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磊 敢雕板砖的才是真大师

2014-06-30 07:29杨登甲
中华手工 2014年5期
关键词:神曲海派玉雕

杨登甲

“敢雕板砖的才是真大师。”这句话从崔磊口中一出,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觉得话中带有挑衅的意味,毕竟雕玉和雕板砖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对此,崔磊大呼冤枉。

“其实大家误会了,我是指一个玉雕大师敢不敢脱离材料,让我们抛开玉的价值看看,你的艺术价值到底有多少?有多少人的艺术性超越了材质的价值?要是怂恿别人雕板砖,那做砖雕的岂不是不愿意了。”说到这,崔磊笑了,下巴上的一小撮胡须也随之跳动起来。作为一名年仅40岁的年轻玉雕大师,他的创作思维从来没人能够参透。玩创新、求变化、“破坏”传统……崔磊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自由奔放、不受束缚,这也使得他的作品风格迥异,在海派玉雕中脱颖而出。

奏响业界的神曲

土生土长于天津的崔磊,因为父母、兄长都从事工艺美术工作,中学毕业后也就顺势考入天津美术学校。可他的运气并不太好——先进象牙雕刻班,却赶上了“象牙国际禁运令”;无奈之下又去做日本木头人偶,也是枯燥乏味。思来想去,崔磊最终选择了玉雕班。

碰巧有两位上海来的师傅到学校挑人去上海搞玉雕创作,崔磊被选中。面对“继续深造”和“步入社会”,崔磊盘算:“学美术费用高,加上哥哥也在上学,父母的工资是供不起两个孩子的。”于是他当即为自己做了决定:先去上海打工赚钱,然后再回来完成学业。1993年5月7日那天,崔磊只身一人背个大包来到上海。没想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时光荏苒,如今摆放在崔磊家中的“百花奖”、“天工奖”、“神工奖”等业界奖杯,印证着他涉足海派玉雕的光辉历程。“在设计一件作品时,我从没有考虑过往清雅、安静的方向走,而是注重宣泄、躁动、爆发力、狂热感等,这也是我一贯的风格。”崔磊的玉雕作品与众不同,他更注重用自己的观点去表现作品,而不是迎合大众。所以,在他的创作历程中,“创新”成了一个关键词。

不过,涉足创新并没有想象中简单。2007年,崔磊的玉雕作品《神曲》刚问世,就在业界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用高浮雕等技艺创作出一位手持神杖盘腿而坐的佛像,为了呈现出腾空漂浮的感觉,崔磊干脆取消了莲花宝座。而人物的肘部、膝盖等多处由尖角、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体态中竟然流露出现代西方雕塑的影子,成为玉雕界的“奇葩”之作。

因为《神曲》触动了传统玉雕创作中“尖、方、薄、利”的禁忌,彻底破坏了玉雕圆润饱满的质感。质疑声接踵而至,有人说这是件未完工的作品,有人说这没有体现出玉雕的精髓……但崔磊坚持自己的观点,“怕这顾那的,还能创新吗?”就在《神曲》成为众矢之的时,喜讯传来——它凭着独有的创意理念摘得了首届“神工奖”创意金奖。消息不仅响彻了整个海派玉雕界,也让许多艺人打开了创作思路。

接下来,崔磊的创作风格更加活跃,新意百出:一块黑皮籽玉,在不改变外形的前提下,他别出心裁地在上面篆刻各种经文,取名《太一》;制作《风调雨顺》时,又刻意雕出雷公胳膊与脊背上的肌肉,将现代解剖美学糅合其中……

立社琢玉

“滋——滋——滋”,夜色已深,在崔磊创办的工作室“青藤玉舍”中,仍传出阵阵打磨玉石的声音。因为白天忙于应酬,他只好将创作时间改到晚上。

“当初开设工作室,我兜里只有一万元,七拼八凑买了几台机器,便带着几个工人干活了。”崔磊回忆,工作室成立第一天,大家聚在向阳屯吃火锅,他当众宣布了“立社琢玉”的豪言壮语:“我是一个不遵循常规的人,不愿意在同一个地方徘徊、转圈;我要尝鲜,永远要做最新鲜的作品。所以我们的工作室不允许做重复的作品。”

与行业背道而驰,不做那些好做的、好卖的,而是做一些不被行业认同的作品,崔磊一直坚持这样“叛逆”的方式进行创作。在他眼里,一个企业要在短期内见效益很容易,只要跟着市场走就行。但如果只是盲目地跟随,不去创造、发掘、引导,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市场淘汰。

所以,他并没有沉浸在《神曲》所带来的喜悦之中,而是继续创新,玩着新花样。谈到这,他聊起了自己的牌形玉佩《观喜》。

2008年春节,崔磊迷上了皮影戏,继而突发奇想要将皮影元素融进玉雕创作中,这一大胆的想法又一次挑战了传统规矩。皮影人物造型中“直线”居多,刻在玉上无法给人温润的感觉,会让作品失去“软”的质地。可他并不在乎,他只在乎这次创举能否给他带来惊喜。

结果不负众望,《观喜》在当年的中国玉石雕刻“百花奖”评比中,一举夺得了金奖。玉佩中的观音造型取自皮影戏,为侧面像,昂首大步向前行走;莲花、仙气萦绕身旁,动感十足。崔磊认为,观音以救济众生为己任,肯定不是天天打坐,而是游走于民间体恤百姓疾苦,于是,走动的“皮影”观音就此诞生。逢人介绍作品时,他都会打趣地说:“这样多好,相当于你走到哪里,观音就陪你走到哪里。”崔磊认为,打破传统并不是叛逆,而是为了开辟更多的创作道路。一味追求创新,也拖慢了他的创作速度。平时崔磊都是用和田玉创作把玩件,玉材不大,制作起来几个月便能完工,但之前的设计、准备工作却长达半年甚至更久。花心思设计,让作品与众不同,所以他的作品经常能拍出五六十万元的高价。面对诱人的经济效益,崔磊不动声色,一年下来也就创作十几件作品,并不图量。很多同行都给崔磊出主意:“你费那么大劲儿干啥,受欢迎的作品直接量产,何必抠破脑壳去玩创新呢?”崔磊没有赞同这个观点,“如果没了创新,还能有突破吗?”于是他一直在寻找创作灵感。

言语中的灵感

朋友们都知道,与崔磊聊天挺费劲的,他常走神,聊着聊着就会愣在那,像在思考什么。崔磊说:“对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给我一个创作灵感,搞创作的人要多倾听、多看,分享别人的观点和人生经历,从中找到创作的思路和头绪。”

有次茶会,一位朋友拿出一件宋代环状饰品欣赏,图案是几个孩子围成一圈踢球。友人看几眼便作罢,继续往下传,到崔磊手中时却停了下来,“何不依照这个题材进行创作呢?”回到工作室,他将平面的饰品转化成立体造型;然后依照木版年画中的孩童形象设计出3个孩子,并对“头大身小”的比例进行了调整,以迎合现代的审美观念。最后,一块上好的和田玉被镂雕出一幅孩童抱团踢球的灵动场景,栩栩如生。当这件名为《蹴鞠》的作品诞生后,崔磊迫不及待将它带到自己恩师洪新华那里分享,自然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虽然在海派玉雕界已小有名气,但他并没有忘记这位启蒙老师。“没有老师,我就没有今天。”因为初来上海的第三天,他就拜入海派玉雕大师洪新华门下,从传授技艺,到生活上的嘘寒问暖,让崔磊感觉洪新华就像自己的父亲。“我当时盖的被子都是师父结婚时的礼品。”崔磊嘿嘿一笑坦言道:“我一生只有这一位师父,我会很用心地做好一个徒弟该做的事情。”

前不久,崔磊在北京的玉雕交流会上又推出自己的新品“驾驭”系列,雕刻了一位古人骑马驰骋的场景,古朴自然,并不标新立异……难不成是江郎才尽了?“这倒不是。”崔磊解释,“之前一直注重创新,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几年。近来我突然在想,能不能从自身突破一下呢?放下创新,安分地运用传统玉雕技巧,雕刻出一件精美绝伦的作品,不求别的,就求圆润饱满,雕工精致、细腻。”

从创新回归传统,对崔磊来说,或许是另一种“创新”。他曾经打了个比方:“当玉雕中出现一条直线是错误时,那么出现一百条直线就是正确了。”这就是崔磊,从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猜你喜欢
神曲海派玉雕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后全球化时代的神曲与寓言
张杰演唱功夫主题神曲《我是来揍你的》
海派剪纸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神曲《春节的指南》网络走红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