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 于松杨
摘要:
目的: 对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70名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2.5mg地佐辛的静脉注射,5min后,对患者实施1.5mg/kg左右的丙泊酚的静脉注射,对0.5mg/kg丙泊酚进行分次追加;对对照组患者只用丙泊酚。对两组患者用药前、检查前后的平均心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吸度等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与血压比较低,但是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患者要高,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VAS评分与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差异性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具有非常好的麻醉效果,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稳定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而且具有比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丙泊酚;地佐辛;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257-01
臨床中,无痛胃镜术麻醉需要老年患者具有比较高的呼吸循环稳定性[1]。选取35名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对其实施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取得比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名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35名男性,35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9.5±4.6)岁,平均体重为(53.6±4.9)kg,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透、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等检查,为出现明显异常。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做好常规性的静脉麻醉准备,对患者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HR(心率)、BR(血压)进行动态监测,3L/min的鼻导管吸氧。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2.5mg地佐辛的静脉注射,5min后,对患者实施1.5mg/kg左右的丙泊酚的静脉注射,对0.5mg/kg丙泊酚进行分次追加,等到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时,检查患者各项机能[2]。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丙泊酚麻醉。
检查时若患者出现四肢躁动的情况,需要对丙泊酚的适量追加,如果患者HR在60次/min以下,需要为患者静脉注射0.5mg阿托品;如果患者收缩压比手术前80mmHg低,需要对其静脉注射7.5mg左右的麻黄素[3]。
1.3 具体观察指标:
连续监测患者心电图,对患者用药前、检查前后的平均心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吸度等进行观察与记录,同时对患者清醒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恶心程度等进行记录。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评价,10分表示出现呕吐现象,0分表示患者不恶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X±s)表示计量数据,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与血压比较低,但是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患者要高,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VAS评分与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差异性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3 讨论
老年患者近些年实施无痛胃镜术逐渐普遍,因为老年人心肺等功能逐渐下降,使其忍耐镇痛与麻醉药物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丙泊酚为临床麻醉首选药物,具有较强的麻醉效能,而且起效快,患者比较容易苏醒,然而,对单独使用丙泊酚的镇痛作用比较弱,而且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会增强老年患者呼吸及循环抑制作用。而地佐辛属于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物,具有非常有效的镇痛作用,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使用[4],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麻醉,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与血压比较低,但是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患者要高,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VAS评分与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差异性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具有非常好的麻醉效果,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稳定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而且具有比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志军,尤新民,季惠,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8):152-153.
[2] 陈淼岚,周瑞仁,唐小曼,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电子胃镜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185-186.
[3] 吴烨华.无痛胃镜麻醉用药剂量及方法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08):123-124.
[4] 魏智民,高峰,杨雪,等.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