究。他们用实验证明,对颜色场进行切分时,颜色词作为一个连续体有其模糊性。以此为基础,Rosch提出了著名的原型理论,或称类典型理论。她认为,每个范畴的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其中有的位于中心,有的位于边缘,而范畴的边缘是模糊的。范畴成员由于相对于原型的隶属度大小而分属不同的等级。例如在“鸟”这一范畴中,其典型性成员有麻雀、知更鸟等,非典型性成员有鸡、鸭等,而蝙蝠处于边缘的地带,是“鸟”的极不典型成员。原型理论以崭新的视角论证了范畴的模糊性,它对认知科学最大的贡献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范畴的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12]

(14)There arose visions of a world empire in his imagination.

(15) There goes the ship.

从(11)-(15)例句中可以看出,它们具有家族相似性,构成一个“There”存在句型的范畴。其中例(11)表示某个存在物(可感觉、可触摸的实体)存在于某个具体的空间位置,这是存在句型的最普遍、最自然和最基本的用法,是儿童和二语习得者最容易掌握的句法,是“there”存在句型的典型成员(prototype)。从句(11)到句(12),经过隐喻的拓展机制,以时间概念(in history)取代空间概念(in the garden ),存在物也变成了抽象事件(event):uprisings。从句(12)到句(13),从抽象的时间概念进一步隐喻为情感概念,存在物变成了更抽象的情感(emotion):doubt。句(11)到句(13)遵循着这一原则:具体到抽象,实到虚,虚到更虚。其中隐喻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经过隐喻,“there”结构之含义经过多次投射,从源域(地点域)投射到目标域(时间域),继而到另一目标域(情感域)。

句(14)和句(15),结构上不再使用动词be,而是用表示出现(arose)或消失(goes)的动词,语义上不表“存在”而是表示“发生”或“消失”。这样“there be”句型的范畴从最典型的成员(如例11)到隶属度稍低的成员(如例12、13),再到其边缘成员(如例14、15),构成了一个意义和用法具有内在联系的、由隐喻这一拓展机制联结的一个范畴:存在句型。

四、图形/背景法则

(一)图形/背景法则理论简介

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关系是与完形(gestalt)心理学有关的,Talmy最先引入这一理论。Talmy 认为:图形的具体价值是一个相关概念,它是一种实体(entity),可移动或概念上可移动,移动的方向、位置和路径等是个变量(variable);而背景则是一个参照物,是个参照框架中的固定情景(stationary setting)[13],背景的作用是突显图形的方向、位置和路径。总之,图形和背景是同一认知框架内两个相对移动和相对不动的实体。

这一关系可以用来理解自然语言中的空间关系。例如:

(16)A lion is in the forest.

(17)A lion went into the forest.

此两例句均表示空间关系,但前者为静态的,“A lion”的位置通过另一参照物(the forest)得到确定;后者表示的是一种动态关系,图形(A lion)是从外面进入背景(forest)的。

Talmy 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图形和背景具有如下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14]。

表1图形和背景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

利用图形-背景关系,我们可以判断下列两句是否为正常的表达式:

(18)The lion is near the forest.(√)

(19)The forest is near the lion.(?)

在lion 和forest 这一参照体系中,“lion”符合图形的特征,“forest”符合背景的特征。“lion”通过“forest”这一参照实体得到确立(例18),反之则图形-背景关系不对称(例19)。

在一个认知框架中,一个图形的背景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20)The lion jumped from the bush onto the clearing.

例(20)有一个图形(lion),两个背景(bush ,clearing),描述lion从一地(背景bush)到另一地(背景clearing)的过程。

在不同的语境中,图形和背景的功能可以相互转化:在一种语境中为图形的,在另一种语境中则可能为背景。

(21)The cat is on the mattress.

(22)She found a flea on the cat.

“cat” 在上例(21)为图形,在(22)则为背景。可见,语境是确定某一实体为背景或图形的关键因素。

(二)图形-背景视角下的“there”存在结构

根据“there be”句型的结构,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它是一种“触发语+过渡+图形+背景”的结构,其中触发语“trigger”为“there”,过渡(transition)为be动词,图形是名词词组,背景为表示时空的短语(phrase of space or time)(即TtFG形式)。在这一结构中,“there”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是一个起触发作用,引出新信息的填充词,表示一个抽象方位概念,体现了言语参与者的心理意识。用Lakoff[3]547的话来说,是一个心理空间,标明一种抽象的环境,标明某种关系,引发说话者注意到一定时空范围内(背景)的对象,是触发语。这一结构中的t,可以是be或其它表示隐现的动词,由于它连接触发语和后两个实体,我们视其为过渡。这一结构中的名词词组NP,表示的是一种简单、较小、可动、未知和不定的概念,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需要依据另一实体确定其位置,而且较晚进入意识,从而得到更多关注,其作用得到突显(salient)。根据图形-背景关系中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它是“there”存在句中的图形。反之,后面的表示时空概念的介词短语具有与前面的名词短语相对的特征,可以确定为背景。

现以“There is a lion in the forest”为例。首先进入说话人视线的是forest(背景),然后是背景中之图形(lion),这是因为lion是一个简单、较小、可动、未知和不定的实体,需要依据forest确定其位置,所以它是一个最容易被感知的部分,是焦点信息而得到突显;而forest是一个较大、不动、已知和有定的实体,是确定lion的认知框架(参照物),它起的作用是突出和衬托图形lion。

总之,图形-背景法则体现的是一种比较关系(comparison),它与范畴化和隐喻(基于相似性判断)不同,体现的是一种对比性判断。实际上,存在结构是一种呈现式框架(presentational frame),用以引出新的实体[16],也就是图形,起到展开下文话题的作用,这在语篇结构中尤为明显:

(23)There was a lion(图形)in the clearing .(TtFG结构)

Its mane(新话题)was long and tangled.

五、结论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和目标/背景(心理空间)等角度来阐释“there”存在句型的生成、演变和多义性的拓展机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there”句型的认知理据是象似性原则;其发展演变则以语法化为依据;其多义性拓展机制则植根于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机制;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模式则阐释了人类空间认知倾向的同一性:整体到局部、大范围到小范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是对生成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等的有力补充。

[1]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郑银芳,英语存在句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3):28.

[3]Lakoff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高文成,张丽芳,英语存在句定制限制的认知语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6(2):2,4.

[5] Hannay,M. English Existentials in Functional Grammar[M]. Dordrecht:Foris Publications,1985.

[6]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4.

[7]张曲.“There be”句型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湖南大学学报,2010,24(3):119.

[8]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 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文旭.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J]. 福建外语,1999(2):13-17.

[10]张克定,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解释[J].外语学刊,2005(2):82.

[11] Talmy,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1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00.

[12] Langacker R.W. 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 [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1(12):173.

Reading “there” Constru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HUANG Jin-d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raditional Generative-Transformative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 are short of a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of “the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fram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conicity, grammaticalization, prototype theory and figure/ground principle, a more satisfactory illustration of this construction is possible: the principle of iconicity accounts for its cognitive motivation, grammaticalization for its base of development, prototype theory and metaphor for its polysemous development mechanism, figure/ground mode for the coincidence of people’s space cognition tendency , i.e. from the whole to the part, from a general scope to a specific scope. Therefore, an integr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Generative-Transformative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 is more capable of accounting for “there” construc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re” construction; the principle of iconicity; grammaticalization; prototype theory; figure/ground principle

2013-12-03

黄金德(1972- ),男,福建连城人,闽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从事认知语言学与西方修辞学研究。

H314.3

A

2095-7602(2014)02-0058-05

猜你喜欢
范畴语言学句型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典型句型大聚会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当代修辞学(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
当代修辞学(2010年1期)2010-01-23 06: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