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

2014-06-27 05:52刘宇洁韦小满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校教育

刘宇洁,韦小满

(1.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 100075;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

刘宇洁1,韦小满2

(1.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 100075;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本文综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挑战,提出了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的新思路——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SWPBS)。本文通过分析其理论内涵和特征,总结了它在风险预防、循证干预、系统改变等方面的优势,进而阐述了它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转变角色、扩大功能、融入学校整体教育模式方面的重要价值。最后对国内应用SWPBS提出了建议。

干预—反应;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风险预防;循证干预;系统改变

一、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一)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良好教与学互动的壁垒,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和社会性发展,也会困扰教师的有效教学,影响教学环境。要想实现学校整体教育功能并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学校也必需做好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工作。因此,无论国内外,学校都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实践。

以美国为例,心理健康服务丰富多样,不同的服务项目多达14大类。[1](P1~P22)一项对全美83,000所中小学的调查显示,对情绪或行为问题的评估、行为管理与咨询、危机干预、转介至特殊教育和心理咨询是普遍使用的服务;近半数(49%)的学校采用来自社区机构的共享资源而非学校中的固定员工,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人通常是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学校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大部分学校(96%)至少配有1~3名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工作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平均为1:500;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包括:与社会性发展或家庭有关的问题、攻击或破坏性行为及注意力缺陷或多动问题行为(男生常见)、焦虑和适应问题(女生常见);有25%的学生接受过心理健康干预,大部分是诸如危机干预、行为管理咨询的短期干预而非长期服务;与接受特殊教育学生的经费相比,给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学生的拨款十分有限 ,存在经费和资源竞争的问题。[2]

(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挑战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已取得的工作成就毋庸置疑,然而,在现有的学校教育模式下,它的重要地位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应有的功能也没能顺利地发挥。心理健康工作的薄弱性和边缘化成为学校在改善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问题。以下以美国为例,从四个方面简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诸多挑战。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反映出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首先,尽管早在1975年美国公法94-142就以倡导学校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一体化为目标,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但多年实践结果显示,学校仍未找到融合二者的理想途径。学校普遍实施的教育模式以学业教学为核心,“教学”成为资源配置的重心,在这种逻辑框架下,心理健康工作隔离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之外,成为只有在“教与学”互动出现了问题、学生发展出现困扰之后的一种补充辅助性的次要工作[3]。当前学校里有学习困难、厌学、多动症、情绪和问题行为风险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数量逐年增长的这部分学生群体面前,处于次要地位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无法做到提前预防问题,并且难以及时、有效地给予教师足够支持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其次,即便在实施相关工作时,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也有所欠缺。一项全国调查显示,美国大部分学校心理健康项目都是对被转介的学生采用“抽离式”的筛查和咨询服务,其弊端是通常占用大量教学时间,耗费资源(Foster,et al.,2005)。此外,学校内存在不同项目间互相独立、分散实施的现象,这种碎片化的模式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能的降低,也不能给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更多机会开展多学科的合作,难以在学校内部统一协调教育资源[4]。

第二,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大部分干预并非基于实证研究,科学性有限且效果和质量并不尽如人意。1985-1995年美国开展的228个学校心理健康项目中,仅16个研究达到了科学标准,其中只有认知行为疗法、社会性技能训练及教师咨询3种干预方法的效果得到了实证支持[5]。此外,由于缺少与特殊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对有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效果不佳。研究发现,在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中小学学生中,47%的学生受过停学或开除的违纪处罚;61%的学生在标准化阅读测验中成绩位于后25%;对此类学生欠缺个别化的心理服务,只有少于40%的学生能在获得特殊教育服务的同时接受心理健康服务[6]。

第三,当前大部分心理健康服务的群体数量小,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其功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传统心理健康干预过度强调个别化治疗的概念,大多针对有明显破坏行为或严重个体障碍及问题的学生,具有服务范围窄、周期短、成本大的缺点[7]。为全体学生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天然职责,在教育资源稀缺的客观条件下,这种只为少部分人服务的模式,无法连续和持久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它的局限性必然使心理建康教育成为一种零散的干预方式,在学校整体系统中逐渐被边缘化,缺少经费支持[3]。

第四,缺少保持干预效果持久性的支持机制。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于大多干预具有短期性和碎片化的特征,与学校核心教育目标(如,学业发展)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来自学校管理层的领导、协调与支持力度相对较弱,进而也造成了学校难以部署连贯的师资培训机制来保障干预实施的忠诚度;同时也无法落实对干预措施的长期监测、评估和改进工作,最终导致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难以持久,这必然削弱了其对学生社会性与行为健康发展的影响[8]。

(三)学校心理健康与教育改革

美国教育改革最显著的标志是对教育质量和资源整合的空前重视。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特别要求学校采用有科学依据的方法提升教育效果,确保“通过改革结合学校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使学生获得有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9](p427)。无独有偶,2003年美国总统新自由心理健康委员会(President’s New Freedom Commission on Mental Health)的报告指出,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方式亟待变革,需要建构综合性的系统模式统一协调心理健康服务和学校教育、卫生保健、青少年司法、儿童福利等资源[10]。上述立法和政策动向均反映出教育改革的影响已延伸至心理健康领域,学校不但需要把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服务目标整合在同一框架下,还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提升教育效果。随后,2004年《个体障碍者教育促进案》(The Individud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2004,简称IDEIA)也格外重视教育效果,要求学校以循证的方式支持学生学业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为了贯彻立法的精神,响应改革对教育质量的诉求,学校迈出了系统变革(system change)的脚步,探索了一种以科学性和系统化为特色的问题解决模式,在更大的框架下、以更综合性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业和社会性发展,其主要成果是实施“干预-反应”模式(Response to Intervention,简称RtI)。2006年美国国家特殊教育州主管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Directors of Special Education,简称NASDSE)出台政策,在中小学全面推广RtI,旨在“构筑以学生表现数据指导教学干预的融合教育系统”[11]。实施RtI的目的之一是改善教育评估方式,以更科学的途径判断学生需要何种强度的干预,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满足学生学业和社会性发展的需要[12];同时,与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相比RtI的优势明显,它具有科学配置、系统整合教育资源的能力,对学生学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给予同等的重视,是能满足全体学生发展需求的综合性的问题解决模式[13]。RtI的推广标志着教育领域的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美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与其教育改革的脉络密不可分,改革的成果已经为心理健康教育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改革的背景下,要想解脱心理健康工作的困境,增强教育效果,学校必须基于更高的平台整合教育资源,转变心理健康工作的角色与功能,将其充分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框架中[4]。具体来说:

第一,要扩大服务的范围和功能。学校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预防功能,改变以往过度聚焦、事后应对、预防和干预脱节的工作模式。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关注如何减少、减轻个别学生的问题,也要加强风险预防,研究如何促进全体学生行为健康的发展,于潜在问题出现或恶化之前开展工作。只有突出工作覆盖的预防性,才能提高干预的有效性,在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第二,要转变角色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定位不应再是辅助性或边缘化的次要工作,而要成为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要素,成为整体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要突出干预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心理健康的干预需要脱离分散碎片化的方式,面对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连续开展三种不同水平的教育,包括:改善环境的干预、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主的普遍预防、早期干预、对学生已有的严重或长期问题的个别化干预,使这几部分工作形成连续统一干预机制。最后,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采用基于实证研究的干预,同时重视对干预过程的效果评估,加强评估与干预工作的一体化,以过程监测和循证干预的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SWPBS)

遵循上述改革思路,美国近年兴起的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简称SWPBS①近年来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又被称为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s,简称SWPBIS,它与SWPBS所指相同。)正逐渐成为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瓶颈的最佳选择。SWPBS符合教育改革需要,它结合了学校教育和心理健康的视角,能促进二者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学生行为问题,不仅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诉求,还能通过系统手段将其融入学校整体教育框架中,这一模式揭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来的方向。

(一)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理论内涵及哲学基础

1.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发展

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产生于特殊教育领域,其前身是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简称PBS)。20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盛行人本主义价值观、正常化运动和普及融合教育思想的背景下,用于解决重度障碍者自伤或攻击行为问题的传统技术(厌恶疗法)不再适应社会需求,90年代初,伴随应用行为分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积极行为支持。早期PBS基于对行为功能的理解,从主动预防、改变环境、增强积极行为技能替代问题行为的视角寻求问题解决,是一套对障碍个体行为干预的方法[14]。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为满足学校发展全体学生社会行为的需求,积极行为支持应用于学校,形成了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SWPBS)。1997年美国《障碍者教育法修订案》为了强调对学生严重行为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要求学校实施积极行为支持。在立法的推动下,至今全美已有一万八千多所中小学开展了SWPBS实践。SWPBS通过教育手段发展个体的积极行为,用系统改变的方法调整环境,目的是为全体学生行为及社会性发展提供支持,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改变生活方式,营造积极校园文化,使学校具有安全和有效教-学环境。[15]与早期积极行为支持相比,SWPBS发展出了三级水平的循证干预结构,它以学校整体为干预单位,将系统因素纳入到评估测量和干预范畴内,是一种超越了对个体行为训练或行为矫正思维的系统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RtI逻辑框架下,SWPBS成为其促进学生行为及社会性发展的组成部分,由干预实践和组织系统构成,被看作是解决行为问题的RtI[18](P729-749)。至此,SWPBS已拥有了相对完备的理论框架和科学的实践模式,是支持学生行为健康发展的系统化问题解决模式,也是有效配置与整合教育资源的途径[19](P633-664)。

2.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理论模型及构成要素

如前所述,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在本质上是具有三级预防干预结构的系统化问题解决模式,其理论模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三级预防干预连续体中,随着学生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加深,行为支持的程度和复杂性也在相应地增加,它反映了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程度的教育需求,采取不同强度的干预措施,在不同水平上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表明,一级干预可对班中约80%~90%的学生起作用;二级干预对约5%~15%的学生产生作用;而三级干预则会对约为1%~7%的学生发挥作用[20]。

图1 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三级干预的问题解决模型

资料改编自:Figue RTI conceptual system for behavioral instruction with gener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integrated at all three levels.In Sailor W.Making RTI work:How smart schools are reforming education through schoolwide response- tointervention[M].CA:Jossey-Bass Press,2009:52.

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理论模型具有以下7个主要构成要素:

第一,三级干预系统(3-tiered intervention system)。将行为干预和学生需求二者相匹配,针对学生行为干预需求程度的变化,不断调整支持的水平和干预策略。它具有系统化、连续性和动态化的特点。

第二,主动预防策略(proactive approch)。主动开展行为教学发展学生适应性行为;通过对问题行为功能的分析,调整环境因素,防止问题行为产生或恶化。

第三,系统筛查(universal screening)。对全体学生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做出筛查,早期检测出在社会发展方面有潜在风险的学生。目的是早发现、早干预。

第四,过程监测(progress monitoring)。用过程性评估的方法测量学生进步状况,追踪以往干预的效果,辅助未来干预决策;它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有助于强化绩效责任。

第五,循证干预(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基于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调整干预策略;干预策略是以科学实证为依据、被研究证明有效的方法。

第六,基于数据的决策(data-based decision making)。基于学生数据做出判断,决定所提供的干预水平(判断干预是否有效、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支持或减少支持等)。

第七,实施忠诚度测量(fidelity measures)。测量教师是否按照设计要求的步骤和方法,准确地实施了干预。这为干预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3.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核心特征

SWPBS的核心特征包括对行为科学的应用、实用的多因素干预、改变生活方式以及系统改变四个方面。[20]SWPBS中加入了对行为的环境因素、社会性意义以及组织文化对行为影响的考量,发展了诸如功能性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简称FBA)和系统改变等方法。第二,SWPBS的目的不仅要促进学生发展社会能力,还要促进教职员工行为方式的改变、校园环境甚至文化的改变,提高所有人在学校环境中的融合程度、增加他们的满意度,改变生活方式。第三,SWPBS主张从多个维度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改变环境中导致问题行为的各种因素。例如通过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方法分析环境中引发和维持问题行为的因素,制定多维度的干预策略。此外,它还强调干预的生态和社会效度。最后,SWPBS更重视组织系统的支持作用。它认为学生行为改变需要以学校系统因素的改变为条件,班级环境和学校管理及组织文化等系统因素,更是保持干预效果持久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通过三级干预的动态结构调整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使学生能力水平与环境支持度相互匹配之外,SWPBS还要考量诸如学校文化期望、方针政策、资源配置、行政管理、师资培训、技术支持、效果评估等学校系统水平上的因素,对其做出测量分析和系统改变。

(二)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应用价值

1.从疾病模型走向积极模型

传统心理健康工作基于医学模式,问题解决大都针对个体的技能缺陷。研究表明,建立在关注个体差异和疾病(障碍)模型基础上的医学模式并不能如预期地预防和解决问题[22],它只关注个体内部的缺陷,忽视了生态系统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互动作用。积极行为支持主张在研究差异和障碍、重视问题矫正的同时,也应关注个体优势能力和积极品质特征,重视个体主观能动性和潜力的发挥,反映了积极模型的理念(Seligman,1999)。SWPBS从预防问题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的角度实践积极模型。例如,采取主动教授个体行为技能的方法培养个体的积极能力,用重新调整环境的方法建设积极的组织,减少问题行为出现的条件,达到预防效果。再如,把问题行为、技能缺陷和运行不良的环境系统视作个体生活质量的阻碍,将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改善生活质量视作终极目标。

2.从事后应对走向风险预防

SWPBS具有风险预防为机制,可有效配置教育资源。首先,系统筛查为了尽早发现有行为问题风险的学生,及早介入干预;其次,一级干预中的行为教学是主动、积极预防的策略,其目的是防止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再者,采用过程监测的手段,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干预无效的情况,灵活调整干预策略,减轻问题的严重程度。SWPBS的风险预防机制紧扣需求与干预的关系,有助于学校行政部门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既优化了教师的时间精力投入,也利于学生及时获得适合自己特点的教育,最终使学生受益。

3.从个体的单一干预走向系统改变

SWPBS具有以系统改变为手段整合资源的能力。一方面,SWPBS中无论是评估还是干预,都针对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而非个体本身。它通过审视“教师行为教学-学生对干预的反应”过程,采用多因素的干预手段而非单一的方法调整环境,构建对学生支持性的生态。

此外,SWPBS三级干预系统的特色之一是,它凸显了干预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能针对学生需求程度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支持水平和干预策略,这种差异化的干预模式能扩大服务范围,同时满足全体学生不同的教育需要,使所有学生受益。因此,它在预防问题和成本-效益方面更具潜在优势。它的另一优势是,三级干预系统囊括了全体师生员工及所有支持性资源,因此能在学校整体框架下调动资源,将其分别配置于不同水平的干预中。这有助于破除长期以来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同服务相互隔离的壁垒,促进学校整合资源,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提供不同领域教师间共同合作与融合的机制,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促进学校组织文化的系统改变。

4.强调循证实践,提高教育效果

SWPBS具有以数据为先导科学配置资源的优势。SWPBS拥有“评估干预一体化”的机制,它通过筛查-干预-过程监测-循证干预的过程,以数据为依据判断学生行为发展的状况,及时评估教学效果。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使干预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能紧密联系学生需求水平和干预强度,达到准确引导教学的目的。可以说,SWPBS是以过程监测取代了以往的结果性评估,以循证干预解决了评估和干预二元分离的问题。它不仅满足了提高教育效果、保证教育质量的要求,并且在将科学方法引入学校配置资源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综上所述,作为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模式,SWPBS在有效配置与科学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支持全体学生行为及社会性健康发展方面有突出的优势[24]。

(三)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满足心理健康工作诉求的新模式

有研究指出,只有具备如下特征的心理健康干预才更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融入学校统一教育目标且能长期实施;具有预防性且能覆盖学生个体、全校及家庭多方人群;能改变学校生态及校园环境;干预目的除了要改变学生行为,还包括改变教师、家长及环境内所有人的行为,改变家校关系[25]。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具备诸多优势,它不但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个别学生行为健康发展方面的基本诉求,还能帮助它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功能,提升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提高教育质量。因此,SWPBS作为系统化问题解决模式,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在SWPBS框架下,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角色和功能定位有所改变,他们将是支持所有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各个干预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Fox,Jack&Broyles,2005)。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将首先转为预防干预,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积极参与到培养社会技能和直接行为教学中,支持学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第二,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发挥其在心理评估和行为干预方面的专业能力,协助学校管理者开展筛查、过程监测、基于数据决策等工作,增进工作的科学性、提升教育质量;

第三,在设计和实施二级、三级干预策略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在学校管理层的支持下,承担组织与领导工作团队的角色,与学校普教教师、德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减少问题行为、发展社会能力。

第四,由于SWPBS的顺利实施依托于系统因素,其中包括师资培训、技术支持和家校关系因素,因此,心理健康工作者还需要承担对普通学校教师的培训、对核心人员的技术指导、以及对家庭的技术咨询工作。

三、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在中国应用的建议

为了促进我国学校实施更具预防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开展对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实践模式的探索,以下就如何在学校中应用这一模式提出几点建议。总体来说,开展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工作分为四步,包括:建立工作组、落实保障机制、建立实施机制以及完善实施机制,它们都是影响SWPBS的实施质量和干预效果的重要环节。

(一)建立工作组

学校管理者对工作的支持是SWPBS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组里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包括校长、分管具体工作的中层管理者(由分管学科教学和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任组成)、以及具有行为管理和心理学专业技能的技术支持者。上述三者将在工作领导与部署、协调与合作、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二)落实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中包括对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在学校系统内建立共同努力的目标并达成共识,以及争取学生和家长的配合3个方面。首先,可由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实施积极行为支持的一线教师开展技术培训,前期培训以半年为宜,内容主要为三级干预具体方法。其次,管理者要召开动员会,扫清思想障碍,制定对教师的激励措施,调动其积极性。最后,应对学生和家长实施行为教育需求调查,争取到学生和家长的参与配合。

(三)建立实施机制

SWPBS实施机制包括两大部分:干预的具体机制和辅助的支持机制。第一,干预机制。教师经培训后,可首先建立三级水平的预防干预机制,开展相关的行为教学。其次,建立数据采集和过程监测机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问题行为风险筛查,及时发现有风险需要进一步干预的学生;对参加二级、三级干预的学生需每天采集过程监测数据,作为检验干预方法有效性的依据,建议这一步骤由学校管理者统一部署并定期监督。最后,制定和实施在各种学校情境中对学生的奖励鼓励机制,及时强化学生的适应性行为,使其得到巩固和泛化。

第二,辅助支持机制包括来自于技术专家和来自于学生家庭方面的支持。其中,技术支持者(如心理健康工作者)可对管理者提供有关工作模式的咨询;对教师提供干预实施方面的支持,对家长进行辅导。第二,家长在家庭为学生提供支持,通过紧密的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表现情况,与教师共同制定对学生的教育决策。

(四)完善实施机制

完善实施机制包括教学的忠诚度检核与循证干预机制。忠诚度检核中首先应注意给予教师情感关怀。管理者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对其表现作出肯定,给予教师工作动力;其次,以教师填写忠诚度检核表或者管理者不定期观察监督的形式,完成对干预忠诚度的检核,若未能达到忠诚度标准,则需及时提醒教师调整方法。

循证干预机制里要注意两点,首先,干预方法一定是已被证明有效的方法;其次,管理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共同决定判断学生进步的决策标准,评估学生的需求是否有所改变,目前教学方法是否需要调整等。

[1]Zins J E,Bloodworth M,Weissberg R P.Walberg H J.The scientific base link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to school success.In Zins,J.E.,Weissberg,R.P.,Wang,M.C.&Walberg,H.J.(Eds.)Building academic success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What does the research say?[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Columbia Univerisity,2004.

[2]Foster S,Rollefson M,Doksum T,Noonan D,Robinson G,Teich J.Schoo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2002-2003.DHHS Pub.No.(SMA)05-4068[M].Rockville,MD: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s,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2005.

[3]Adelman H S,Taylor L.Mental health in schools:Moving in new direction[J].Contemporary School Psychology, 2012,16.

[4]Adelman H S,Taylor L.Rethinking school psychology(commentary on public health framework series)[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03,41:(1).

[5]Hoagwood K,Erwin H D.Effectiveness of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children:A 10-year research review[J].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1997,6(4).

[6]Wagner M,Friend,M,Bursuck W D,Kutash K,Duchnowski A J,Sumi W C.Educating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disturbances:A national perspective on school programs and services[J].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2006,14(1).

[7]Adelman H S,Taylor L.Shaping the future of mental health in school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0,37(1). [8]Greenberg M T,O'Brien M U,Weissberg R P,Zins J E,Resnik H,Fredericks L,Elias M J.Enhancing school-based preven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coordinated social,emotional,and academic learn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3,58(6-7).

[9]U.S.Deparment_of_Education.No child left behind:A desktop reference.[M].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2002.

[10]Hogan M F.New Freedom Commission Report:The President's New Freedom Commission:Recommendations to Transform Mental Health Care in America[J].Psychiatric Services,2003,54:(11).

[11]NASDSE.Response to Intervention:Policy consider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M].Alexandria,V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Directors of Special Education,2006.

[12]Brown-Chidsey R,Steege M.Response to intervention: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ractice(2nd ed.)[M]. New York:Guildford Press,2010.

[13]刘宇洁,韦小满.干预-反应(RtI)模型:美国教育政策理念架构的新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12,(11).

[14]Horner R H,Dunlap G,Koegel R L,Carr E G,Sailor W,Anderson J L,Albin R W,O'Neill R E.Toward a technology of"nonaversive"behavioral support[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1990,15:(3).

[15]Walker H M,Horner R H,Sugai G,Bullis M,Sprague G R,Bricker D.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preventing antisocial behavior patterns among school-age children and youth.[J].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1996,4.

[16]Horner R H,Sugai G.School-Wide Behavior Support:An Emerging Initiative(Special Issue)[J].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2000,2:(4).

[17]Carr E G,Dunlap G,Horner R H,Koegel R L,Turnbull A P,Sailor W,Anderson,J L,Albin R W,Koegel L K,Fox L.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Evolution of an applied science[J].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2002,4(1).

[18]Sailor W,Doolittle J,Bradley R.Danielson L.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and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In Sailor,W., Dunlap,G.,Sugai,G.&Homer,R.H.(Eds.)Handbook of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M].New York:Springer,2009.

[19]Sailor W,Wolf N,Choi,H,Roger B.Sustaining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 a context of comprehensive school reform.In Sailor,W.,Dunlap,G.,Sugai,G.&Horner,R.(Eds.)Handbook of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M].New York:Springer,2009.

[20]Sugai G,Horner R H,Dunlap G,Hieneman M,Lewis T J,Nelson C M.Applying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nd 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in schools[J].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2000,2:(3).

[21]Finn C E,Rotherham A J,Hokanson C R.Rethinking Special Education for a New Century[ER/OL].Thomas B. Fordham Foundation,2001.

[22]Tilly W D.The evolution of school psychology to science based practice_Problem solving and the three tiered model [M].In(Eds.)Best practice in school psychology 2006.

[23]Seligman M.E.P.Positive Social Science[J].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1999,1(3).

[24]刘宇洁,韦小满,梁松梅.积极行为支持模式的发展及特点[J].中国特殊教育,2012,5.

[25]Greenberg M T,Domitrovich C E,Bumbarger B.The preven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school-aged children: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J].Prevention&Treatment,2001,4(1).

A New Trend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LIU Yu-Jie1,WEI Xiao-Man2
(1.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075,China;
2.Facult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e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and puts forward a new thought tha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chool education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SWPBS).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in the risk prevention,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ystem change,etc.,and then illustrates its important value in promoting the role change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expanding its functions and being involved in the entire educational mode.Finally,the article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WPBS at home.

intervention-response;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SWPBS);risk prevention;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ystem change

G642.0

A

1009-1734(2014)06-0076-08

2014-03-31

刘宇洁,博士,讲师,从事积极行为支持,特殊儿童评估与干预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