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绿色教育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教育之范围,而更多的赋予了一种富有人性化的抽象意义。在此基础上,学校管理模式与管理思维也必将随之发生改变。何为“绿色管理”呢?“绿色管理”的绿色象征着文明、民主、科学、公平、关心、尊重、包容,象征着平和、和谐、可持续发展。笔者从当前学校绿色管理的研究现状入手,积极探求绿色管理的定义、理据性和实施要领。
【关键词】绿色管理;学校;教师
一、学校绿色管理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八大公害”发生后,“绿色思想”开始萌芽,人们开始更加环保地生产、管理。随后,绿色思想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管理理念也带来了零星的冲击。20世纪末期“绿色思想”开始向教育文化领域渗透,“绿色文化”“绿色教育”等理念开始在教育领域盛行。当前实施“绿色教育”的学校比较多,而将“绿色思想”用于教育管理还仅仅是近几年的事,真正用于教育实践的学校更是为数不多。因此,将绿色管理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教育管理来讲还算是新鲜事物。
二、“向光性”对学校绿色管理启示
植物对阳光产生反应,主要是因为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种反应被定义为向光性,这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所有植物都努力寻求阳光,它们可能通过攀缘大的树木得到阳关或是沿着地表生长到开阔地带,以得到充足的阳光。阳光越充足,植物生长得越好。如果我们把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教职工或者是学生假设为一株株植物,他们是否也有这种向光性呢?答案为“是的。”这种向光性在管理上把它理解为减少管理的层级,让尽可能多的“植物”接收“阳光”的照射而更好地成长。
三、学校绿色管理的定义
“绿色”是常见的一种颜色,是一种比刚长的嫩草的颜色深些的颜色,她象征勃勃生机,寓意着和谐。基于植物向光性的理解,笔者认为学校绿色管理是一种意在减少学校管理层级、缩短管理渠道,增强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模式。学校绿色管理可以有效地克服层级管理中层层传递信息造成的时间缓慢和信息傳递过程中的失真、扭曲;避免“隔山打牛”而导致鞭长莫及的尴尬境;有助于实现管理层与执行层面对面,及时发现、研究并有效解决问题。
四、学校绿色管理的实施要领
1.注重可持续发展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保持学校勃勃生机和绵延不息的生命之根本。当前,“功利化教育”是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无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牺牲学校发展甚至学生发展为基础,取得一些短期的成绩。正如我国集训出的一些奥运冠军,他们取得奥运冠军退役后,由于其他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导致工作生活非常困难,有的为了生活沦落到卖金牌甚至落魄到乞讨的程度,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此,要动员广大教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按绿色理念指导各自工作,抛弃目光短浅的教育功利化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管理理念。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绿色管理者把教师看成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把教师的成长看成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师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整个学校教育才有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可能。其次还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体现。绿色教育理念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发展,从而实现最佳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不仅要在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体现“绿”的观念和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播撒“绿色的种子”,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才有意义。
2.民主和谐管理
和谐是绿色管理的另一重要理念,即内外环境的和谐。民主和谐主要指内环境中的人际和谐。学校管理重在诚信,经营学校就是经营民心。在学校这个生态环境中,面对的是一个比较看重民主和自由的知识分子团队,管理上的尊重与民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人,一方面是学校的管理对象,从另一角度讲也是管理学校的主体,他们有权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为此,绿色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充分体现教师的监督、参谋作用,弘扬政务公开,推行民主评议,真正展示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先行的治校方针,建立民主管理体制,调动积极因素,使学校教师逐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追求内涵丰富的校园绿色文化
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把学校建成绿色校园、洁净校园也是绿色管理对校园内环境的需求。绿色管理的本质就是以尊重人的生命个性为核心,以展现人的生命活力为主旋律。绿色管理模式下绿色校园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个性、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文化。在这种理念下的绿色校园应该体现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优美的物质环境、以人为本的规则系统、共生共荣的学校利益与师生个性需求的和谐统一等。
总之,绿色校园文化是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体现“生本”特色的育人文化。
参考文献:
[1]魏锦秀,李岫.绿色人力管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J].甘肃科技纵横,2006(02)
[2]黄建辉.浅析学校绿色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