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文英+顾美芳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自信地学习,这是我一直追寻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缪老师执教的《春联》,令我感受颇深,为之喝彩,为之感叹之余,又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春联》是一篇语言清新的小品文,这篇文章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能使学生领略到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缪老师在这节课上通过创造阅读期待氛围和丰富灵活的阅读情境,鼓励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语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读、思、议、练贯穿课堂,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以人为本,凸显主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真正体现了人文思想。缪老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春节气氛,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感受。在学习新课中的读春联、谈感受及整理春联、填春联等诸多环节中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你喜欢哪副春联?读了这几幅春联,好像看到、听到了、想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想把这些春联送给哪些人?”这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无拘无束,自由发挥想象,发表看法,尽情畅谈个人体验,有机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了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对于大环节的细节处理完全按照学生的反馈情况随机调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以学定教,顺学而异,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巧妙设计,彰显本色
简单的语文教学不是平淡如水,味同嚼蜡,而是常常要灵气勃发,灵光闪现。缪老师潜心钻研教材之后,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上课伊始,缪老师有目的地选择了一个和本课有关的游戏“欢乐对对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同时为学习新课作了铺垫。接着缪老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了一幅新春喜庆的画面,并以一曲热闹欢快的《喜洋洋》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精读课文中,缪老师充分突出了个性化阅读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缪老师先引导学生各自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这春联多在哪,美在哪?”让学生边读边画出第一段的春联,学生朗读后,对文本有了初步感悟。其次,重点设计了“用心品读”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最喜欢哪副春联,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通过大声朗读表达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撞击,这一过程是通过有效的朗读贯穿始终,如教学“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让学生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芳草绿” “杏花红”感受春的气息,同时指出学生朗读“十里杏花”的感觉不够“仿佛只有一里”,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在缪老师的层层引领中递进,在反复朗读中提升。缪老师还利用多媒体在美妙的音乐中创设了美读的情境,通过师生配合读,师生对读等形式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和领悟声律美。在有高有低,有轻有重,有快有慢的和谐动听的朗读中,学生不但体悟了春联所蕴含的声律美,对重点词“抑扬顿挫”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对春联“对仗”这一特点,缪老师引发学生对“春联到底怎么写”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学生轻而易举地从文中找出并加以评析。整堂课没有灌输说教,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的自主得到了真实有效的体现,驰骋了学生的想象力,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课后拓展,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课后拓展、迁移运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缪老师“连一连”“填一填”两道练习设计,不仅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及时巩固和反馈,试试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学生个性飞扬、迸发思维灵光的展现。在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的缺字填空处,更表现出了缪老师教学的精彩,学生的思维火光在灵动的课堂中不断闪现,让学生在感受创造、感受成功、感受收获的乐趣的同时,也给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最后的作业设计是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一个对联网网址。这礼物使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生自主调动知识积累,交流合作、融旧纳新积极实践,学生的语言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到了实处,彰显了语文的本色,焕发了课堂的生机。
四、激情四溢,充满活力
课堂上有了教师的激情,学生才会有活力,这样才能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本节课中,缪老师自始至终用自己的率真、坦诚、热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你听,“春联是诗,蕴含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唱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春联是梦,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春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中华民族的灵魂,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中国人民的智慧。”她那优美而又充满激情的过渡和结尾,充满激情的诵读依然在我耳边回响。她满怀激情,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春联,融入春联,超越春联,这些灵动的语言将本课的教学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也使这节课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累,蓄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让课堂活力四射,激情涌动。
总之,缪老师的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新颖生动,精彩纷呈。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让他们灵活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焕发异彩!教育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