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碧月
(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中心学校,福建 漳浦 363200)
数学教学是数学老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行为。数学的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以现代数学教学理论和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书本、教参,不迷信权威,引导学生从多方位思考问题,注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有一道练习题:一根铁丝恰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若改围成一个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应是多少厘米?大部分同学是(8×4-6×2)÷2=10(厘米)。我及时肯定了这种做法,然后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上指导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又有了三种解法:(1)8+(8-6)=10(厘米);(2)8×4÷2-6=10(厘米);(3)8×2-6=10(厘米)。他们应用了长方形、正方形对边相等这个特征,创新地做出不同的解法。
又如一道数学题:一座居民楼以前平均每月交水费159元,装上节水阀后,今年前6月交水费852元,平均每月节约水费多少元?大部分同学是852÷6=142(元),159-142=17(元)。可是有一位同学是159×6=954(元),954-852=102(元),102÷6=17(元)。初看这位同学的做法比别人多一个步骤,许多同学都认为很麻烦,不好。但仔细听他讲完后,我认为他比其他同学更用心去钻研这道题。他必须多方面去分析这道题之间的关系,其实他才是完成最好的。我当场肯定了他这种做法,表扬了这位同学,还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要更深层次地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由传统转向创新。
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把数学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学生体验到日常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陶行知先生倡导“手脑并用”,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手脑并用,加强操作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去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应提供或创造充分的各种活动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活动中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数学游戏。在学习中做游戏,学生很感兴趣。如果在游戏中学数学,那就更感兴趣了。有时我只要求学生带来一些游戏材料,而不叫他们看书,学生觉得非常新鲜、好奇,感觉不像上课。如:有一条3米长的绳子,要把它剪成1米长的绳子可以剪成几段?最少剪几次?让他们动手先量一量,再剪一剪,知道最少要两次;再取出8米长的绳子,剪成2米长,又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更长的绳子呢?多次的游戏,让学生总结出剪的绳子的次数总比绳子数少1;然后再加深难度。如:一座桥长75米,桥头插一面红旗,隔5米插一面,要插几面?这时鼓励学生提问题,让有兴趣的同学共同探索解决,清楚在生活中这类问题的答案要怎样求。
又如教学“人民币认识”一课后,我们在班级开展小小商店购物游戏,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快乐,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后,再分组进行每人体验,在游戏中还设计了为希望工程和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
2.动手实践,学习新知。儿童的动作发展在儿童智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脑指挥双手,双手促进大脑发展。操作活动是要为学生多创设动手操作活动,让他们动手摆摆、折折、拼拼、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操作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寻找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样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学到两位数乘法时,学生自带0、1、3、5、6五张卡片,让他们自由组合一个不重复数字的乘法算式,比一比谁组得多。由于不甘落后的心理,学生很快就组成10几条,甚至几十条,更快的还算出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拼拼凑凑,让他们明白相同的几个数,可以组成不同的算式,答案也不一样,同时也懂得做作业要处处小心。例如: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概念后,让学生自制同一标准的两张长方形卡片(长20厘米,宽10厘米),鼓励他们自由组成不重叠的图形,比一比,谁组得最多,周长算得最准。在第六册的小小采购员活动中,让学生自制一张购物卡清单,鼓励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并填写完整。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与社会接触,体验社会生活。
总之,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做游戏,使他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学数学,那就更感兴趣。有时要求学生带来一些游戏材料,不叫他们看书,学生觉得非常新鲜、好奇,感觉不像上课,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儿童心理特点等创设不同的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给学生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获取新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会学得更好,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试一试,相信他们会有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