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叹屈原之辩

2014-06-28 15:35冯晓玲冯兆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4期

冯晓玲 冯兆海

[摘 要] 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屈原,也有歧义叹惋者。我们亦有三叹之辩。

[关键词] 忧国伤时;眷顾故都;犹望一悟

屈原(屈平)的清廉忠信,流芳百世;所留辞章,光照千秋。人们读其辞,想其怀瑾握瑜及际遇结局,不禁感叹痛惜。

一、有以为屈原不能优柔于君臣间,而使群小得以乘间,一可叹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平“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由此可知其资质超群、才干出众。“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但这也成了他被谄遭嫉的隐患,上官大夫本来就“争宠而心害其能”,而“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就因此遭谗:“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原是为国殚精竭虑,到了奸佞口里,竟是狂傲的自矜其能。于是,“王怒而疏屈平”。试想,屈平“属草稿未定”,怎肯轻示此奸佞之徒!小人治国无术而整人却工于心计,其往往口蜜腹剑,令人防不胜防。伍子胥刚烈,不敌伯噽;以李斯之能,为赵高所害;岳飞所向披靡,怎敌秦桧揣透赵构之意。屈平志洁行廉,专于国事,大抵无暇严防算计,且道不同,不相为谋,但知正道直行,又怎能沆瀣一气!谗谄蔽明,邪曲害公,方正不容,又主庸不聪,屈原竭忠尽智,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故屡遭罢免。放逐汉北,后来至江南。奸佞误国,他忧心如焚,“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怀瑾瑜珠玑,既未遇明主,又怎能与卑鄙奸佞为伍而优柔其间!正是出淤泥不染。

“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而怀王愚贪,外信其诡辩,内惑于靳尚、郑袖、子兰之言,绝齐事秦而数见欺,发兵数败而困辱,屈原或不在位,或屡谏不听,联齐绝秦之策难行,使齐顾反而无功。“诸侯共击楚,大破之”,其后,秦又设计破齐楚之交,屈原劝王勿与秦王会又不听,怀王竟被拘与要挟割地,直至客死秦境。“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令尹子兰又大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虽放流仍眷顾楚国,不忘欲反,“然终无可奈何”。又怎能委曲求全、优柔于其间?更何况,本来就冰炭不同炉,邪正不相容呢!

二、以为屈原一时不见用,而不能归隐待机,二可叹也

屈原“哀民生多艰”,忧国家多难,怀才不遇,确实可叹。“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离骚》)屈原本来知道尽忠直言会招致灾祸,但隐忍不言、远祸全身又做不到。由遭谗见疏、流放被黜,岂是一时!以其智,当知明哲保身;以其忠洁品性,犹望楚王一悟。犹念与楚王同姓,更忠心不贰,且本来是见疏被黜的,怎能谈及归隐待机呢?

三、以为屈原不能择主而事,乃轻弃父母所赐之躯,三可叹也

屈原谏而不从,又不能彰主之过,疏而罢黜,“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那么,何不如鸟择木而栖,乃至轻弃父母所赐之躯?当此之时,列国交攻,苏秦、张仪等朝秦暮楚、纵横捭阖,而如屈原俊才高品,何国不容?惜其忠信,空怀瑾瑜珠玑!且楚王信谗不明,昏聩至愚而屡受秦欺,损兵折将,失援失土而败辱,难道值得眷顾?想屈原心力交瘁、形销骨立,何等潦倒落魄,却宁赴湘流,也不与世沉浮,忧愤而不忍弃其主,穷迫而犹念同姓故都。虽能高翔远引而不去,“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正是忠信爱国的屈原。他既不忍离楚,而郢都陷落,亡国破家,又不能回楚,报国无望,不肯被虏,故以死明志,说什么择主而事!

“怀沙孤愤郁难平,千载惟留屈子名”,(柳亚子)屈原怨思悱恻、忧愤深广,皆在忧国伤时。其才冠兰台,心同比干,几近箕子被发;其坚守节操,正道直行,而悲情际遇,令人感叹辛酸。但楚王至愚至昏而其忠益显,小人至奸至谄而益彰其贤。屈原之忠信品德,如伍子胥之悲烈,岳飞之精忠,真可与日月争光。

我们今天怀念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每逢端午纪念屈原,讲他的故事……不能不体会他的忠信爱国、洁行高品,又岂止三叹之辩呢?

作者简介:冯晓玲(1972—),女,大本,中学高级,市全天候教师,吉林市第七中学。

冯兆海(1957—),男,小学超高,吉林省蛟河市漂河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