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琴
一、 渗透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为体现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了情景教学、愉快教学等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比赛、表演、动手操练等方式渗透科学教育。如在操练水果名词“apple,pear,orange,banana”等时,我先采取让学生“Touch and guess”(摸一摸,猜一猜),把学生的眼睛蒙起来,让学生用舌头亲自品尝以上水果,体会不同的味道,通过实践猜出是哪种水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个个踊跃参加活动,从而把英语课推向了高潮。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对知识的好奇,敢于推陈出新,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意识。对此,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避免用否定和批评抑制学生的不同思维,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如在教人体部位“ear”时,我将“hear”与其联系起来,并渗透到“We can hear because we have ears.”的科学常识中去。有的学生立刻提出了“But how animals hear”的问题,我当时没有作过多的回答,而是把这个问题作为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或是《十万个为什么》一书来查询它的正确答案,老师和同学们都获得了不少的新知识。如:“The fish can hear by the lateral lin(侧线).The cobra(眼镜蛇)can hear by the facial pit(颊窝).”等。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欣赏、肯定和支持,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勇于创新的学习风气逐步形成。
3.优化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创新素质要求学生有协同合作、探究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可有效地做到合作沟通,信息互补,大幅度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制定了组长轮流制、学习内容登记制、讨论交流等制度,要求人人平等参与。如在学Asking the way的内容时,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完成了“Find the best way”的竞赛,锻炼了学生敏捷的思维;在学plus(加)、minus(减)词时,我们进行了数学抢答题,如 Nine plus five is ____._____minus three is eight.等。竞争机制的引入锻炼了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4.设计灵活有趣的作业,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设计形式多变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玩,在作业中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找一找、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在字母教学阶段,我布置的课外作业就是回家找一找英语字母,并读一读认识的字母。当26个字母全都学完后,孩子们也都能按字母一个个拼读找到的词,他们有的在电视机上找到了“Panda” ,有的在洗衣机上找到了“Little Swan”,有的在白猫洗洁精上找到了“White Cat” ,学生觉得自己挺棒的,有一种成就感,而成功的情绪是学习的最好的心理准备。课本知识向课外知识迁移运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渗透自然环境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素质教育目标明确指出:要在各学科中渗透自然环境教育,培养儿童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在向学生渗透自然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我注意加强课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展动手试一试活动
在植树节种花种树时,我通过课外活动形式教给学生们植物的名称,如“seeds(种子),seeding(幼苗),plant(植物),flower(花),fruit(果实)” 等,要求学生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写成观察日记“Life of plant”。在试一试活动中,学生们还亲手操作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如利用“a white carnation ,a knife,some ink,a glass of clean water”材料做实验,观察“Do plants really drink water?”(植物真的喝水吗?)又如,练习册上有两种颜色相加后是什么颜色的题目,有的学生只凭猜测或是用彩色铅笔把两种颜色涂在一起,答案不一。我先是通过课堂师生亲自实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回家动手用水彩做实验,得出更多颜色混合的结果。在动手做实验中,学生们增长了自然科学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组织动脑写一写活动
春天是旅游的季节,在走出户外,欣赏祖国和家乡的自然美景,观察自然现象后,学生们发挥想象,用英语颂扬中国的自然美。如“Blue is the sea.Green is the grass.White are the clouds...”把四个季节编成小诗:“The spring is green.The summer is bright.The autumn is golden.The winter is white.”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课外所学的知识来写一写祖国和家乡的美景,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3.进行议一议、演一演活动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相互配合,完成了如“How long do animals live?”(动物们可活多久?) “How can we make our school clean?” (怎样使我们的校园洁净?) “Love animals,love yourself”“Make a new house”等英语小品。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环境知识、创新思维能力在实践中都得到了提高。
三、渗透艺术教育,激发创作灵感
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手段展开,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作用,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endprint
1.运用联想,培养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英语也要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联想。教学中,我有时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去完成未完成的故事,或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某种语言环境,让学生设计出与课文教授内容相关的语言知识。如在教学动物名词时,我通过让学生进行玩具展示,以“The toys we have”为主题,让学生们用各种句式描述自己喜欢的玩具,结合“funny,happy,clever,lovely,angry,brave,sleepy”等词语描述玩具,赋予了玩具生命的活力。
2.运用音乐,激发学生创造力
轻快激昂的节奏,婉转悠扬的旋律,引人入胜的音乐意境,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活动,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唤起心灵的振奋和灵感的迸发。在课堂上,我将问候语、小诗、课堂口令等编成富有韵律的歌曲,配上节奏明快的乐曲,让学生整节课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数字后,学生们诵读了“one, two,three”的数字歌;学习Whats this?句型时,学生们手执图片,唱起了Whats this的歌曲;学习职业名词时,学生们手拍手,将各种职业与动作形象地结合起来,在音乐的配合下,欢快地唱起They sing happily之歌。音乐的运用调整了学生的心态,提高了学生记忆单词和课文的速度,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运用美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美术是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生动直观的图片能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所学内容。在图片、照片等工具的帮助下,我侧重让学生动手,通过制作教具、编排英语版画、做画图解释单词或短语含义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介绍My family课文后,学生们制作了“Family tree”“My bedroom”等系列画图,配以精练的英文解释,让人一目了然。在表演小品对话时,学生们戴上自制的头饰,惟妙惟肖的表演给课堂增加了活力。
四、渗透德育教育,奠定创新人才思维基础
在教A birthday party时,我以问学生的生日“When is your birthday”为契机,引入对中国国庆节的认识“When is our countrys birthday”,通过简单了解历史,加深学生对国庆节的认识,并教唱Happy National Day的歌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国旗的情感。
在学习“购物”shopping时,我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请” “谢谢”“对不起”“ 没关系” “别客气” “乐意效劳”等语言,委婉客气请求或谦让的英语语言让人感动,如:“Excuse me.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Thank you all for coming...”文明礼貌的优良风气在课堂内外得到了延伸。
五、渗透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了家庭,丰富多彩的软件、网络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掌握一项技能也需要反复练习,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难保证大量的学习时间,技能的反复练习学生也很难做到。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在课外使用多媒体软件,如牛津英语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教材光盘、网络上的课文卡通、复读机等,学生开口就说英语,进行自我练习。通过提供纯正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地道的语言,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将自己的发音与多媒体材料的发音进行对比来矫正自己的发音,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
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其他学科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语境中发展思维、拓展视野。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摒弃纯语言教学的理念,尝试丰富多彩的多学科整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引导了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动手”,在“动手”中“探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愿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得到更多的拓展和创新,让素质教育步入更宽广的领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扎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