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心肌梗塞患者雄激素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14-06-30 18:18梁丕梁伟健黄宁生张绍深邓凯元
药物与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梁丕 梁伟健 黄宁生 张绍深 邓凯元

摘要:

目的:探索男性心肌梗塞患者(AMI)雄激素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78例男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分级(扣除冠心病这一因素),分为高危组(包括极高危、高危患者)与中危组(包括中危、低危患者),患者入组后检测血清睾酮水平(T),根据其检测结果分为两类:高水平组(血清睾酮≥14.0nmol/L)和低水平组(血清睾酮<14.0nmol/L)。结合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级,患者共分为四组:高危高水平亚组(H1组,n=24),高危低水平亚组(H2组,n=101),中危高水平亚组(L1组,n=57),中危低水平亚组(L2组,n=96),所有患者随访一年,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清睾酮水平,记录随访期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比较各组间的血清睾酮水平以及CV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清睾酮水平<14.0nmol/L的患者占总患者人数比例为70.86%。入组时四个亚组的血清睾酮水平从低到高排列为H2(9.7±3.7nmol/L)H1(8.3%)>L2(7.2%)>L1(5.3%),H2组与L1组差异显著,有P<0.01,而 H1组和L1组也存在差异,有P<0.05,H1组与L2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男性AMI患者中,血清T水平降低的患者比例较高,血清睾酮水平与CV事件呈一定负相关,而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检测和参考男性AMI或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水平,可对预测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男性;急性心肌梗塞;血清睾酮;预后;CV事件;心血管危险分组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111-02

近年来,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不断增加,我国有学者报道过其发病率为48.8/100000(济钢地区,2006),病死率为16.0%[1],患者的预后通常不良,后遗症明显。因此,AMI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增加家庭负担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有国外学者报道,CHD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比健康人低,且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如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等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显示血清T水平可能对CHD起着重要作用[2]。目前关于T水平与CHD患者,特别是AMI患者,预后的内容报道较少,为探索T水平与AMI患者的预后关系,设立本课题,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男性AMI患者278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7±11.2岁,根据就诊时患者的心血管危险评估分级,为分高危(包括极高危)与中危(包括低危),入组同时检测患者T水平,根据其结果,因成年男性血清T水平的正常值为14.0-25.4nmol/L,故本研究组以14.0nmol/L为分界点,分为高水平(T≥14.0nmol/L)与低水平(T<14.0nmol/L),结合以上心血管危险评估分级,则有四个分组,高危高水平亚组(H1组,n=54),高危低水平亚组(H2组,n=71),中危高水平亚组(L1组,n=67),中危低水平亚组(L2组,n=86)。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T水平如下表:

表一 患者一般资料表

由表三可知,在占总人数比例方面,H2组与L2组无差异,有P>0.05;H2组与H1组、L1组均存在差异,有P<0.05;L2组与H1组、L1组也均存在差异,有P<0.05。T水平较低的H2组和L2组,两组总人数占患者总数的比例为70.86%。

1.2 入组与排除标准:入组标准:1、AMI患者,2、男性,3、无AMI病史。排除標准:传染性疾病、年龄大于75岁、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III或IV级患者(NYHA分级)、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按上述分组,入院后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完善相关检测(血常规、血脂、血压、血糖、心脏彩超等)。在患者随诊为AMI之后,则给予氯吡格雷,阿斯匹林、他汀类,进一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意愿选择保守治疗、溶栓、介入(送上级医院);继续在我院治疗患者,再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药物对应治疗。入组后首次检测血清T水平,然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清T水平的检测: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2小时内分离血清,-80℃冰箱保存,待测血清睾酮一项。采用本院检验科常规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盒由XXXXXX公司提供。随访期为一年,如果患者在随访期出现CV事件,则在出现事件时检测一次T水平。CV事件包括:再发AMI、由心律失常引起的住院、缺血性脑卒中、由心力衰竭引起的住院、心血管死亡。T水平的检验:本院检验用的是睾酮免疫药盒,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根据常规操作进行检测。

1.4心血管危险评估分级方法: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心血管危险分级,入组本研究的患者均为高危患者,难以再分组,所以在《指南》分级的基础上,本研究中将所有患者冠心病这一危险除去不计(因为所有患者都患此病),只计算其他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有: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肥胖(BMI≥28kg/m2)、低HDL-C(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表: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的显著性。

2 结果

随访期结束后,各种患者随访期CV事件数据如下表:

3 讨论

睾酮是男性体内主要的雄激素,同时雄激素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生殖系统、肝脏、外周血细胞、心血管系统(心房、心室肌纤维动脉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睾酮在人体内起着广泛而复杂的作用,如果其水平低下,

则可能会出现腹部脂肪沉积[4]、血脂中LDL-C升高,增加心血管危险风险[5]。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道血清T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的内容较多,大多数报道提示血清T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呈负相关[6-9],同时也有报道认为血清T水平与冠心病发生无相关[10-11],目前血清T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

本院处于基层,检测设备有限,所以本组研究仅检测雄激素中的血清T水平,而本组研究中,在入组时的分组中,四组之间就已经出现差异化和趋势化。总人数为278人,而血清T水平低下的患者(H2组和L2组)为197人,占总人数比例70.86%,已经提示在AMI患者中血清T水平降低是趋势。而且,无论是在高危患者中还是在中危患者中,血清T水平低的比例都比较大,其中在高危患者中,血清T水平较低的H2组占高危患者(H1+H2)的比例达80.8%。(解释一下T水平为什么升高或者降低?)

本组研究中,四组患者的血清T水平从低到高排列是H2H1>L2>L1,呈一定相关性。对于结果中H1组CV事件发生率高于L2组,原因可能是:1、H1组患者是高危人群,发生CV事件的危险本来就高,虽然L2组血清T水平低于H1组,但血清T水平只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一个,所以H1组CV事件发生率高于L2组也符合“血清T水平是心血管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这一说法。2、本组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期较短(仅1年),数據不足以得出有力、准确的结论。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对于男性AMI患者或冠心病患者,如出现血清T水平降低,可尝试使用相应药物或食物增加其血清T水平,这可能对患者预后有一定帮助,不过有无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之前提及过众多学者报道血清T水平与冠心病有一定相关性,AMI是由冠心病发展而来,因此,血清T水平对预后的指导意义可能也适用于男性冠心病患者。

综上所述,在男性AMI患者中,血清T水平降低的比例较高,血清T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检测和参考男性AMI或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水平,可对预测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长珏.济南地区急性心肌梗塞流行病学调查[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5):498-500.

[2] Dunajska K, Milewicz A, Szymezak J,et al. Evaluation of sex hormone levels and some metabolic factors in men with coronary atheroselerosis [J].Aging Male,2004,7(3):197-204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5):390-419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相关因素思索
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疗效评价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及整体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