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视角下公共体育服务中场馆供需问题探究

2014-07-01 21:57于天博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全运会体育场馆沈阳市

于天博,程 鹏

(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辽宁沈阳110168)

◄体育人文社会学

均衡发展视角下公共体育服务中场馆供需问题探究

于天博,程 鹏

(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辽宁沈阳110168)

政府为公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的应有之责,近年来随着公民健身热的掀起,对体育场馆需求陡然增加,于是出现供需非均衡问题。为此,从均衡发展的视角,以沈阳市为例,阐述了体育场馆在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呈现了沈阳市体育场馆的现有存量,剖析了体育场馆有效供给与现实需求之间的互动影响,揭示了体育场馆有效供给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非均衡问题,从而提出了体育场馆供需的优化路径。

均衡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场馆;供需;路径

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开展体育活动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这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务院560号令,2009年),而提供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是保障这项基本权利的首要条件[1]。这明确了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法律责任。然而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上存在着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诸如体育场馆供需非均衡问题,就是其中一项令人关注的课题。为此,以沈阳市为例,从均衡发展的角度阐述体育场馆供需问题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场馆在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

1.1 体育场馆是公共体育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体育场馆是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不仅因为公共体育服务是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和行为的总称[2]。而且因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几乎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从总体上来说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3],所以具有突出公共产品的性质。为此,胡鞍钢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属于广大人民的基本需求,是政府必须予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要保证”[4]。陈雪玲则认为,公共体育场馆是指国家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属国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运动竞技以及运动员训练、竞赛需求的体育活动场所,它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项主要的物质保障[5]。肖林鹏、李宗浩等认为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就包括了体育场地设施体系[6]。这在说明了体育场馆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例证了如果社区居民丧失了基本的体育场地、设施等公共物品消费权,也就意味着社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应有的人权。这是政府应予以关注和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7]。由此可见,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时,体育场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1.2 体育场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体育场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阐述。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目标就是实现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与运用。并且在《共产党宣言》中还有这样的描述:“…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它表明,每一个人的发展自然包括身体的发展,而这离不开体育[9]。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认为自由发展是一个人选择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实质自由,即可行能力的全面扩展[10]。在阿玛蒂亚·森看来,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都是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而目前,贴近生活、方便民生的体育场馆的缺乏是一个普遍问题。这不仅意味着事关老百姓利益的体育功能性活动的丧失,而且它限制了人的可行能力的发展,从而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不仅违背了马克思、阿玛蒂亚·森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也违背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意愿,例如马歇尔曾指出:“健康与强壮,体能、智能和道德情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财富最根本的重要性在于如何明智地促进健康。”[11]为此,可以这样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而体育的发展需要必要的体育场馆作为物质保障条件,由此,体育场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2 沈阳市体育场馆现实的存量

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时,面临诸多难题,不是资金就是人员,不是硬件就是软件,这一点政府管理部门已形成共识。早在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就曾指出:“各级财政对于群众体育事业投入过少,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的体育基本服务与群众需求不相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有限的社会体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解决体育需求与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既要考虑“存量”,也要考虑“增量”。任何资源均可通过存量结构调整和增量资源的配置实现功能结构的变化,以满足相应的需要。但是无论是存量供给,还是增量供给都有其优缺点,我们采取何种供给方式取决于我国体育发展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的优先顺序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现实条件,以及是否有合意的制度安排[12]。

沈阳市体育场馆存量的多少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2013年第12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沈阳市全民健身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在“全民全运”的口号影响下涌入场馆体验体育带来的益处,对体育场馆现实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沈阳作为第12届全运会的主赛区,共需要提供场馆40个,包括新建场馆17个,改造23个[13],主要有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奥体中心综合馆、柏叶基地(射击馆、射箭场、自行车馆)、部分高校体育馆(沈阳大学、沈阳医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盛京国际演艺中心、沈阳马术运动中心、省小球训练中心(棋盘山高尔夫球场)、铁人三项场地、小轮车运动场、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艺术体操馆、沈北千湖高尔夫球训练场、棋盘山山地赛道、棋盘山公路赛道和省小球训练中心等。由此可见,沈阳市的体育场馆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虽然对于一个拥有800多万人口的沈阳市来说,人均拥有体育场馆面积显然偏低,但目前如何更好地发挥现有体育场馆的作用,使它们做到“公共体育服务下沉”,而不是以发展“增量”来解决问题,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3 体育场馆有效供给与现实需求之间的互动影响

在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中,体育场馆的现实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关系,场馆的有效供给有利于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场馆的有效供给。现实需求是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表现为消费者的既得欲望[14]。有效供给是指具有价值的物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购买能力和特定消费结构的经济供应活动[15]。伴随着体育强国梦的深入人心,丰富的体育文化不仅激发了人们的体育热情而且专业的体育赛事也提升了人们的健身意识,群众体育的发展呼唤对体育场馆的需求。而另一方面,赛后场馆数量增多和设施的完善促进了全民健身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在体育场馆现实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就存在着变化的动态关系(图1)。

图1 体育场馆现实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的动态关系

3.1 体育场馆的有效供给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目标

21世纪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时代,2008年北京奥运的胜利召开不仅吹响了体育强国梦的号角,而且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社会发展水平和高节奏城市生活引导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与休闲方式的追求,人民身体健康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第12届全运会的圆满谢幕不仅激发了人们体育运动的热情,而且使全民健身出现常态化、体育锻炼终身化的现象,全民健身开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沈阳市民受到全运会的影响,体育需求意识不足和体育需求能力不足状况有了明显改变,具有体育有效需求的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全民健身消费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由于日常健身需求是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的最主要手段,所以沈阳市民健身需求的提高必然又要求沈阳市体育场馆赛后的有效供给。

3.2 体育场馆有效供给对现实需求的满足是为了服务群众健身的需要

体育场馆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设施,其本身就具备公共服务的内在属性。辽宁省举办第12届全运会的目的,本质是提升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精神面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最终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与体育意识。体育场馆应该可持续地为城市大众全民健身服务,所以体育场馆赛后的首要职能就是投入运营,发挥体育场馆作为国有资产为公共服务的作用促进全民健身的广泛发展。体育场地提供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体育场地的数量充裕和合理布局也必然会带动沈阳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增长。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促进沈阳市全民健身的发展。

4 体育场馆有效供给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非均衡问题

在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中,体育场馆的现实需求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场馆的有效供给却出现不足,于是需求与供给之间就出现了非均衡的现象。

4.1 场馆现实需求不断扩大

4.1.1 第12届全运会促进沈阳市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众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逐步提升。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体育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16],而第12届全运会的主题口号就是“全民健身共享全运”。“全民健身”即是体育的根本宗旨,不仅展现了沈阳人民积极投入全运活动和关注赛事的热情,同时彰显了沈阳人民喜好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第12届全运会之后,沈阳市民对体育的热爱之情也随之掀起了新的高潮,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快速增加,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更多展现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上。

历史已走完21世纪的前10余年,大众选择的体育项目也日趋多样。受体育设场馆数量和分布的限制,大众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也必将受到制约[17]。如果体育场馆数量不足和布点较少,人们只能选择对体育场地要求宽松的体育项目,诸如跑步、自行车、健美操和广场舞等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和运动娱乐的品位日益提升,大众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有了变化,对体育内容的喜好开始增多。数量充裕的体育场地是开展全民健身的基础,但布局合理的体育设施更能促进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引导人们进行健康的体育消遣,提高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水平。而且还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体育人口的增长。运动场地的多少决定了大众参加体育运动的绝对人数,这一点在第12届全运会后比赛场馆对外开放时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2013年9月23日,第12届全运会主会场奥体中心对外开放,当天便有3 100名健身爱好者在奥体中心南广场进行健身锻炼。这些健身爱好者分别进行了太极拳、太极扇、花棍、健身秧歌、木兰拳、木兰扇、腰鼓等群众健身活动。第12届全运会后,体育场地的增加和提供,使大众对体育项目有了多样化选择。传统的跑步等对体育设施要求较低的项目,逐渐被游泳、网球、羽毛球、足球和篮球等对体育场馆、设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所取代。而且自行车、马术、击剑和橄榄球等一些以往在大众运动中不占主流地位的运动项目,经过第12届全运会比赛的宣传和推广,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喜好,不仅增加了大众健身的文化含量,也促进了大众健身运动向高层次发展。

4.1.2 大众健身蓬勃发展呼唤场馆现实需求扩大

在第12届全运会的影响下,沈阳市民健身意识的逐渐增强,对体育活动与生活质量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更多的市民开始走出家门,一部分人走进大自然,另一部分人走进专业的体育场馆,开始体验健身活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据沈阳市体育局统计,第12届全运会之后,沈阳市经常锻炼的人数增多,由原来的45%增加到50.1%。由于市民健身数量的迅速增加,对专业性体育场馆的需求急剧增加,要求政府和市场提供有效的场馆供给,特别是作为公共体育一部分的公共场馆的供给。健身人数的增多要求大型体育场馆的数量也应相应增加。

沈阳市民对健身设施设备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沈阳市民通过第12届全运会等其他大型体育赛事的熏陶,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对体育的理解更为深刻。因而,他们对体育项目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以前他们健身主要以走步、跑步为主,社区和一些场地的简易的体育设施设备就能满足他们体育健身的需求。而随着他们健身要求的提高,网球、羽毛球,甚至场地自行车、马术、击剑等专业性的体育项目也走进了他们健身活动的视野。由于对健身设施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园里和社区里简易的健身设施设备已无法满足他们对专业体育健身的需求,特别是酷爱健身的青年人更希望到体育设施设备更齐全的场馆锻炼身体。

4.2 场馆有效供给相对不足

4.2.1 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数目相对较少 目前沈阳市共有17个市区两级全民健身中心向市民全面开放。其中包括1个市级全民健身中心,16个区县级全民健身中心,每个区县至少1个。第12届全运会后沈阳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为奥体中心和部分高校的教学体育馆等。奥体中心目前对外开放部分包括体育场西侧训练场及由全运期间特种车辆停车场改造的4个室外篮球场、6个室外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其主馆的羽毛球场地将由现在的8片增加到15片对公众开放。此外沈阳农业大学体育场和体育馆、东北大学刘长春体育馆、辽宁大学体育馆等大学内的场馆,在满足正常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在周末向公众开放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

这些对外开放的场馆对于日益增长的大众运动诉求来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运动项目选择上都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以奥体中心为例,室外部分受天气限制,在沈阳这座北方城市入冬之后,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项目就会陷入停滞期,运动场地闲置率比较高。同时对于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击剑、赛马和跆拳道等项目的体育场馆,还没有对外开放。这对于受全运会带动和感染,对此类项目比较感兴趣的群众的积极性打击比较大,更不利于此类运动的推广和发展。

4.2.2 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惠及人员有限 在目前沈阳市对外开放的几个场馆中,奥体中心作为室外场地受天气影响较大,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众前来参加运动的数量。同时即使作为室内场馆,沈阳农业大学体育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东北大学刘长春体育馆和辽宁大学体育馆这4个场馆承载的能力也十分有限。羽毛球、游泳和网球都需要专业的场地和设施,随着参加这几项运动人数的不断增多,对运动场地数量的需求也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为例,尽管其主馆的羽毛球场地将由现在的8片增加到15片,但是在周末的时候,其自身学校的学生也是场地的主力使用者。对于其他开放的3所学校也一样,每所学校都是学生人数过万的学校,非体育院校的学生的体育课每周基本上仅为2学时,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运动需求,学生在周末对运动场地的需求也因此增大,而且学生还有着地利的天然优势,这就使得周围的群众享用场地的机率变得更小。另外在场馆运动的消费方面,以羽毛球为例,平均40元每小时的价格,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大众收费偏高,与沈阳市民平均收入水平不相适应,致使多数群众望而却步。

4.2.3 体育场馆管理水平一般 体育场馆是大众健身运动的主要平台,体育场馆的运营水平、管理措施、发展规划直接影响大众健身开展的成效,进而从体育层面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可以说,体育场馆、设施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硬件能力,而管理水平则展示着一个城市发展潜力的软件水平。管理要成效,离不开具体的实施者,即体育场馆管理者。而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大部分体育场馆与主管部门之间经营者与所有者的责、权、利关系不明,体育场馆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行政主管部门“消化”超编待岗人员,人员滞胀,总体素质偏低[18],管理水平也不高,既不能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进行专业知识指导,也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功能。

5 均衡发展视角下体育场馆供需的优化路径选择

学者樊纲在《作为公共机构的政府职能》中认为,政府本身的“合法性”是依据公共需要而产生的,政府是被公众创造出来并保护公众利益、调节社会纠纷的社会仲裁人[19]。沈阳市公共体育场馆关系着沈阳市民的公共利益和权利,这就需要政府承担保护公众利益的责任。为此,缓解体育场馆现实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本文从4个方面提出了体育场馆供需的优化路径,以期能够对缓解场馆供需问题有所裨益。

5.1 政策上要加大扶持力度

公共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和大众健身的发展一定要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引导,靠健全的体制机制来保障。由于大众健身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为此,沈阳市公共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和大众健身的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增加供给和引导需求两个层面,对现有的各项扶持政策进行梳理,加强和完善具有沈阳市特色的推动公共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的制度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公共体育场馆供给层面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对国有资产占用费、土地有偿使用费、水电费等采用公益性标准,对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鼓励措施,对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于大众健身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加大大众健身需求层面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实施可持续的全民健身计划,建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主的志愿者的健身指导队伍等。以此形成既有旺盛需求的市场规模,又有合理的消费价格,让体育场馆成为大众进得去、用得起的体育场所,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大繁荣,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向高层次发展。

5.2 建设上要开放和改造齐头并进

制约沈阳市民健身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体育场馆和设施的不足,对此应该投入更多经费,建立、改造和开放更多的体育场馆,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运动需求。例如改造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奥体中心综合馆,实施多元化经营,打造一个既保留一个观看体育赛事和艺术表演规模的场地,又具备日常以体育为主题,且集健身、娱乐、旅游和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商业中心。同时创新高校体育场馆场地管理模式,充分高效地开放和利用高校体育场馆场地。当然对一些专业性强、全民健身的技术和消费水平暂时达不到的体育场馆,空置可能是无奈之举。例如像沈阳马术中心,柏叶基地射击馆和小轮车运动场等,都是缺乏专业的比赛赛事或者无法对公众提供比赛设施,对公众开放,所承担的费用远远超出盈收。但是借鉴国外的大型场馆的运营经验,这并不是无法处理的难题。国外处理这类问题的举措有两种,一是改造场馆,将体育场馆的功能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做到一馆多用。以NBA洛杉矶湖人的主场为例,它既是湖人的主场,也是快船的主场。球馆的地板是可拆卸拼装的,在湖人主场的时候就拼上湖人logo的地板,反之则是快船logo的地板。最重要的是它还承办冰球比赛和其他商业演出。沈阳的体育场馆也可以效仿湖人的球场,改建成多功能复合式球馆,以此满足大众的多项需求。

5.3 管理上可运用多元化管理模式

第12届全运会后,沈阳市体育场馆既然要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锻炼或观赏竞赛表演以及提供运动员训练、比赛的要求,那么在管理上如采取“政府引导、管理主体多元化、兼顾社会与经济效益平衡”的运营方针,方可起到一劳永逸之效。具体可尝试运用多元化管理模式:

1)国有民营模式: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民营化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让民间资本介入到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通过法律和合同契约解决政府和经营者利益分配格局,处理好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和民营化之间的关系,既保障政府投入的体育场馆的公益作用,也要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2)公私合营模式:采用特许经营、合同承包等市场运作方式来注入资金,从而解决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更新及运营资金短缺,保证体育场馆的良性运营。产权明晰的民间资本会推进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新的维护管理技术的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公共体育场馆自身到市场上去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既不依靠政府,也不依靠体育部门,通过市场机制来增加体育场馆供给和满足大众运动的需求,从而达到降低场馆维修成本、提高体育场馆利用效率的目的。

5.4 人员培养上要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

体育场馆有效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第12届全运会之后,面对存量如此巨大的体育赛后场馆设施,单个个体的管理能力已微不足道,具备多种能力(决策、经营、财务、媒体、公关、保障、安全、协调)的管理团队才是发挥体育设施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20]。当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人员大多是常年从事体育工作的非专业人员,人员素质、知识结构、工作阅历等较为肤浅,而且缺乏体育场馆管理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操作经验。为改变这种困境,促进体育场馆的功能发挥,就必须转变理念,打造专业的管理队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体育场馆运营的理念体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沈阳实际状况,有效指导场馆的运营和管理;其次要引进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员;最后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管理资讯,提升自己水平。只有加强大众健身专业的管理队伍建设,构建沈阳市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系统,才能真正发挥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

概而言之,公共服务是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责任,需由政府提供。提供公共服务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而且是公民的权利。第12届全运会不仅掀起了沈阳市民的健身热情,而且对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场馆在公共体育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对体育场馆现实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存在着非均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要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当前的原因,解决体育场馆供需非均衡问题既需要从长计议更需要紧锣密鼓、脚踏实地的去落实,只有这样沈阳市体育场馆的现实需求与有效需求之间的非均衡现象才能得到彻底根除。当然,笔者只从均衡发展的视角探讨了体育场馆的供需问题,虽然对缓解沈阳市体育场馆供需非均衡现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主要从理论上展开的论述与分析,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建议的可行性都需要收集大量实证数据做验证,这是笔者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刘鹏.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讲话[EB/OL].[2014-09-12].http://www.sport.gov.cn/n16/index.html#,2011-5-1.

[2]郇昌店,肖林鹏,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4-9.

[3]张岩.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性质辨析[J].体育与科学,2004(2):13-15.

[4]胡鞍钢.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J].体育科学,2000(2):1-3.

[5]陈雪玲.公共经济体育场馆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6]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6):472-475.

[7]赵克.建老百姓身边场地的政府法律责任[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3):25-28.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9]胡小明.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体育科学,2010,30(11):3-8.

[10]阿玛蒂亚·森,任赜.以自由看待发展[M].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世界银行.1991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53.

[12]谢洪伟,赵克.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J].体育科学,2011,31(11):12-21.

[13]全运会场馆建设节俭为本[N].沈阳日报(数字报纸),2012-05-22.

[14]陈娜,魏浩.潜在需求与开发性营销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4(9):69-70.

[15]韩晶,蓝庆新.论有效供给[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6):9-13.

[16]任海,王庆伟,韩晓东.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7]孙倩.对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思考[J].建筑,2002(1):58-60.

[18]李梁华.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6(4):109-110.

[19]樊纲.作为公共机构的政府职能[M]//刘军宁.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16.

[20]韩开成,顾长海,云欣.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4):27-29.

责任编辑:乔艳春

Supply and Demand of Venues in Public Sports Services from Perspective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YU Tianbo,CHENG Peng
(P.E.Department,Shenyang Construction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Liaoning,China)

The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public sports services for citizens.In recent years,the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is extremely popular and the demand for sports venues is on the rise.As a result,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aris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ed development,the paper takes Shenyang as an example and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fundamental roles that sports venues play in public sports services.Then itmakes a survey of the number of sports venues in Shenyang at present and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supply and current demand.Finally,it discusse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optimal routes to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sports venues.

balanced development;public sports service;venue;supply and demand;route

G80-053

:A

:1004-0560(2014)06-0045-06

2014-10-09;

2014-10-29

沈阳建筑大学青年基金(2013201)。

于天博(1981—),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全运会体育场馆沈阳市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12届全运会击剑比赛技战术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