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蕊
摘 要:中国画作为古代传统的四艺——琴棋书画——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中国画的意象性特征出发,探讨中国画教学中应该贯彻的思想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意向性 中国画 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不仅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和思维方式,也是中国画及其技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意象贯穿整个中国文化,尤其以魏晋为盛,王弼甚至有 “得意忘象”之说。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历经千年磨炼而成的,意象性就是其突出的特征。
面对具象的山水花鸟,传统的中国画更注重画出具象背后的抽象,即“意”的展现。画家通过技法,对具象事物进行独特的展现,从而表达出自身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展现出自身的专有气质。画中之物不是目的,而是载体,其含义才是最终目的。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壁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石涛到齐白石、张大千,其作品所展现的不仅仅是高超的笔墨技法,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画家对意象的独到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因为每位画家都有其与众不同的艺术修养、文化积淀和阅历。
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意象”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形成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又有别于“抽象”思维。“意象”思维把画者主观的“意”与现实生活中客观的“象”看成是一个互通的有机体,通过绘画技法将事物“人格”化。这与古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处。古人希望通过绘画打通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之间的隔膜,使其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正因中国画中“意象”的思维方式,“意”的表达才变得尤为重要,甚至要高于技法,以至于有“意在笔先”的说法。而技法作为“意”与“象”的桥梁,是达到意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所以,中国画的教学不仅不应该忽视“意”,恰恰相反,应当更加注重围绕“意”展开对学生的培养与教学。
然而就目前的中国画教学现状而言,不论是中小学的启蒙教学,还是高层次的拔高教学,对于技法锤炼的痴迷和崇拜似乎被提高到了过高的境地,有了“走火入魔”的危险。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绘画教学中,在其他文化艺术的传承中都存在这个问题。比如,现代围棋过于注重计算与胜负结果,失去了其应有的艺术魅力;当今许多歌手过于注重歌唱技巧而缺少应有的情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与这个年代所崇尚的哲学,与整个世界的文化取向都是分不开的。
既然“意”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把目光从如何表达(技法)转向更为重要的“我们想表达什么”。只有如此,才能为中国画的教学打下坚实、正确的基础,做好中国画的启蒙工作。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点,致使很多学生在技法纯熟的时候,仍然很难将意境融入画中,而他们的画往往难表胸臆,更达不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了解了中国画的概念及本质之后,我们发现在教学中,现行的中国画教学过于重视形式和技法,忽视了思维方式的“教”和“学”。对此,我们又该做怎样的改变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虽然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在中国画教学中非常重要,但这并不代表教学要完全脱离技法,而是要让技法与意境达到融合统一。技法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之一,作为意与象、主观与客观沟通的桥梁,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教学中,要让技法与写意的练习有机结合,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因此,在中国画这一特定的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心中存有“写意”的思维,并在技法练习中有意识地去体会、驾驭技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画教学的目标得以正确贯彻。
时至今日,教条式的观念,程式化的技法,模式化的作品比比皆是。如花鸟画的构图模式,以画芭蕉为例:芭蕉叶由右上角斜于画面的“对角构图”,在芭蕉叶的上下或左右的某个部位画上几只鸟、鸡、蜂、蝶,再撇上几片竹叶等。这种司空见惯的构图模式至今仍盛行于世。画鹰离不开李式(李苦禅)之风,画八哥离不开王式(王雪涛)之风,画虾蟹离不开齐式(齐白石)之风,画麻雀燕子离不开任式(任伯年)之风……这样“复印机”式的操作没有任何艺术感可言,画出的作品也是没有生命的泥胎木雕。失去了画者自我感情的倾注,即使笔墨技巧再熟练也无济于事,只是把人变成了绘画的机器而已。久而久之,不仅作品毫无生气,画者自己对绘画的热情也会消耗殆尽。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画的美不仅存在于技法训练中,更存在于我们多彩绚烂的生活中,要让他们认识到美就是生活本身。只有在生活历练的基础上,辅以一定的练习,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其实是内心的修炼,而修炼就是为了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和审美鉴赏能力。何为美?何为人生?何为境界?你的画所承载的,就是你对于美、对于人生、对于境界的认识。所以说怎样的人,就画着怎样的画。
只要教师能认识到这一点,中国画的教学就能从机械刻板的旧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以别样的心态来认识中国画,认识生活。笔者相信,即使是对于教学,这样的方式和心态也是极为重要的。毕竟,如果我们对于画画不再感兴趣,不再热爱它,我们又能画出怎样的画呢?作为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到快乐,又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呢?
康德曾说过:“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理解,但是不论怎样解释,其中一个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美不是刻意追求的。中国画也遵循着这样的道理,笔者相信古人也早已参悟: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把画者的自身修养与外在技巧完美地融合。只有深刻地认识了这点,我们的教学才能走出机械刻板的窠臼,才能培养出富有灵气、富有生活气息的学生,才能画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胡雪冈.意象的范畴流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启亚.中国画的灵魂[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5]俞剑华.国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贾涛.中国画论论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