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陈与 图/九龙镇文化站
九龙镇挥毫泼墨那一幅幅春联飘洒年味
Jiu Long Town: Couplets Full of Festival Flavor
□ 文/本刊记者 陈与 图/九龙镇文化站
传说有一种兽,它的名字叫“年”,这年兽在除夕夜就到村庄,进入农家,吃一个人离开。为了提防年兽袭击,九龙镇村民,就在门楣和屋檐下,挂起春联。据说,村民挂起春联后,只要年兽来了,春联就会散发味道,让年兽望而却步。另外,在九龙镇,家家户户张贴春联,也是他们相互问候,祝福新年的生活方式。
又到年关。九龙镇谚语:“腊八过,办年货。贴春联,好过年。”在置办年货中,九龙镇家家户户腌腊肉、熏香肠、泡糯米、打糍粑、宰牛羊等。在这其乐融融里,当地村民忘不了张贴春联,他们把春联当成一种祈福、一种平安,即使有些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因故不能回家团聚,家人也要为他写春联。所以,在九龙镇过年,就是在一幅幅春联里、新年味道在村民们的笑声里浓稠起来。
在腊月,渐浓渐淡的新年味道像巨大白纸,笼罩在九龙镇的山山水水。在九龙镇文化站里,一大早就热闹起来,很多村民事先得到通知,文化站免费送春联,因此,在文化站的楼上楼下,空闲院坝摆好桌子,铺开纸张。“一夜飞春雨/几枝发杏花”,“溪上鲤鱼掀碧浪/田头春燕啄新泥”,这一幅春联,在书法者旋腕提笔、神闲气定里一气呵成。当春联被男村民拿到了手中,他咧开大嘴说:“写得好,我把它贴在新房上,今年我有好运了。”
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女村民也拿到一幅春联,她仿佛中了大奖,对身后人说:“春联一挂,女儿要嫁”,她的话引来了大笑。这时,有一个春联书写者在大喊:“莫挤莫挤”,那边是“排队排队”的起伏叫声,如声声对接,句句对应,春联书写者灵机一动,挥笔写下:“碧水兴波鲢鲤跃/春风送暖燕莺啼”,这幅春联被一个村姑拿到了,她的脸上飞来两朵云霞,那幅春联写进了她心里,因为她要成为新娘了。
来文化站领取春联的村民,一浪又一浪,他们就像置办年货一样,春联是年货中的精神物品,不能少更不能缺。因为,由来已久的春联,就像九龙镇土地上的庄稼,春播秋收。在春联里,村民从字里行间,他们看到了一刚一柔、一阳一阴、变幻无穷的故乡山水。来自“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品性。他们认为,每一幅春联就是他们构建的精神城堡,是他们的思想寄托。他们说不出春联是意志覆盖山峦,或城镇文化建设的高地。在他们心中,春联就像他们动工建房、繁衍子孙、在绿树和流水之间,在锣鼓喧天和静若春水之间。
最高兴的是春联书写者,他们让世间万象穿行其中,春联是神通广大的王,在新年的山乡、城镇、旅游景点,一幅幅工仗对偶的春联,通过象形符号的崇拜敬畏,或龙飞凤舞、或秀雅俊逸、或指点江山。他们书写的一幅幅春联,让山高渺、水深邃、山广阔、水浩瀚、在春联里,他们追求“天人合一”的形态。
在春联里,有一个人,显得异常兴奋默契。他叫李辛华,为了村民过新年,他创作了很多春联,对春联情有独钟的他,崇尚山水涤滤心灵,悟天地之气,激人生理想。他衣着朴实,言语不多,但他在创作春联时,或应会感神、或神思浩荡、或栖丘饮谷。有一次,他在房屋里创作春联时,忽然大风骤起,叶片作响,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亲人。于是,他挥笔而就,一幅春联便出来了:“志壮一身正/神怡满眼春”。李辛华认为,这一幅幅春联就像空气,渗进他的肺叶,又流到了血脉。
据载,在九龙镇华岩寺,有3人在此播下了楹联春联的种子。清乾隆年间,有一个杰出诗人、书画家龚晴皋,有“家无晴皋字,不成书香弟”、“家无晴皋画,必是俗人家”之说,他在华岩寺题写的匾额:“闲凭曲槛常忘志/欲下危楼更小留/松乔自有烟霞趣/管乐本是霸王才/自是色中无国色/非关格外理春窠”,至今还在流传。
在抗战时期,西冷印社社长张宗祥,避乱华岩寺。在华岩寺,他诗书述怀、乐趣无穷,写下了《华岩八景》、《住华岩旬余明日将走重庆市留赠钟镜法师》等10首诗作。还有一个是乔大壮,他也是在抗战期间,避乱华岩寺。乔大壮曾与鲁迅共事,因仗义执言,声援鲁迅,辞职离开教育部。在华岩寺,他写下《大老山华岩寺》、《呈镜公》格律诗等,被人们称为“如莲花般洁净的灵魂,如水晶般的坚强意志”。
在旧时,九龙镇有寺庙、祠堂、道观、古院庭阁等,还有众多的楹联,庄谐相生,流传很广。它们默不作声、幽会传说、寄情故事、神秘水岸。春联作为楹联的组成部份,在新年到来时,是山村飘香时刻,在满眼喜悦、满眼红瓦高墙、满眼鸡鸭牛羊里。这里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块岩石,都是春联气息。因此,九龙春联在水边,就亲水、知水、爱水。如果在岸边,群峰错叠,绵延不绝。
在九龙镇里,那一本本楹联和春联书籍,让我看到,九龙楹联是一条巨龙,它灵动亢奋,应声涌来。春联也是一条大龙,翻滚跌扑,空谷幽兰。它们如烟似梦,化为优美的弧线。这两条龙,豪放灵秀、飘逸粗犷。它们旋转、回翔、翻飞,有风卷残云之势。在翻动中,我想起了为发展九龙镇楹联春联特色文化的王秋阳,他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每年组织的“春联一个村”活动,并对征联组织者和应征者进行奖励的传统风格,依然健在。
从1982年起,九龙镇就编辑出版了《九龙春联》分发给村民,受到村民们赞扬,领导重视。随后,由4人组成的楹联队伍,通过广泛发动、召开讲座,30几年来,坚持创作楹联春联的作者,有时多达2000人,最少也有800多人。
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必然,“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左思《招隐》)。九龙镇的楹联春联,以“山水以显,词句以传”方式,立足于青山绿水、农耕田园、民间生活。这些春联,虽是自题,却寄托情怀,以山水为伴、以故乡为乐,这是他们的精神追求,也是春联的“质有而趣灵”。在每一幅春联里,他们注重所含之道,即:“人道必本于天道,天道之外,无所谓人道也。”
在春联里,如宋范仲淹题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先之风,山高水长”,让我充分感受到春联的境界,它们活化山水,就在眼前。由于九龙镇春联形成规模,形成影响,形成九龙坡的文化名片。于是,凡是重庆举办春联活动,九龙镇春联的创作者积极参加。有一年,重庆举办春联征文有奖活动,九龙镇春联获奖者的获奖证书有一麻袋。于是,重庆园博会来请他们,重庆湖广会馆来请他们,白市驿森林公园慕名而来。
2011年7月,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指挥部与重庆文联,面向全国征集楹联、匾额。九龙镇楹联创作者,闻风而动。他们发现,园博园有莺雀夏蝉,低飞白鹭,漫游黑天鹅。他们根据联匾创作要求,反复构思,不轻易不笔。最后他们商定,园博园在重庆举办,必须把热爱家乡的激情,注入笔端。于是,他们创作了一组组园博园楹联,从立意、修辞、平仄、对仗就出来了:“名园承古韵/神工鬼斧/叠玉鎏金/八面春风迎海客/老树著新花/鹤骨松姿/披红笼碧/无边锦绣染巴山。”
此联只有40个字,但高屋建瓴,对“名园承古韵”的定义准确,气势不凡。龙景书院地处龙脊之上,是园博园的重要景点,远远望去,恢宏秀雅。在旧时,书院是读书、讲学和交流思想的地方,由饱学知识的文化人主持。由于环境特殊,书院楹联的要求高。如果轻描淡写,泛泛而论,有班门弄斧之嫌。九龙镇楹联创作者的应征联语,两联获选。第一联是联匾配套:“庭中可蓄千年木/腹内当藏万卷书。”上联的意思是教书悉心传授,着力培养有用之材。下联的意思是学生刻苦求学,写出了好文章。
他们的第二联也是联匾配套:“问我所求/博古通今真本领/有谁参透/先忧后乐大文章。”由于他们认真准备、巧妙构思、生动描述,九龙镇楹联创作者,有5人入选14幅联语、匾额15件,占入选总数的17%和21%。如今,他们搜集园博园的全部联语、匾额,虚心向全国各地的楹联学习、借鉴,让九龙楹联名片,熠熠生辉。
2011年春天,大渡口有9个公园竣工,大渡口区人民政府与重庆市文联、重庆市作家协会联袂,在全国范围征集各个公园的亭台楼阁匾,应者如云。为此,九龙镇的楹联创作者撰联应征。几经遴选,龙光复、辛华、胡大鹏、张同福、李云樵等8人获奖。其中,龙光复的含烟阁联荣获一等奖。
含烟阁是大渡口的义渡公园,建在高高的石台上,只要进入即可看见。含烟阁飞檐翘角,威武壮观,山下是长江,有一条大道直通马桑溪大桥。春风习习,雾霭蒙蒙,他写道:“往昔若云烟/碧水能知千载事/今宵非梦幻/虹桥顿激满腔情。”他高度概括,把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虹桥”对“碧水”,“满腔情”对“千载事”,十分工稳。尤其是“顿激”两字,好像一跃而出,形象感人。
辛华获奖,有些曲折。3月下旬,辛华到美德公园、义渡公园、大渡口公园仔细走了几圈,认真构思,他为美德公园撰写了两副楹联。可惜,在初选时,他未出线。在复评时,他的两副联语分获一、二等奖。他的第一联是:“畅咏豪题/天地千秋涵正气/浓妆淡抹/园林四季涌春风。”辛华认为,在美德公园里,有题刻,有经典词句。阳春三月,辛华看到美德公园里鲜花竞放,绿树抽枝,层次分明。由此,他写的“涵正气”与“涌春风”看似寻常,却十分自然,契合了公园主题——美德。在第二联的写作手法上。辛华稍显不同,因公园进门左侧的“倡廉园”,有一泓碧水。他由此想到了“让水”、“廉泉”的典故,他写下:“莺声迭起/茂林修竹留春驻/笑语时飞,让水廉泉与德邻。”
通过对园博园楹联的创作,九龙镇楹联创作者体会到,园林楹联悬于亭台楼阁,既不像春联,也不能藏于深宅。园林楹联置身于公共场所,或状景,或咏史,或寄怀,雅俗共赏,易于流传。唯其如此,但园林楹联又“众口难调”,创作联语更有难度。因此,九龙镇楹联创作者,在联友之间,为了一个字,他们争得面红耳赤,并不鲜见。
九龙镇楹联春联的创作热情,像化开了的蒸气,散发开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名叫张积成的老师,有感于九龙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志愿来到九龙镇,辅导篆刻艺术,并帮助大家从起稿、定稿、上石、奏刀、修改做起。从此,九龙镇篆刻者的作品“我从田间来”、“归燕难寻旧巢”、“水活鱼肥”、“人寿年丰”等,走出重庆,走向全国。
引人好奇的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农村乡镇有篆刻者达90多人。因篆刻是篆书和刻字的两门技艺,篆是书写,刻用刀。因此,篆刻以刀为工具,在印材上创造书法和线条艺术,由古代印章而来,有3000年的发展历史。在战国时期,印章作为权益和凭信工具,其后,在元、明、清以来,为文人推崇,使印章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现在“篆刻”和“印章”的两个概念,互相包容。但“篆刻”是艺术范畴,包括字法、章法、刀法等。而“印章”则指向实用,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包括印纽、印台、印材等。
九龙镇的篆刻,成为这片热土的形影相随,休戚与共。在篆刻的初级阶段,他们学先贤、拜篆刻家,无论是肖形、多字、少字、小印、巨印,都有涉及。在篆刻中,他们把木刻画引入篆刻,如“少年曾是牛司令”、肥鱼活水“等,把篆刻的书法、章法、刀法完美结合。在方寸之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有生动刀法。
九龙镇的篆刻艺术,从生活出发,把乡间的农活生产,转化为艺术结构,看似平常,实际是艺术化生活,带给他们心灵震撼。尤其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村民,他们看到自己的田园、山峦、平房、沟壑,在一方方印章里呈现出来,心里很高兴。
中国艺术界有一句话:“一百位画家中,出十个书法家,十个书法家中,出一个篆刻家。”这并不是说篆刻艺术高于其他门类,而是说,如果想在篆刻艺术领域取得成就,很不容易。“以篆刻自我修养,抒发性情;因篆刻承继传统,普及文化。”这是九龙镇篆刻爱好者,激励自己的修养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