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去,还是苦下去等

2014-06-30 17:45
综艺报 2014年5期

2014年春节前后的半个来月,我发现我在自家的电视前提前遭遇了男性更年期:我找不到任何一部令我满意的剧集看。后来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情,勉强去看了谍战神剧《与狼共舞》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竟然还看进去了——不是我爱看它们,而是别的剧比它们还难看!

当然,进入正月下旬以后,情况有所缓解。《乡村爱情圆舞曲》(《乡爱7》)、《大丈夫》登场了。赵本山、于月仙、王小利、王志文、李小冉、韩童生、江珊纷纷登场了。明星们带来了一丝视觉上的安慰。但随着剧情的推荐,洒狗血的人物关系编排又让人痛感“神”是无处不在的。前面那部戏一上来先前6部的主演死掉了,接着基本没了爱情,全是叽歪;后面那部有了老夫少妻,那就一定要安排一对姐弟忘年恋。而且还是继女的男朋友与后妈的姐姐!人物伦理关系比较开放和混乱、也过于紧密。让我一边看一边感慨:老杀熟多没意思,难道编、导们就不能给村里再多安排一两个新人?

2014年,我们是不是开始进入到一个大家比着赛2的时代?如果从剧集的角度上讲,很可能。遥想一年前,虽然也不能算惊喜纷呈,但毕竟有吴秀波和一部经典的《赵氏孤儿案》在那里撑着呢。今年有什么?王志文老了,傅程鹏携两“狼”之势强行上位,难不成只是为了在《飘帅》里展示,他也可以像演技不如他的沙溢那样梳背头……而几乎所有的“热播剧”都陷入了剧情单调的魔沼,内地编剧的想象力,好像在之前的这十来年已经被彻底透支光了。这样的话题,只要你在晚饭后打开电视机,便不由你不想。为了钱,难道导演们真就铁心这么“2”下去?向着低智持续谄媚下去?

聊以解愁的是,有那么几天,柏林电影节分散了我对热播剧集的不满。刁亦男自打参展,我就预感其可能会有惊喜,因为他的上一部作品《夜车》令人太耳目一新了,堪称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华语电影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这次的《白日焰火》持续上一部美学和题材领域,只不过规模更大了一些,应该对导演能力会有更充分地展示。果不其然,最后拿奖了,而且居然是大惊喜。

内地文艺片领域,本来已经被院线排档期的事,算是彻底玩死了。如今活跃在银幕和人们话题中的,多数不过是打着文艺片旗号行票房片之实的那些作品,比如爱戴着“金镣子”拍照的宁浩等人。如今刁亦男喷薄而出,虽然未必能救整个片种于水火,但重现当年王全安、贾樟柯获奖后,对华语文艺片残喘的延续,想来还是可以做到。

人文电影历来因为“钱景”差,新一代观众的观影智慧日益走低,呈现出苦捱的征兆。像前些年,几乎已经到了王小帅等极少数名导硬撑的地步,出道十几年、编剧出身的刁亦男也是这个群体之一。所以说,他的获奖甚至都未必能扩大苦撑着的文艺片导演的数量。但艺术这个事,有时还真不在量,而在于艺术家想象力所绽放出的华彩。从个人的观赏角度,我觉得刁亦男的影像风格,比之前获大奖的同代导演、乃至更早的第五代,都更加靠近世界电影在当下的美学水准。为这个苦捱苦撑,实在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其实不止是电影,当代的人文工作者与艺术家,可供大家用来选择的人生之路,确实已不多了。要么为金钱扭曲,要么为价值挣扎。渣导、渣编,还是型导、型编,岁月说了算。

新鲜血液

面对电视观众不断减少的事实,电视台正尝试制作更多有创意、新奇的内容,而且是能够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关联的内容。为了达此目标,英国电视台采用的方法是:放宽视野寻找人才和内容提供商,尤其是雇用年轻人。

一直在创新前沿的英国天空电视(Sky TV),最近发起了一项有史以来最大型的人才选拔活动。其将在接下来的7年内,通过与学校合作的一个特殊项目以及将成立的“技能学院”,直接与100万年轻人互动。这是以前任何英国媒体机构都没有做过的。

而在此活动之前,国际电视出版行业公司Baucr Mcdia与电讯运营商02联合举办了一个帮助年轻人就业的项目,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得到几乎所有英国媒体机构的支持。英国数字商业领域对年轻人的依赖,不仅仅因为他们是观众和用户,更因为他们是未来的员工和创新者。年轻人才是真正以“数字”为“母语”的,而老一代无论在文化上还是情感上都习惯“模拟”。

英国传统电视台,如BBC和Channel 4也都在想方设法吸引年轻人,以及那些在节目内容上没有被充分体现的社会群体。尤其是BBC已经认识到,在多屏时代,虽然收视率仍然很重要,但多屏受众对内容的喜爱程度和向他人推荐的力度,更为重要。那些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其内容都是与观众的生活和兴趣紧密联系的。所以,制作这样的节目内容,工作人员或节目供应商都需要对观众有深刻的研究和了解。

BBc意识到,历史上他们大多数的雇员都来自狭窄的社会阶层——譬如,毕业于精英大学的白人中产阶级。这样的传统将会限制BBc生产的节目内容和模式。有鉴于此,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BBc就设立了专门为年轻观众研发节目内容和模式的部门,并在BBc通常的招聘渠道之外吸引人才。

后来,其他的项目,包括2008年的青年频道BBC3 “鲜”时段(经常播出新的年轻导演拍摄的具有争议的电影),都为BBc带来了大批人才。2011年,BBc娱乐启动“未来模式”项目,吸引电视产业以外的人才加入BBC娱乐。在招聘的人员中,有保健护工和教师。根据该项目,BBCl制作了一个娱乐节目的样片。

近几年,英国国属电视台——BBc和Channel 4一起办了个在线培训项目,目标就是吸引那些通常不可能有机会进入电视领域的人们。如后者的招聘、培训网站——‘4Talent。

甚至,最近Hollywood studio和Warner Brothers公司也为英国年轻人建立了一个培训计划,让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在英国的电影、电视、游戏和剧院里工作。

第4频道还在Youtube上推出了“Mashed”计划,希望那些在Youtube获得经验的新导演和制片人,將来会为第4频道带来新鲜血液。

更具创意的吸引和发现人才的方式,来自新闻集团拥有的ShineGroup公司。2012年,该公司成立了一个特殊的节目制作公司叫“TheHatch”(孵化),培训对象包括那些由于社会背景可能不易进入媒体的年轻人。该公司的一个主要培训人,他自己在14岁时就曾被学校赶出了校门,但如今,他却在为美国的电视台撰写剧本。

颠覆自我

很多业内同仁皆在说:新媒体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空间,已经不准备给我们活路了。

其实,人家新媒体对新媒体自身的打压更加“心狠手辣”;新媒体的“体内竞争”,不是渐进,不是改良,有时是一种自我颠覆!

日前马化腾在演讲时说,腾讯从诺基亚、黑莓这些曾经千亿美元市值公司的沦落中悟出,巨型企业要时时有危机感,腾讯因此成立了能够打败现有产品的团队,微信即是腾讯内部团队竞争的结果。腾讯会让公司内部不同工作团队研发可能颠覆自己的新产品,让它们互相竞争,赢家胜出。

从马化腾这段简短介绍中,可以看出腾讯公司管理者的高人一筹,可以想象到公司内部团队的“钩心斗角”,外部竞争态势的“硝烟弥漫”。相比之下,一直自认为受到新媒体央攻、打压的传统媒体,他们又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呢?

全国排名靠前的一家广电集团老总,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很有感触地说,传统媒体已经成为计划经济最后一块壁垒,脱离实际、远离受众,

“你们做的一些节目,如果我不是坐在这个位子上,我也不会看!你们把下一代都推向了新媒体!”

有专家分析说,传统媒体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只是眼界窄、观念老、管理粗,而是不清楚用户是谁,不能准确了解他们的收入、性别,职业,爱好,上网轨迹,消费轨迹……以我井底之见,体制缺陷是最要命的问题,因为体制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体质”,培育了不同的心态。新媒体从诞生之初就打上了市场的烙印,所以,他们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表现得游刃有余。

好多电视人现在其实都在忙着给视频网站白白地打工,看看网上那些点击率高的视频,大多来自传统的电视频道。一些网络掐去了视频之中的广告片段,贴上了自己的片前广告,且视频随点击率的变化不断调整时长。面对新媒体的挤压、抢道,传统媒体厘清自己的角色定位了吗?做好改写、融合的应对吗?是不是只有坐等被淘汰、被吞并的未来?

有报道说,柯达破产缘于其对传统胶片行业的难以割合和对数码技术的引而不发;诺基亚的拆卖缘于其对智能手机狂潮的抵触和对塞班操作系统的迷恋……而俞敏洪的理解是:新势力与原来的团队基因相抵抗,当整个团队熟悉原有运作系统,并且可以靠原来那一套拿着很多钱过得很舒服时,你让他们改变非常难。英雄所见略同,马化腾那个演讲的主题是:腾讯如果没有微信,可能是一场灾难。

话题回到传统媒体上,如果没有新媒体的求变思维,如果没有新媒体那样的发展机制,我们也终将面临一场灾难。业界许多同行最好的结局,或许便是沉浸在“温水”里“青蛙”那样:舒服死了。

大数据并非黄大仙

最近读了本很有意思的书《点球成金》

(Moneyball:The Art ofWinning an Unfair Game),该书主角是美国奥克兰运动家队及其管理团队。奥克兰运动家队是北美职业棒球大联盟最穷的球队之一,然而在各家都挥金如土的现代棒球界,依靠“大数据”分析体系运作的该队却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成绩,甚至在2002年队中三大巨星皆被挖走后仍取得了103胜的联盟最好成绩,并以惊人的20连胜刷新了美国职棒一百多年来的最长连胜纪录。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改编自该书的同名电影,但如果你对片中励志以外的那些内容,尤其是美国体育数据分析行业的发展史更感兴趣的话,那么这本原著绝对值得一读。时至今日,体育数据分析已是现代体育业里一门真正的生意。能够适用于体育的应该也能适用于文化产业。国外这方面的经验或对当下正迷恋“大数据”的中国传媒娱乐业具有参照意义。

“大数据”堪称近两年内地文化产业的热门词汇,不过笔者对此的态度却有点复杂。一方面,正如李约瑟所说,资本主义的核心正是通过数据管理一切。先进的科学化管理模式无疑能提高效率,然而另一方面,并不是什么數据都是“大数据”,后者运作逻辑的成立是有其前提的。

首先,真正的“大数据”需要大量真实数据的积累,这是体系化的基础。不止是结果数据,过程数据也极为重要。以美职棒为例,目前该领域的专业数据采集极其精确。例如有的公司将投手的投球区、挥棒打击区乃至整个棒球场都分成了若干小块,这样就能精确记录下一场比赛的全过程。

此外,在原始数据基础上,还得有科学、有效的分析工具体系。对客户来说,唯一有价值的是“会言语”的数据,而这不仅需要数据分析能力,还需要对相关产业的深入理解。仍以美职棒为例,棒球数据派的奠基人比利,詹姆斯(Bill James)曾在大量的数据分析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赢球公式:“制造得分=(击打+保送)×垒打/(打数+保送)”。十多年来,美职棒数据分析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沿着这个公式的方向不断修正而发展的。

相比之下,国内的“大数据”显然仍欠火候。一方面,原始数据的积累明显不够,很多公司依赖的还是公开的票房、收视率等“二手数据”,缺少自己有针对性的数据积累。更重要的是工具体系的缺乏。笔者听很多业内人士聊过他们的“大数据”,更多还是强调其预测的准确率如何如何高,而对具体的分析工具和原理却言之甚少,自然难以让人信服。

“大数据”体系涵盖各种变量,甚至包括运气,其在预测方面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本空间的大小。仍以奥克兰队为例,该队近十年来差不多年年都是球员、教练人来人往,但战绩始终比较稳定。不过,该队即便是在最成功的时候也未能染指冠军。撇开具体技战术的原因不谈,其根源就在于样本量——常规赛每季有100多场,但决定冠军的季后赛只有几场,因此发生偶然性和意外的几率自然大了很多。实际上对于任何“大数据”而言,最重要的价值还是从对过往的分析中吸取经验和减少风险,而非对未来的精确预测。要知道如果把“大数据”当成了黄大仙,科学也就与迷信无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