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猜想、验证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014-06-30 14:35唐晓宇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彩带小棒间隔

唐晓宇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要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科学探究数学的态度,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其中,数学猜想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受到小学数学老师的追崇,很多老师都喜欢把“猜想—验证”作为知识的探究过程。但并非所有数学课上的猜想都能称作数学猜想,也并非所有的猜想都值得去验证,所以“猜想—验证”在数学教学中绝不能滥用。下面笔者就以曾听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

我们先来看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

1.观察彩带,感知一一间隔

教师出示红蓝相间的一条长彩带(结尾看不见),引导学生观察,借助“彩带总是一个红格隔着一个蓝格排列” 的感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2.引发猜想

(1)学生猜一猜彩带的红格和蓝格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板书:猜想)

(2)学生提出“红格和蓝格的数量相等”“红格比蓝格多1个”“蓝格比红格多1个”“红格比蓝格多2个”的四种猜想,教师一一板书。

(3)教师指出这些只是同学们凭着自己的经验或感觉作出的猜想,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需要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3.验证

(1)教师提供研究素材:彩带的一小段、两端是夹子的夹子手帕图、两端是木桩的木桩网块图、两端分别是小兔和蘑菇的小兔蘑菇图、两端分别是盆花和仙人掌的盆花仙人掌图,学生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研究:看一看两种物体的排列、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想一想它们的数量关系。

(2)集体交流,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研究图片。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发现规律:“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这两种物体数量就相差1个;两端物体不同时,它们的数量相等。”同时指出,刚才“红格比蓝格多2个”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其余都是成立的。

4.操作明理

(1)让学生分别按要求用小棒和圆片摆一摆。(要求1:小棒和圆片一一间隔排成一行,且数量相差1个。要求2:小棒和圆片一一间隔排成一行,且数量相等。)

(2)结合小棒和圆片的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也就是两种物体一一对应着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最后多出一个;当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正好对完,所以数量相等”。

5.回顾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回顾整理找规律的过程:“……首先我们大胆地提出了猜想,然后通过具体例子进行验证、总结规律。很多数学规律都可以这样去研究。”

……

上述教学沿着“猜想—验证”的思路展开找规律的过程,表面上看似乎很流畅,但细细品味,笔者认为这样的“猜想—验证”是存在问题的:

首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数学猜想。猜想是在对研究的对象、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基础上,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合情推理。虽然有时它可以在灵感或直觉中闪现出来,但如果没有数学事实作根据,随心所欲地胡猜,得到的命题就不能称为数学猜想。上述课堂,在研究“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前,让学生先猜一猜,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条件。然而,仅由一条彩带引发关于红格和蓝格数量关系的猜测,学生缺乏知识经验和数学思考的支撑,就会盲目瞎猜,把所有的可能都猜出来,把这些猜测结果都作为数学猜想,并对其进行验证,也是不严谨、不妥当的。这里的猜想只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结果的猜测,如果把它作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

其次,要从学的角度理清找规律过程,从中发现物体排列规律到物体数量关系之间的逻辑关系。本课是首次引导学生探索日常生活现象中隐含的“一一间隔”排列规律,教材先通过呈现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观察若干个具体现象,体会它们的相同特点,初步感受间隔规律。同时借助9块手帕10个夹子、7个蘑菇8只兔子、12个篱笆13根木桩这三组数据,初步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相差1的规律。然后通过摆小棒和圆片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对小棒和圆片个数之间关系的讨论中进一步感知规律,并将这一规律与前面例题中的相关问题建立联系,感受有关规律的普遍意义,即建立数学模型。因此,教学时应当本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了解特殊关系到发现一般规律的轨迹充分地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操作等探索活动,逐步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是生搬硬套,凡遇猜测都去验证。否则,就是将“猜想—验证”泛化和庸俗化,是对教材和教学方法的一种误解,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

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可作如下改进:

1.观察归纳,认识一一间隔

由彩带认识“一一间隔”后,再通过改编的教材情景图以及教室内的现象例举,丰富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认识。

2.猜一猜,引发探究

学生猜测彩带上红格和蓝格个数之间的关系。(学生提出了3个猜测:红格多1个,蓝格多1个,数量相等。)

3.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同样的短彩带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端颜色相同,红格和蓝格的数量就相差1个;两端颜色不同,红格和蓝格数量就相等”。

(2)引导学生研究情景图上的例子,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这两种物体数量就相差1个;两端物体不同时,它们的数量相等”。

(3)归纳明理

用小棒和圆片分别代表两种物体按要求摆一摆,然后加强联系,归纳规律。最后,结合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规律的本质。发现规律后引导学生简单回顾研究过程及方法,并用规律解答彩带问题,照应先前猜测。

……

改进后的教学仍然有学生的猜一猜,但因为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基础,所以这里的猜是有思考的。猜一猜后以三个层次展开探究:选取小段彩带研究,初步感知规律;研究情景图上的例子,进一步发现规律;按要求摆小棒和圆片总结归纳、理性分析和认识规律。整个过程没有贴上猜想—验证的标签,而是按照“猜猜结果、展开研究”的顺序逐步发现规律,对于本课而言,这样的找规律才是真实而合乎逻辑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彩带小棒间隔
眼花缭乱彩带舞
需要多长的彩带
间隔问题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让句子变成彩带
间隔之谜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上楼梯的学问
头夹球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