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十二年》描绘苦难的画笔

2014-06-30 09:01若然
综艺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奴隶画笔

若然

尽管充满奇幻色彩的复仇电影《被解放的姜戈》去年抢尽风头,但整体看,真正表现奴隶制的电影很少,佳作更少。仅凭这一点,《为奴十二年》就已经站得够高。导演史蒂夫麦昆因地详尽展现了美国南部蓄奴制的各种可怕细节,表演团队的整体表现也十分出色。切瓦特埃加福特扮演男主角所罗门诺瑟普,一个来自纽约的自由黑人,于1841年被绑架,卖到南方做奴隶,直到有一天奇迹般地获救。尽管有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令人不安,但由此引发了大量媒体报道,引发了黑人民众的密切关注,在政治、教育领域都激发了许多讨论,并吸引了不少偏爱严肃正剧的电影观众。福克斯探照灯已经赢了。

英国导演麦昆因的前两部作品,《饥饿》和《羞耻》,影响力仍局限于艺术电影领域。这一次,他拿起了更为宽大的画笔,在广阔得多的帆布上作画,并且找到了一个能够定义美国后内战时期社会结构的恰当主题。影片将暴行、邪恶以及人类的苦难这些为人熟知的话题展现得极为真实,但这一切都并未远离诺瑟普的直接经历。从这场磨难的最开始,他就决定,“我不想只是活下来,我要生活下去。”

对于他而言,这意味着回到纽约的萨拉托加,和他的妻儿过富裕的小康生活,直到被两位所谓“娱乐界人士”诱导,一起去首都华盛顿赚快钱。他被他们灌醉,一觉醒来,已被锁链缚住,很快被送上到去路易斯安那州的船上。在那里,一个奴隶贩子会把他的名字改成普莱特汉密尔顿,然后把他卖给种植园主。

这其中任何一件事都足够骇人听闻,但在联邦政府禁止继续进口奴隶之后的那些年,这种现象并不鲜见。在奴隶制时期发生的故事中,最令人揪心的事情之一莫过于父母被迫离开子女。

普莱特被塑造成一位心怀希望的受害者。而影片中的白人往好了说是奸商,往坏了说则是彻头彻尾的恶棍,和从那时流传下来的书籍、电影里描述的漫画式形象没什么差别。当然,也有小小的闪光之处,比如在海湾深处,一群奴隶遭遇印第安人时的惊人场景,又或是相对开明的福特在家人和奴隶面前朗读圣经的场面。

但直到剧情发展到一小时左右,事件才开始深入,也变得更加有趣。法斯宾德扮演的爱普斯(历史上确有其人,在晚年还读过诺瑟普的书,并表示他所写的事情基本属实)起初就像是个大混蛋,一个爱用鞭刑的醉汉,并且与女奴有染。然而,法斯宾德挖掘出了人物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把他塑造得更加丰富立体。他成了一个狡黠的人性观察者。

许多场景,包括对普莱特的私刑、其他人的绞刑、可怕的鞭刑及其它惩罚手段,都会引发不适感。日复一日的苦工,艰辛的种植园生活,奴隶们被肆意赶来赶去,这些痛苦比比皆是。而这样的生活对于任何奴隶都是无可改变的。影片所描述的故事,勉强算有个美好光明的结局,但真正能有这种机会的奴隶实际上非常罕見。

猜你喜欢
奴隶画笔
船难揭示奴隶贸易真相
蚂蚁奴隶的反抗
不做手机的“奴隶”
小画笔 大世界
My First Sea Journey
小画笔
小画笔
小画笔
手机奴隶
神奇的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