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 胡雅琳 刘舒妍 韩心怡 余月
摘要:中国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是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精神内涵的概括,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着中国精神,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接受“中国精神”培育问题的重要意义,对目前高校存在的“中国精神”培育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形势提出了加强“中国精神”培育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中国精神 培育
1 “中国精神“对于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讲话中强调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中国精神。这一开创性阐发,明确了一个需要国人深入认识和思考、甚至带有启蒙性质的重大命题——大国崛起于精神。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习总书记之所以始终把中国精神的弘扬放在重要的位置,是因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知精神的力量、精神的重要性,也掌握时下对精神的需求,即“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中国精神”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我国悠久的历史事实也证明,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它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精神”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精神不死,希望永在。“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成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精神内涵,代表着中国各民族的形象,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反映映照其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体现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共同的价值理念。“中国精神”所内蕴的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仁者爱人的道德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开创博纳的创新精神。
2 高校大学生群体接受“中国精神”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作为先进文化与广博知识传播的“先锋队”,理应是“中国精神”的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之一。而求学于高等院校的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接受先进知识学习和先进文化培育的生力军,毋庸置疑是接受“中国精神”培育的重要受众。作为“中国精神”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的高等院校,对“中国精神”传播与宣传及培育现状如何呢?笔者围绕这一问题开展网络调查及高校实地调查。本次调查获得368份网络有效问卷,纸质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64份,共计有效问卷532份。
根据笔者开展的调查,得到一些关于高等院校传播“中国精神”的现状:
2.1 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对于“中国精神”传播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同。我国高等院校按照综合水平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一本院校又可以细分为“985”名牌院校,“211”重点院校以及普通一本院校。我们研究发现,对于“中国精神”传播培育的重视程度大体与院校综合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即高等院校综合水平越高的对于“中国精神”的传播和培育越重视,综合水平较低的高等院校对于“中国精神”的传播和培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但是这些院校对于“中国精神”在学校中的传播和对学生的培育重视程度差距不是很大。
2.2 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于“中国精神”传播培育的侧重方面不同。我国高等院校根据专业属性及学科门类设置特点可以大致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政法类,财经类,医药类,农林类,艺术体育类以及军事类等不同类型的院校。大部分院校会详细解读“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并根据该校特点有选择的进行传播和培育。比如政法类院校更加侧重“中国精神”与我国政治制度改革和法律体制完善等进行针对性培育,理工类院校更加侧重“中国精神”与我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相结合进行培育,军事类则更加侧重“中国精神”与我国军事、军队的发展相结合进行培育。采取这样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对“中国精神”进行传播和培育。
2.3 不同区域的高等院校对于“中国精神”传播培育的开展情况不同。我国根据自然地理,人文习俗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区域划分,我们主要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指标来谈不同区域高等院校对“中国精神”传播培育的开展情况的影响。根据研究发现,在京津,沪宁杭,珠三角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高等院校对于“中国精神”的传播及培育速度快,形式多,方式新颖,而相对而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在进行“中国精神”传播及培育的过程中则速度相对较慢,形式较为单一,方式较为传统。研究发现,我国高等院校进行“中国精神”传播时主要借助的有校园官方网站,校园广播,校内报刊,学习课堂以及宣传片等影视播放等大学基本具备的媒介进行。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等院校在传播“中国精神”的形式上略显单调;部分高等院校进行“中国精神”培育方式上过于官方;部分高等院校重视传播培育形式,而不重视其内涵;部分高等院校开展的培育系列活动过于集中,缺乏长效性。
3 青年大学生群体接受“中国精神”培育的对策思考
3.1加强学校对学生接受“中国精神”的正确引导。中国精神是一种展示。“中国精神”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对“中国精神”的弘扬,既可推进党的建设的深入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促进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更向世界和世人展示了中国发展的不同之路、成功之路、光辉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概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的 “人间正道”。通过适当的宣传,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重视程度。高等院校要主动了解大学生群体接受“中国精神”培育后的反馈情况,对“中国精神”培育路径及方法进行适度改良,尽可能多的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调动大学生接受培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增进学校相关部门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共同制定和选择效果好的培育路径及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培育。更好地达到整合教育资源的目的,学校部门、教师、学生个人必须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式的互动教育模式,打破相互之间的隔阂,尊重受教育者利益,化解思想精神的冲突,在合作中相互融合,营造培育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和谐氛围,让一种共同的民族自豪感、中国精神观在三位一体的教育场域空间中自由流淌。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接受“中国精神”对于自己学业发展,职业选择以及人生规划的重要作用,更多的从主观意识上愿意接受“中国精神”内容及精髓的的培育。
3.3 注重方法原则,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方向性原则。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注重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原则。“中国精神”培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改进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既要改革教学方式和考试考核方法,又要防止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既要防止教学立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又要注意发挥德育教学的教育功能与育人功能。同时,努力做到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教育的实效性。注重遵循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的原则。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认识和要求。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如针对大学生喜欢深刻、简单又富有哲理性和逻辑性强的内容等特点,在“中国精神”培育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自己进行思考总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2]吴晓明,Huang Yusheng.当代中国的精神建设及其思想资源(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3(01).
[3]袁久红,甘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新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校级项目。
指导老师:李大伟,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常友善,南京邮电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