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伟
摘 要: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应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的功能和水平。但是,目前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变方式却面临着农业资本存量和质量不足的双重约束。因此,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必须从农村人口基数大、素质低的实现情况出发,多渠道地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现代化农民,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人力资本;教育;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0-0247-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过程。要想提高农业现代化,除了国家大力扶持农业政策、制度以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本文以一种新的市场经济理念来关注和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本的必要性问题,使人力资本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
一、人力资本对现代化农业影响的国际背景
在经济学理论界,美国农业问题专家西奥多·W.舒尔茨最早将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现代生产要素提出来。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通过对丹麦、荷兰、日本等欧亚国家农业发展特征的深入分析,认为“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现代化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他将传统农业定义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 在整个传统农业部门,技术状态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偏好和动机状态在多年前就达到了特殊的长期均衡状态,农业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这种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包括特定的技术、特定的物质投入和顺利地使用这种投入所需要的技艺和其他能力,这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这里,人力资本作为现代农业增长的源动力被舒尔茨明确地提出来了。
二、制约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1.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缺乏,职业技术含量不高。人力资本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格化,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从中国分职业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看。农林牧渔业劳动者在所有职业中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最低,平均为5.1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最高,平均为11.2年。这就为农业的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了相当困难的局面,形成了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力资本严重短缺的不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制约了农业的转化升级,限制了农村的快速发展。
2.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率低。目前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0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如此薄弱的科技服务。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闫伟说:“目前中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非常有限,科技研究与成果转化是两张皮。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农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到不了科研院所,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又应用不到实际中去。”他建议,国家把更多的资金、政策应用到农技推广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3.农业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不合理。不少农民由于没有太多的文化,思想观念陈旧,农业科技知识欠缺,仍采用几十年不变的种植模式,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观念落后,不能很好地把握机遇、不能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地理资源,致使白白浪费了商机。现代化农村要依靠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策略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保证,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加快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1.加大對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同时,树立社会主义农村新型文化,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奠定思想基础。这就要求政府要注重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改变他们把自己优秀的子女送离农村求发展的观点;改变他们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等守成意识,增强其创新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不是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改变他们将资金大部分投资在子女教育上,忽视自身的职业与技能培训的行为。近二年农民教育问题受到了重视,对农民教育的投资经费有所增加。我们要改变过去偏向城市的教育投资体制,转为农村与城市齐头并进的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把农村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鉴于中国财力有限,教育投资不可能在短期内增加。为此,有必要积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联合办学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尤其要鼓励和引导私人资本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其关键在于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收益。
2.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医疗事业的财力投入,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1)继续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教育投资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收益具有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双重性,基础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大于个人收益率。因此要大力贯彻和实施义务教育法,加强与此相配套的其他法律、制度建设,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应把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作为考核农村各级地方政府行政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还应推行综合性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课程体系,从全国统一教材转到按地方特点使用教材,从面向少数人的淘汰制升学教育转为面向大多数人的素质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增长多种知识与技能,以更加符合农村发展的需要。(2)在农村医疗方面,主要是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并加紧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站等,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与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民能有健康的身体素质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3.进行制度创新,引导农村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在农村中广泛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引入利益导向和政策导向机制,引导农民合理、科学地安排家庭生活和消费,克服那种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有计划并有社会责任心地生育、养育、培育子女,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同时大力普及优生优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使绝大多数农民由落后变先进,由贫困变富裕,由自发变自觉,使整个农村经济由无序变有序,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142.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 高建勋.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6).
[4] 殷红霞.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3).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