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怡
摘 要:建筑是人类历史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及审美的载体,因而也就突出了建筑物资和精神的双重性。如今,国际建筑设计领域潮流和未来趋势,给中国建筑设计文化理念带来了强烈影响和巨大冲击,中国传统“纵向承袭”与西方开放“横向出新”的交融产生出裂变,或一味模仿、或囫囵吞枣、或舍本逐末,从而造成了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文化中存在着普遍错乱现象,尤其是小城镇建筑设计文化理念不清、审美思想不齐、设计风格怪异,既没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传承,也没有吸收融合的创新,严重地影响了城镇建筑设计健康、合理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文化理念;以人为本
1 小城镇的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小城鎮建筑是中国建筑文明、建筑审美、建筑文化最原生态的基石部分,最能够突现中国传统“纵向承袭”与西方开放“横向出新”建筑文化交融裂变的焦点,因此,完善小城镇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就必须充分了解地方民俗民风和民众审美情趣,如文化规制、兴趣习惯等等。
1.1 小城镇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规制
中国是礼仪之帮,礼与建筑的关系,并非只是对建筑的规定,儒家以“礼”为中心,把“礼”看作是衣食住行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汉代之后的中国封建社会,大多以尊儒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规矩准绳,因此“礼”的内容也是建筑必须遵循的原则,礼的内容也一直对建筑形制的发展施加影响,以能充分反映礼制的精神为最高的审美原则及追求目的,自然也对建筑的发展产生种种局限,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覆盖着小城镇的各个角落。
小城镇传统建筑的每一个单位,基本上围绕着一个中心空间而组成的建筑群,这个中心空间称作“院、庭、天井”等,而围合中心空间的是门、廊、庆、厢房、厅堂或者是围墙,各种类型的建筑以一组或多组庭院来构成建筑的群体。在平面组织上,以一院一组为基本单位,多组建筑群的院落一般是首先以纵深方向发展,院与院之间做行列式排列,一直行称为一“路”,典型的巨大建筑群则以中路为主,左右再发展成东路或西路,更大的群可能构成更多的路。
1.2 小城镇建筑设计中的风水理念
传统中国建筑文化中,建筑设计受风水观念的影响甚重,一方面表现在对日照、通风和布局等物质功利方面的重视;另一方面受八卦九宫、东西四宅等迷信之影响,追求一种所谓心安理得的心理需求。风水家认为:“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实际上,建筑的布局是建筑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因此,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追求在建筑设计文化中占也很大的比重。
1.3 小城镇建筑设计中的空间构成
小城镇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在扩大建筑规模上采用了不同的方式,现代建筑将复杂的内容组织在一座房屋里,由单层变多层,在平面上以至高空做最大限度的伸展,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高大的建筑物,取得了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传统建筑以院落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单座建筑数量众多的群体空间,这种处理方式的不同,使人们在建筑之中有着不同的体验。现代建筑从外观上看一目了然,其个体本身是丰富多变的;传统建筑从单体上看简单明了,而平面组织上却十分复杂,其建筑的整体面貌是一层一层逐一展开的。
1.4 小城镇建筑设计中的装饰艺术
建筑装饰就是选用各种材料,对建筑物进行不同手法的装饰和点缀,使之更加精致、完美,更富有艺术魅力,且这种装饰又是全方位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房顶到地面以及墙壁、门窗,无一不是精心安排的,它是小城镇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筑装饰受到信仰、审美观念、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所包含的文化审美更加丰富。
2 小城镇建筑设计中文化理念的应用
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决定了小城镇建筑设计中文化理念的应用,因此,提高当代建筑设计文化意识,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先进建筑文化理念,切入当代城镇建筑设计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区域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审美机制和模式,适时、适度地创新,才能赋予建筑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特色,保证城镇建筑设计健康、合理发展。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社会的根本,建立和健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机制,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因为: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应该提倡互相尊重,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精神在于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利于人相互之间的促进发展。②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使物最大地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保证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所以,我国小城镇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出精品,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熟规划设计思想的反复套用。
2.2 设计优先的原则
设计是建筑的基础,建立和健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机制,就是要坚持设计优先的原则。我国古代城镇聚落的营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风水观念影响,时间长达数千年,虽然风水中有不少迷信、玄秘的部分,但却是我国古代环境设计理论和初级的环境科学,英国的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风水理论包含着显著的美学成分和深刻哲理,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步在田园中的房舍,也都经常地呈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尽管我国传统聚落中大都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但也是经过策划和设计的,如在聚落选址、建筑布局方面的众多讲究和约束。
2.3 色彩和质感的原则
色彩和质感是建筑文化理念最丰富的元素,建立和健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机制,就是要坚持色彩和质感的原则。小城镇建筑的色彩应保持鲜明的地方特色与统一和谐的效果,表现出简洁、大方、明快的特色。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的冷暖对人的心理感受有着重要的影响,暖色调物体在视觉上显得较为突出,给人温暖、偷快的感受;冷色调物体有一种后退的视觉效应,给人以宁静、阴凉的感受。
实际操作过程中,设计者可选择某种色彩为城镇基准色,在局部使用对比色时,与基本色取得一定的平衡。在色彩的变化上,应把握好变异的量度,色彩完全相同会显得单调,变化太多又会显得杂乱,各建筑的色彩搭配切忌对比强烈,否则难以取得街道色彩的整体协调,但在重点部位可施以醒目的色彩,再统一进行对比,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2.4 乡土田园特色和土地利用率等原则
建筑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产物,建立和健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机制,就是要坚持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小城镇最吸引人之处在于贴近农村,贴近自然,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控制小城镇建设整体规模,降低土地开发强度,但过低的土地开发强度也不利于小城镇人气的凝聚,无形中增大了城镇建设成本,所以两者间必须权衡考虑,应仔细分析当地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历史背景,努力挖掘小城镇独特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设计体现着一个国家对于文化的积累,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延续。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不仅能够使得当代的社会文化得到质感的体现,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