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海庆 陈 芳 王汝彦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中部六省2002—2012年对外经济实证研究
栾海庆 陈 芳 王汝彦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通过建立并测算中部六省2002至2012年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涉外经济指标体系,分析所得的中部六省近年来对外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结论有:中部六省对外经济发展良好,增长显著;对外贸易对中部六省对外经济发展的贡献远高于外商投资;中部六省内部的对外经济水平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中部六省对外经济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等。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中部六省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度;结合各省情况制定发展策略;提高对外贸易的附加值;重视外商投资等相关建议。
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
中部六省作为我国的经济腹地、重要市场和人口大区,在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来,中部六省在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外开放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就对外经济的发展现状而言,仍存在着对外开放度差异大、对外经济与全国同期水平有较大差距等问题。
关于中部六省对外经济的发展情况,在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如胡新宇、陕勇(2014)对中部六省内部的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张文丽(2008)通过与东部省份对外经济情况的对比,发现中部六省对外经济的不足;郑展鹏(2009)对2002至2007年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进行了测度比较;赵婷婷、冯德连(2011)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利用外资效率水平指数;谢守红(2007)从城市高速公路建设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中部六省中心城市的外资依存度进行计算分类。
本文通过对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多种经济指标的衡量,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中部六省对外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将中部六省的对外经济水平与同期全国的对外经济水平进行比较。因为考虑到涉外数据需要较强的时效性,故这里选取中部六省在2002—2012年中的涉外数据作为分析比较的依据,以图更客观、多方面的反映出中部六省近期的对外经济发展情况,从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加以进一步有效补充,时效性更强。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这里利用中部六省的进出口总额与其GDP之比来计算,即外贸依存度=(实际进出口额/GDP)×100%,用于反映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发展其对外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表1 2002—2012年中部六省外贸依存度指数(%)
表2 2002—2012中部六省与全国外贸依存度指数(%)
从表1所反映的在2002—2012年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情况和表2所示的2002—2012年中部六省与全国的外贸依存度之间的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中部六省在此十年中的内部外贸依存度不平衡。由表1,六个省份间的外贸依存度差距较大,并且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江西省、安徽省的外贸依存度较其他四个省份而言较高,并一直高于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河南省、湖南省的外贸依存度在中部六省中处于较低层次,一直低于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在2002年,外贸依存度最低的河南省低于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安徽省55.67%;而在2012年,外贸依存度最低的湖南省低于外贸依存度最高的江西省61.63%,两极差距在扩大。
2.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呈现出波动增长态势。由表2,在2002至2007年里中部六省的平均外贸依存度逐年平稳增长,增长率达到了69.69%。在2008—2009年,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部六省的平均外贸依存度出现较大程度下降,下降幅度达到44.03%。从2010年开始,中部六省的平均外贸依存度开始逐年回升,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由表1,各省份的外贸依存度也呈现出波动增长,波动最为明显的山西省在2009年的外贸依存度下降幅度达到了165.74%,但从2010年开始外贸依存度开始逐年上升。
3.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与全国平均外贸依存度之间的较大差距在不断缩小。由表2,在此十年中,全国平均外贸依存度一直高于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5至7倍,二者差距较大。但自2009年以来,二者之间的大差距在不断缩小。2010年,全国平均外贸依存度高于中部六省外贸依存度5.42倍,到2012年,全国平均外贸依存度高于中部六省4.41倍,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水平提升显著。
外资依存度是反映一国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程度大小的涉外经济指标。本文利用中部六省所接受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其GDP之比来表示,即外资依存度=所接受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GDP×100%。
由表3所反映的2002—2012年中部六省的外资依存度情况和表4所示的2002—2012年中部六省与全国的外资依存度之间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部六省的外资依存度在此十年中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由表3,各省份的外资依存度在2002—2007年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从2008年开始各省份的外资依存度开始逐年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湖南省较2007年相比降幅为2.67倍,并且各省的外资依存度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从表4中也可看出,中部六省的平均外资依存度在经过5年持续增长后,于2008年开始逐年下降。
2.中部六省间的外资依存度水平基本持平,处于较低层次。由表3,除江西省的外资依存度基本保持在3%到4.5%之间处于较高水平外,其余四个省份的外资依存度基本保持在1%至2%之间,处于较低的水平,且都在同期的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上下小范围浮动,彼此间相差不大。
3.中部六省的外资依存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由表2,中部六省的外资依存度较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一直相差1.5至2.5倍,但与全国的平均外资依存度在逐年不断增长不同的是,中部六省的外资依存度在2002—2007年持续增长后,自2008年后不断下降,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在2002至2007年不断缩小后,从2008年开始不断扩大,外商投资活动对中部六省对外经济的贡献在全国所占的地位有所下降。
表3 2002—2012年中部六省外资依存度指数(%)
表4 2002—2012中部六省与全国外资依存度指数(%)
表5 2002—2012年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指数(%)
表6 2002—2012中部六省与全国对外开放度指数(%)
表7 2002—2012年中部六省的平均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占对外贸易度比重(%)
对外开放度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这里利用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之和来测算,即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
根据表5所反映的2002—2012年中部六省中各省份的对外开放度情况和表6所示的2002—2012年中部六省与全国平均的对外开放度间的比较以及表7所反映的中部六省十年中平均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在对外贸易度中所占的比重,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度在此十年内不断增长。由表5,各省份2012年的对外开放度较2002年相比均有显著增长,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安徽省的增幅达到了79.41%。通过表6也可看出,虽在2008—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度有所下降,但总体仍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2012年较2002年相比对外开放度增长了43.86%,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各省份的对外开放度出现反弹性上升,增长速度较快。
2.中部六省内部的对外开放度水平不一。由表5,按照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度情况,基本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根据各省份在2002至2012年对外开放度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江西省、安徽省的平均对外开放高于15%,处于较高水平;湖北省、山西省的平均对外开放度在12%左右,处于中等水平;湖南省、河南省的平均对外开放度在8%左右,处于较低水平。从地理位置来看,各省份的对外开放度水平基本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依次呈阶梯状递减,其对外经济的发展程度也随之渐弱。
3.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度较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由表6,在此10年中,全国平均对外开放度一直是中部六省的3至4倍,在2003年时二者差距最小为2.82倍,在2002年时二者差距最大,达到4.28倍。但从2010年开始,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有效实施,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度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基本稳定在3.8倍左右,较前几年略有下降且较为平稳,其对外经济的发展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及空间。
4.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较外资依存度高。由表7,在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度中,外贸依存度较外资依存度所占比重大,即中部六省的对外经济主要是依靠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带动的。在2002—2007年,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一直是外资依存度的4至5倍;从2008年开始,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基本是外资依存度的6倍以上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对外贸易对中部六省的对外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进一步加强。
由以上分析所得结论,可提出如下对加快中部六省对外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度,坚定不移的走出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部六省应当抓紧政策优势的机遇,不断扩大自身对外开放程度。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高国际知名度,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对外贸易额;另一方面积极调整对外开放结构,紧跟世界经济潮流,寻求对外经济发展新方向。
2.结合各省份地理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中部六省内部各省份之间对外经济发展水平由沿海向内陆依次递减,层次差距较大,所制定的策略不能完全笼统囊括。应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如人口、矿产、交通等多个因素制定出适合当地对外经济发展的政策,并结合各省发展对外经济的制约因素,提供相关计划补贴、优惠政策,鼓励不同省份之间进行经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中部六省整体对外经济水平的进步。
3.重视对外贸易的作用,注重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世界经济正向着科技化、高速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中部六省在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带动对外经济的现状下,应当加快培育有科技含量、质量论证及环境论证的产业,提升其产品竞争力。同时挖掘各省份的特色产品,定位主打品牌,促进产品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市场多元化。
4.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多层次的吸收外资。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六省对外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各省份应当加强相关的招商引资工作,寻求促进外商投资的新方式,诸如建立开发区,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劳动力、土地租金及相关资源的优惠政策等。并通过发展较快速的外贸行业带动相关外资的进入,通过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的共同作用来促进中部六省对外经济的平衡发展。
[1]郑展鹏.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的实证研究:2000—2007[J].国际贸易问题,2009(12).
[2]郝娜.中部六省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研究[J].市场论坛,2008(9).
[3]谢守红.中国城市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J].求索,2007(9).
[4]赵婷婷,冯德连.中国中部六省利用外资效率的比较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4).
[5]邓水兰,屠建洲.江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6]王蒙燕.中部六省2007—2012年对外贸易实证分析[J].经济师,2014(1).
[7]兰宜生.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2).
(责任编辑:于开红)
An Empirical Study on Foreign Economic Growth of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LUAN Haiqing CHEN Fang WANG Ruy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00 )
Through establishment of the 2002-2012 index system and an analysis of the thus-obtained degree of foreign trade dependency, degree of foreign capital dependency and degree of openness in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the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foreign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se provinces are: the foreign economy in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is growing faster; foreign trade has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n foreign capital investment; there are three levels of internal foreign economy in the six provinces: higher, intermittent and lower; the foreign economy in the six provinces lags far behind the average nationwide foreign econom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shall open more to the outside world; new developing strategies shall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each province; the value of foreign trade shall be improved and foreign investment set more store by.
degree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of foreign capital dependency; degree of openness
F125.4
:A
:1009-8135(2014)06-0059-04
2014-06-23
栾海庆(1994-),女,江苏盐城人,安徽大学在读本科生。陈 芳(1982-),女,河南永城人,安徽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王汝彦(1994-),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安徽大学在读本科生。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安徽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编号:AHSK11-12D32)、安徽大学2013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安徽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编号:kyxl2013053)、2013年安徽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安徽省对外开放度研究”(编号:20131035709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