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峰 林少帆
作者简介:郑旭峰,1983,男,广东汕头,汕头市中心医院,医师,本科,双源CT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分析脑出血CT诊断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共计50例,对其头颅进行CT检查,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检查结果做出分析诊断。结果:经过详细检查和分析,通过CT检查,出血量<10mL的患者共计16例,10mL-30 mL的患者共计28例,>30 mL的患者共计6例。在全部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共计28例,丘脑出血共计15例,小脑出血共计4例,脑桥出血共计3例(P<0.05)。结论:脑出血CT诊断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制定给予了可靠保证。
关键词:脑出血;CT;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03-02 脑出血指的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临床上又称其为脑溢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一种出血,也是中老年人群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常见病因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主要是由于患者用力或者情绪激动出现时导致发病。临床调查发现,80%以上的脑出血患者患有高血压病史,一旦患者发病会在短时间内恶化,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1]。本文通过病例及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脑出血进行分析,探究脑出血CT的诊断及其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脑出血患者共计50例,对其头颅进行CT检查,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检查结果做出分析诊断,其中,男性患者共计34例,女性患者共计16例,年龄在21-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6.4)岁;其中41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4例患者有糖尿病史,11例患者有冠心病史。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采用CT对患者进行检查,以眶耳线为基准向患者头顶进行连续扫面检查,并对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进行详细观察。两组患者均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失语、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
1.3 血肿计算: 血肿的体积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血肿长径(cm)×血肿宽径(cm)×层面(cm)×π/6])[2]:根据扫描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意义: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CT检查,结果如下:出血量<10mL的患者共计16例,10mL-30 mL的患者共计28例,>30 mL的患者共计6例,详见表1。在全部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共计28例,丘脑出血共计15例,小脑出血共计4例,脑桥出血共计3例,详见表2。
表1 患者出血量及相关情况
出血量例数所占比例(%)死亡例数死亡率(%)<10mL163216.2510mL-30 mL285627.14>30 mL612350注:P<0.05
表2 患者出血部位及相关情况
出血部位例数所占比例(%)死亡例数死亡率(%)基底节区出血285627.14丘脑出血153016.67小脑出血48125脑桥出血36133.3注: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因此,诊断结果对后期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与该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来看,CT结果更容易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及病情的程度。采用头颅CT诊断并准确预测脑出血的预后是目前临床医疗人员所研究的重点之一。
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导致,所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等等,其中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其出血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其次为丘脑、大脑半球、小脑、脑干[3]。
因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常常位于基底节区或丘脑,所以血肿更容易侵入侧脑从而引起脑水肿,使得周边组织受到压力、变化甚至坏死。在出血的初期,CT检查结果通常表现边界清晰,CT值一般在60-90Hu,且有占位表现,据相关文献显示,在患者出血四周之内站位表现的发生率高达90%[4],主要是由于该阶段血红蛋白小,对结果显示的不明显;出血一周时,血肿周围的血红蛋白遭到破坏,纤维蛋白随之溶解,与此同时高密度的血肿边缘逐渐模糊,造成低密度区域开始扩散,CT显示结果较初期有所下降;在出血四周之后,血肿被完全吸收形成囊腔,血肿密度变低,在该种情况下占位表现慢慢消失。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颅内压力的发展变化等对其进行四种级别的预后评估:I级:脑出血量较少,中脑周围环池表现正常;II:显示血肿占位、肿胀的脑卒中向内挤压,颞叶的钩回合海马旁向内推挤,环池显示变窄或者消失;III:钩回或海马旁回占据了同侧环池,脑干发生移位或变形;IV:颞叶的钩回及海马旁进一步向下,脑干受到挤压引起缺血,显示小脑出血,压迫延髓出现大孔疝或更加严重的症状[5]。
综上所述,CT诊断能够对患者脑出血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判断,在分析患者脑出血的CT情况时,应当根据患者的CT检查情况显示,注意观察患者的血肿部位、大小、附近血肿的具体情况等,按照多田氏计算血肿量对患者进行分析,因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和临床治疗与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需要在治疗过程中作为判断脑出血预后的标准之一,便于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和预后评估,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制定给予了可靠保证。
參考文献
[1] 刘林海.CT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1,12(2):169~170
[2] 周桂林.脑出血CT诊断[J].医技与临床.2009,20(11):113~115
[3] 赵惠鹏.脑出血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影像与介入.2011,19(6):86~87
[4] 戚建国,张合林.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21):3264~3266
[5] 赵峰,王华明.992例高血压脑出血CT检查与临床资料分析[J].新疆医学.2009,39(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