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红 李作龙
摘要: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筑结构”作为一门技术类的课程,对建筑学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建筑结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重视,“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专业课之间衔接不紧密。从根本上改变建筑学教育理念中重艺术、轻技术,重形象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现状,是“建筑结构”课程走出尴尬境地的关键。通过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找到一种艺术与技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齐头并进的建筑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建筑学;教育;建筑结构;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张金红(1974-),女,吉林双阳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李作龙(1969-),男,山东广饶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山东 青岛 26658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B2012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87-03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涉及到艺术和技术两个基本的学科领域,它还广泛涉及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建筑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在与建筑有关的纷繁复杂的因素中,找出影响建筑建造的主导因素。我国目前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来讲,主要起源于欧美现代主义建筑教育。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建筑文化曾经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并影响深远的中国,建筑学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却没有完整地传承下来,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都是非常特殊的。中国建筑学是在教育的先驱梁思成、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冯纪忠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建筑学教育回国,才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现代中国教育的历史中。上述中国建筑学教育的先驱几乎无一例外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的建筑学教育,尽管由于地域及个人的差异而出现不同大学之间的理念区分,但是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基本上全面吸收了欧美建筑学理念,[1]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这种特殊的建筑学教育背景,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与中国本土的建筑发展脉络存在着很大的断层,虽然在目前的建筑学教育中诸如中国建筑史、中国传统建筑、传统聚落等的研究也会以相当重要的分量出现,但是中国建筑学教育大的体系却一直沿着西方建筑学教育的发展脉络而前行。而中国的建筑市场以及高等建筑学教育发展过于迅速,使得中国现代建筑学教育也没能系统地跟上西方建筑学教育的步伐,最终导致中国建筑学教育大多停留在西方建筑学教育对建筑形式和设计方法的层面上。目前中国建筑学教育的现状是过于追求形式,而对于像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其在建造过程中的逻辑和可能性等,成了当下整个建筑学教育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教学方法的探讨,尝试找到一种艺术与技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齐头并进的建筑学教学方法。
一、“建筑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的内容与建筑设计相脱节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中对“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了解结构体系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掌握结构体系与建筑形式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在设计过程中与结构专业进行合作的内容;掌握常用结构体系在各种作用力影响下的受力状况及主要结构构造要求;有能力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合理的结构选型,有能力对常用结构构件的尺寸进行估算,以满足方案设计的要求。[2]
这些要求都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结构知识。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知识的传授与建筑设计和实践严重脱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讲授“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师很少具有建筑学专业背景,无法将结构课程与建筑设计及建筑物实体结合起来,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建筑结构”的需求和兴趣点也把握不够准确,建筑结构课程就显得僵化、呆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得教师自身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认识也多被定位为辅助的、配套的、边缘的地位,所以对于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的教学和研究也缺乏动力。
2.“学”的过程中,学生“重艺术、轻技术”的观念根深蒂固
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建筑学教育,带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学生在学校里主要进行方案能力的培养,空间、构图、立面、色彩几乎是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全部内容。一个形式丰富的方案,一手漂亮的徒手画,一张完美的表现图,就是建筑学优秀毕业生的标签,顺理成章,形式成了建筑学教育的重头戏,重艺术、轻技术的观念在建筑学教育中可谓根深蒂固。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建筑结构”课程对于建筑学专业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只要自己设计出有文化、有思想的建筑方案,自然就会有学结构的专业人员主动配合实现了。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但凡能成为优秀建筑师的人,对结构的知识往往都是非常丰富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正是因为有着丰富的建筑结构知识,才在约翰逊制腊公司行政楼中创造出无梁樓盖的奇特景观,而同样是他设计的东京帝国饭店在经历大地震之后却依旧岿然不动。学生们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艺术高”的指导思想下学习建筑学,其结果导致学生刻意追求超凡脱俗的艺术才思的同时,却丧失了严谨求实的技术头脑。[3]
二、“建筑结构”教学方法的改革从“教”和“学”两个方向同时开展
1.引入建筑学专业背景的建筑结构教师,增加形象思维的内容
具有建筑学专业背景的建筑结构教师对于“建筑结构”的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他们在掌握建筑结构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熟悉建筑设计与结构相关的知识点,以及能够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课堂实践。
在“建筑结构”教学中,尽量引入形象思维和建筑艺术实体,例如在框架结构的讲授当中,引入中国古代木构的原理和形象。中国古代木构的代表构件斗拱,从受力原理上来讲,与框架结构基本相同。从斗拱的构建和逻辑来讲述框架结构的悬挑原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图1所示。由于建筑学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以及斗拱本身就具有非常鲜明的印象,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引入该形象,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其次,从木构及斗拱的受力与框架结构的受力逻辑的对比也使得学生对于抽象的框架结构逻辑的学习,增加了形象思维的内容。
同样,在讲授拱结构的受力特点时,课堂上用万神庙和路易斯康的印度经管学院进行对比。万神庙(图2)的穹顶结构侧推力是用连续的墙体来抵抗的,同时,为了减轻墙体的自重,将墙体局部挖空,形成壁龛,所以建筑形象也是相对完整和封闭的。而同样是抵抗拱结构的侧推力,路易斯·康的印度经管学院(图3),无论是解决跨度的拱结构,还是砌筑在墙体中的拱结构,都利用起拉结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梁来抵抗拱结构的侧推力。由于抵抗拱的侧推力时,钢筋混凝土梁主要处于受拉状态,所以梁截面尺寸较小,建筑形象与万神庙也大相径庭。学生在进行建筑结构专业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经典建筑形象,使得建筑结构和建筑艺术之间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
2.增加建筑结构学习的连续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虽然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对于只有48学时或者64学时的“建筑结构”课程,一个学期的内容,如果不能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不能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建筑结构”的学习,留给学生的可能只是一次考试或者一个成绩。
为了增加建筑结构学习的连续性,将“建筑结构”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建筑结构的教师参与到每一个设计题目当中。让学生从结构理性的角度对自己创作的建筑方案进行结构合理性评估。在以往的教学中,结构专业的教师,参与到建筑设计课中并非没有先例,很多学校也都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据对学生调研的结果来看,以往结构教师临时性的参与,对于学生建筑结构知识的理解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且结构教师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全程参与建筑设计的教学,所以这个作用就更是大打折扣。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引入建筑结构的相关内容,尝试用一种启发性的自我评价的学习方法。实际操作是首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在学生做出结构思考的尝试并得出一定的结论之后,结构教师再具体介入,根据学生对自己方案结构的自我评价,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和干预。这种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建筑结构的学习,也让学生对于自己方案的结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甚至还能起到开阔思路,启发创作灵感的作用。自我评价的方法要求结构教师课前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方法,具体体现在针对不同的年级和设计内容,提出具体的建筑结构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分别是针对《专家工作室》和《大学生活动中心》两个方案的结构评价指標。
表1 《专家工作室》结构评价指标
拟选择结构形式 选择理由 主要结构构件 构件尺寸预估
首选
可选1
可选2
表2 《大学生活动中心》结构评价指标
拟选择结构形式 选择理由 主要结构构件 构件尺寸预估 楼层间结构对位关系契合度 结构形式与建筑空间及建筑形象分析
首选
可选1
可选2
上述两个表格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建筑结构知识相对较少,表1的设定,主要是提醒学生注意,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建筑方案的结构可能性,并从老师那里学习建立最基本的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框架;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建筑结构知识和对建筑整体把握越来越强,表2中增加了两项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到结构合理性,同时也应从建筑结构的制约和启示中开拓设计思路。学生通过完成结构评价指标这项任务,会主动去关注和学习相关的结构知识,这种情况下适时引入结构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明显提高。
三、“建筑结构”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
建筑学专业目前很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脱节、重复等现象,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课程看似很成体系,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却是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的衔接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普遍情况是知识结构不完整,尤其缺少严谨求实的技术头脑。[3]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现手段主要就是以“建筑设计”这门专业课为核心展开各门建筑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学习。[4]本文探讨将建“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尝试将建筑结构知识至始至终地在建筑设计课中得以应用,而且尽量做到知识结构与学生能力相结合,循序渐进,让学生感觉到相关知识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建筑结构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教学改革从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入手,解决结构知识源头过于专业和单一的问题。从课程融合入手,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不间断应用来增加其对“建筑结构”课程的重视和兴趣,使“建筑结构”知识能够至始至终、循序渐进地应用于建筑学专业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当然,不同的知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会有其特殊性,但是,“建筑结构”教学中,这种实实在在的学科融合尝试给建筑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蔡永洁.大师·学徒·建筑师?——当今中国建筑学教育的一点思考[J].时代建筑,2005,(3):75.
[2]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S].2003.
[3]郝曙光.建筑师素质与建筑学教育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0,
(3).
[4]夏斐,郭清华.建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J].建筑,2007,(15).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