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红 朱力
摘 要:在失地农民规模急速增长背景下探讨其身份认同问题并推动其向积极认同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历程理论为之提供了可能的分析视角。各代际群体在土地依附、乡土记忆、互动空间等要素上呈现的不同组合样态,决定了失地农民在身份认同的结果上并非是普遍“危机”的状态,而是宏观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分化,呈现出老年群体身份认同的“内卷化”、中年群体的“边缘化”和青年群体的“市民化”特征。这为政府部门制定失地农民市民化政策提供了新的借鉴。
关键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分异;生命历程范式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4-0067-06
一、研究缘起与分析视角
1.研究缘起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农民群体越来越明显的分化,一方面形成了理性而主动离开土地的农民工,另一方面形成了基于土地征用而被动城市化的失地农民。“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里,只要经济发展,农民的土地必然会因为工业用地、公益用地被征用,但几乎很难看到失地农民会变为一个社会问题。”①然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问题”却日益严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当前研究既呈现了社会空间视角、边缘化视角和角色转换视角的探索,也有制度支持、时间性和空间性效应等因素对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影响的讨论,据此形成了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危机”的结论。然而,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危机化”的过程吗?本文以一个距县政府约2.5公里的回迁安置G小区为例进行探讨,在对小区内“农转非”群体总体了解的基础上选取6位访谈对象,具有年龄、生活和职业经历的代表性:个案WZM和SCF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属于“老年群体”;CQL和ZXW生于六七十年代,属“中年群体”;WXL和ZL则为“80后”的“青年群体”。
2.分析视角
作为社会科学分析范式,生命历程理论强调“在人的一生中因年龄分化而体现的生活道路”②,其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生命历程视为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关注个体人生经历、年龄意义以及构成个人生命事件的先后顺序以及宏观事件对个人的影响。现有关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实证研究集中体现于
弱势群体,将之放置到个体的完整生命跨度内加以阐释,结果是弱势状态的形成并非是独立事件而是与其早期生活轨迹密切相关的累积性的结果,充分彰显了生命历程的连贯性。然而,作为转型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群体间不同的劳动和职业经历、社会网络等的累积状态,是否会造成他们身份认同结果的不同?“危机”是身份认同的“全然”状态还是仅仅作为结果的一种?笔者认为,失地农民个体生命历程的差别成为该群体身份认同结果分异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本文将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引入失地农民研究的基本动因。
二、土地依附:常态还是变态
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③正因土地之于农民非同寻常的意义,学者们在分析其失地境遇时常以负面用语冠之。然而,当前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性到底是常态,还是基于群体异质性下呈现的变异?不同代际失地农民的土地依附性是否存在差别?本文认为,从土地中获得的收入占个人劳动收入的比例是衡量农民土地依赖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可用以检视不同代际失地农民群体对土地依赖程度的差别。
1.老年群体的“强”依赖
WZM和SCF对农业劳动的收入给出了近似的答案:前者认为自己“收入99%以上来自农业生产”,而后者“一辈子在种田之外的收入加起来大概有三四万”。二者的共同点是自身职业劳动生涯简单,在土地之外很少有其他劳动方式和经济收入,对土地有着强烈的物质性依赖。这种状况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对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年农民群体而言,他们最富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时期几乎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或者刚刚开始的时期,此时的社会流动尚未凸显,农民绝大多数也缺乏以非农劳动获得财富的社会条件和眼光。因此,基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时代背景,老年失地群体的生命历程决定了他们非农收入的有限性。
2.中年群体的“弱”依赖
中年一代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更多的职业类型,这与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体制变迁密切相关。CQL与ZXW早期都有以农业生产作为收入来源的经历,但是在他们的职业经历中,这只是生命历程中伴随着其他非农劳动而展开的一段“插曲”。CQL的农业收入比例“估计在(百分之)三四十”,而ZXW的“农业收入比例,可能零头都不到”。对中年群体而言,他们虽有近十年的农业生产经历,但是在其职业角色中非农性质的社区工作人员(CLQ)和个体经营者(ZXW)才是更持久稳定的,对土地的物质性依赖已经非常弱。从社会发展来看,当下中年群体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逐步变革时期,这给当时的年轻人创造了更多的社会流动机会,CLQ早期的外出务工就是这种情形。
3.青年群体的“零”依赖
青年一代的劳动经历比中年一代简单,WXL和ZL的共同点在于: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从一开始就不是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WXL从事过很多工作,就是没有独立的农业劳动经历,种田收入的数字是“零”;ZL与WXL相似,不仅没有农业生产经历,甚至“连哪块地是自家的都不太清楚,更别提种田种地的收入”。青年一代的社会化是伴随着社会结构巨大变迁的时代背景进行的,且这种结构性、制度性的变化程度远远高于其父辈青年时代的变革。社会流动越来越成为常态的社会现象,无论是文化价值观念还是劳动方式的变化,都体现出青年一代生命历程的特殊性,与老年和中年群体差异明显。
三、乡土记忆:建构还是解构
“乡土记忆”是一个与土地依附相关的概念。土地依附是基于日常经济角度的考虑,强调土地的物质功能;乡土记忆则侧重于农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要素,强调土地的心理和文化功能。赋予土地一种情感的和神秘的价值是全世界农民所特有的态度④,农民失地前的生命体验沉淀于其观念和行为中并形成“记忆”。不同代际群体积淀于土地依附上的“记忆”在失地后受冲击程度的不同,是导致失地农民对市民身份认同结果差异化的重要因素。
1.老年群体:乡土依恋
老年群体对土地的依赖和特殊情感,一方面源自劳动方式和农业技能的积累,另一方面是作为“惯习”的生活方式的形塑。社会年龄是生命历程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社会时间表和年龄的群体特征依据社会对不同年龄群体的社会期待和要求而定,这种社会期待表明主要生活事件应发生的恰当时间,而如果生命历程中某一个阶段偏离了社会时间表的安排,就有可能对当前生命状态和以后的生命历程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在此意义上,失地对于缺乏其他劳动技能的农村老人而言就是生命历程终点的提前来临。WZM征地前是种地能手并因此获得村民的尊重,但征地使其引以为豪的农业劳动技能无用武之地;SCF尽管具备农业之外的电工技术,但失地前后同样表现出较大反差,“没地了,不需要灌溉,不需要电工,村民们的新房装修也帮不上忙”。这意味着征地前后老年群体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以非农成就来衡量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时,老年一代在农业生产中积累的经验不再为年轻人所推崇,失地则使其毕生积累的传统劳动经验从优势变为了劣势。实际上,失地老人对于土地的依赖,并非完全出于物质的考虑,渗入农业和土地的文化和情感才是真正难以替代的。乡土文化对失地老年群体的深厚的影响,使其在生活空间随社会发展产生转换时,深嵌于内心的文化习惯却未能发生同步转移。
2.中年群体:乡土割舍
中年群体与其父辈的早期经历有较大不同,在职业技能和谋生手段方面经历了“优势”累积阶段。就整体情况而言,他们在生活环境、教育水平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普遍优于老年群体,因此在同样面对失地这一现状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差异溯源于20世纪90年代G小区不同年龄级的村民谋生方式的分化,而分化和职业能力累积结果的效应在失地以后开始凸显。CLQ从90年代后期先后在村委会和居委会担任职务,并逐渐脱离农业生产,ZXW在失地前有近20年的从商经历,早已放弃了收入有限的田间劳作,因此其心态是“(地)收了就收了,没什么舍不得”。
G小区居民在失地后的工作安排上与发达地区有较多不同。发达地区的征地通常是以建立工厂为目标,失地农民以安排进厂工作为条件和政府部门达成拆迁和征地的协议,因此征地后的农民大多以工人的身份出现,或者得到政府部门政策性支持的其他岗位。但地处县城的G小区失地农民却并非以此种方式得到安置,除了极个别人员被照顾安排为小区保洁人员(如SCF)或承担临时性的公益岗位外,大多数失地农民都在接受补偿款以及房屋置换后自谋生路。这种自谋生路的能力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积累的各种资本有直接关联。中年一代对另谋出路的生活方式早有适应,早期的生活经历和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减轻了他们对土地的依赖,因此对土地的观念显现出较强的“功能性”特质,他们将“种地”当成谋生手段之一,不像老年群体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内化为文化,更没有形成“乡土情结”,脱离农业生产、离开土地甚至成为中年一代的期盼。从CLQ和ZXW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中年一代对于土地并无多少留恋之情,尽管他们都有过一定的农业生产经历甚至从中获得较高的社会声望,但这些都被职业转换后更为合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虚化。
3.青年群体:乡土缺位
G小区的青年有着基本一致的生活经历:高于祖辈和父辈的教育经历,而且不局限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在此之后完成了中专或职业教育,后续教育的地点也大多选择在省会城市。可以说,他们的城市生活在其学生时代业已开始,这使他们在失地后的城市适应方面表现出优势。
缺乏田间劳作的经历以及与城市生活接轨的受教育环境,为他们奠定了面对城市生活的积极心态。在青年一代身上看不到熟练的农业生产技能,更遑论对土地的情感,相反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应对。WXL认为早期有限的田间劳动是基于“好玩”而其后的各项工作都和“土地”无关,因而也从未考虑失地以后日子怎么过的问题;ZL也认为“无论有地还是没地,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从访谈对象的感受可以看出,他们对“农村”的认知仅仅是地域上的,虽然生活在农村环境之中,但基本上处于“离土”状态,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话语在其记忆中明显缺位。失地“农民”看起来并不适用于青年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出他们与城市同龄人的差别,即使没有发生征地事件,他们也将是“脱农”的一代。
失地农民老年群体的“乡土依恋”、中年群体的“乡土割舍”和青年群体的“乡土缺位”,是对不同代际群体在生命历程中所积淀的乡土情感的写照。失地经历给每个群体带来了不尽相同的体验:越是依赖土地而生的群体对征地表现出越强的失落感,对新身份的认同程度越低,这是老年一代的真实描绘;青年一代则表现出与其祖辈相反的思维特征,他们几乎少有田间劳动经历,更无以土地谋生的生命体验,这种既定的疏离感使其在遭遇祖辈相同的“革命”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态,乡土意识缺位的青年一代在失地问题上是“无动于衷”的;而中年一代则成为连接失地后身份认同两极分化状态的糅合体,这种界定并非来自中年一代年龄要素上中间状态的表象,而是源于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制度等)对各年龄级生命历程的影响所导致的一系列“中间效应”。
四、互动空间:危机还是适应
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适应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危机反映的是个人或群体的控制能力同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对危机的适应则是个体或群体行为选择和重新配置资源的方式。农民对于失地“危机”的感受和认知,同样因其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对新身份的认同程度,除了受各群体对土地依附程度以及附着其上乡土记忆状态的影响外,还受制于其互动的外部交往环境,“良好的互动环境是顺利实现市民化的前提条件之一”⑤。这主要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一是失地农民与作为参照群体和交往对象的城市人进行互动时的体验;二是他们对原有社会交往网络的依赖程度。农民对原有同质性社会网络依赖越强,则失地后新身份认同程度越低;在城市互动中的外界认同越多,则对新身份的认同程度越高。与城市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决定了其身份认同的结果和程度。角色转变理论也认为,人们对原来角色的认同越强烈则进入新角色越困难。⑥这与土地依附关系紧密相关。失地农民对原有角色的记忆源自对以往生活场景的体验。在一个乡土社会的生活场景中,农民对原有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交往网络的依赖程度,对失地后新身份的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1.老年群体:城市交往的互动危机
老年一代的互动空间集中于居住小区内,日常的互动对象主要是家族成员、小区失地住户(以往的村民)或者其他熟人,这和失地前的情形并没有太多改变。老年失地农民较少有与城市人接触的机会与动机,生活方式和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他们较少扩大自己的交往对象,很少与城市人结交。在WZM的日常交往圈中,尽管有为数不多的城市人与他交往,但都是“考上大学再分配到县城里的亲戚尤其是家族后代们”,即使“与同一小区内的街上人不怎么打交道”;SCF则觉得在过去生活中“被街上人的言语伤害”过,因此在失地后的社会交往中形成对城市居民的躲避和排斥心态,固守原有的交往圈。
老年群体内的亲密互动,和其与城市人冷漠和缺失的互动,客观上形成了交往网络同质性和异质性状态间的失衡,人际互动的封闭特性极大地强化了老年群体对自身“农民”身份的认同。城市亚文化理论强调,城市化背景下不同群体间的互动同时存在着“群体内部整合凝聚”和“群体间摩擦冲突”两种现象。⑦这在G小区老年失地农民内部及其与城市人之间的互动状态上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群体内部整合凝聚”使他们对自我的农民身份不断形成心理暗示和确认,而“群体间摩擦冲突”使他们主动与城市人划分界限。在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的社会情境中,“社会记忆会强化并比较长久地停留在农村社会的场景之中”,“固化着乡土经验及其认同的社会取向”。⑧互动场域老年失地群体的认同危机,既是其对原有社会交往网络过分依赖而无力适应新社会情境中互动要求的结果,也是在与外界有限接触下遭遇刻板印象的结果。在自身城市融入能力不足以及交往对象(城市人)偏见的双重压力下,老年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危机,是长期以来“劣势累积”过程在失地事件发生后的集中体现,生命历程中长期积累的传统文化惯习和固化的交往空间成为社会空间转变后社会适应的不利因素。
2.中年群体:城市互动的弱势体验
由于生命历程中早期生活和劳动方式的变迁,中年群体的城市互动经历更为丰富,因此从总体而言,中年群体在城市互动中的处境是优于老年群体的。在与城市人互动的感受上,CLQ和ZXW表现出异同并存之处。CLQ作为BJ居委会工作人员,与失地农民眼中的“城市人”居民有着较多接触,总体感受体现出更多积极的意涵,甚至在与附近廉租房小区住户的比较中还流露出“相对优越感”,这与其社区工作者的角色有着一定的关联。ZXW尽管收入较高,但“没想过与‘城市人闲聊有什么结果,说不清是不是受尊重”,不能明确城市人对自己或“我”群体是何种态度,在与城市人互动中其认知和感受表现出相对消极的一面。身份认同是双向建构的过程,ZXW的不确定事实上是对新身份未能全部认同的心理状态。
中年群体内部呈现出个体特征的嵌入性。也就是说,个人能力和成就感越强/弱,弱势感知越不明显/明显,CLQ属于前者,在失地农民中有一定的“地位”;ZXW次之,代表了G小区一大批中年群体的现状。另外,在G小区还存在既没有获得职位也没有谋得财路的中年人,他们成为失地农民中的“底层群体”。在与其他失地农民和“城市人”的双重参照比较下呈现出较为强烈的弱势体验状态。总体而言,中年群体在失地后与城市人的互动是以“弱势体验”为基本倾向的。在G小区这种体验并非根源于物质保障和劳动待遇的差异,而在于中年群体固有的乡土观念、生活习惯、消费方式、审美意识等与城市主流文化的裂隙,这成为中年一代实现良性互动和身份认同的障碍。
3.青年群体:城市互动的积极适应
青年一代在迥异于祖辈和父辈的受教育环境和成长过程中,形塑了接近于城市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趋同性是其适应城市生活的关键因素。WXL与ZL的人际交往情形是,“跟村里的人来往不多,主要是同事,有农村也有城市的”,或者“朋友有中专的同学,也有工作后的同事;有和我一样农转非的,也有本来就是城市户口的。聊得比较多的是一些时髦的话题”。青年一代利用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虽然中专教育未必能给其专业技能带来多少提升,但求学期间的城市生活和同伴互动却促成了城市认同的发展。青年失地群体对自身“城市人”身份的建构和认同是通过学习和模仿城市同龄人的生活方式而逐渐达成的。更多的教育经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获取信息能力,以及交往对象的多样化和群体结构的开放性,成为其积极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动力。
各代际失地农民城市互动差别明显。中、老年群体的交往对象在失地后处于断裂和重构状态,乡土性的人际交往关系受到挑战。而青年一代的社会关系网络则相对稳定,体现出较强的城市性特征,他们能够在交往对象的变动中自然适应并保持相对平衡。青年一代对乡土社会网络几乎不存在依恋感,对乡土生活习俗、生活方式乃至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等缺乏认同感,这种对乡土性社会交往网络的疏离恰恰成为其实现新身份认同的优势。
五、结论与讨论:精神失落还是身份认同
不同代际的农民在社会转型期共同面临着失地的结构性变迁,经历着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由于这一事件发生在各代际群体不同的生命时期,因而带来了相互各异的体验,这既包括对失地危机的适应程度,也包括空间转换后的身份认同程度。纵观上文来看,不同代际群体身份认同的基本趋势是:老年、中年和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程度依次上升,呈现年龄与身份认同程度的反比趋向。但其实质是基于年龄差别的生命体验,形塑了对失地事件的感受和对未来生命预期的差异化形态。土地依赖和乡土依恋的程度、对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适应程度、城市交往的互动程度等多重因素的整合,导致不同代际群体在身份认同问题上的差异性表现。到底是精神失落,抑或身份认同的实现
1.老年一代身份认同的“内卷化”
不成功的空间转化不仅没有消除老年失地农民的社会记忆,反而再次强化了他们对原有农民身份的认同。征地和拆迁的同步发展,使老年群体既丧失了赖以生存和乡土情结得以维系的土地,也造成了基于居住空间的重新安排而导致的乡土人际关系的流失。劳动方式以及附着其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老年群体的精神依托造成双重冲击;对既有社会交往网络的依赖,延续了交往对象的同质性特征,这在为老年群体提供积极心理支持的同时,又成为他们建构新的社会交往体系的现实障碍。对“乡土”的眷恋是老年失地农民群体的显性情绪,固有的人际互动网络强化了他们对乡土社会的集体记忆,而在与“圈外”的城市人并不顺利的互动空间共同作用下,他们形成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区隔。失地后老年一代拒绝建构和认同失地后的新身份而更加认同过去的农民身份,形成鲜明的“内卷化”特征。
2.中年一代身份认同的“边缘化”
中年一代的身份认同是一幅其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积极适应和主动诉求的图景。这种诉求在失地之前已经得到初步展现,农业生产和副业“双管齐下”甚至是“多管齐下”的职业劳动方式奠定了中年一代割舍乡土情结的基础。征地前有限的农业收入相比于“副业”已无优势,从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中年一代的主要劳动已经转移至农业生产之外的其他领域,被父辈视为“命根”的土地,在中年群体看来并不具有过多的情感性符号意义。在此背景下,征地和非农化倾向的耦合顺利解构了中年一代的乡土情结。尽管如此,中年一代对新身份的积极建构和身份转变的努力,在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玻璃天花板”效应,积极的心理诉求在与城市人的互动过程中并未得到有效回应甚至被消解,呈现出“边缘化”的认同结果。
3.青年一代身份认同的“市民化”
青年一代乡土情感的疏离在其实现城市人身份认同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生命历程来看,乡土缺位是宏观结构因素(教育制度,尤其是义务教育政策)间接引发的,受教育机会的增加造就了青年一代“离土”的现实。嵌入在学习过程中的城市生活经历和体验,为其提前准备了积极应对城市生活的心态和能力,也为建构新的身份奠定了基础。在青年一代的生活体验中,他们逐渐淡化传统的地缘交往倾向,而开始建构以职业为中心的交往网络:与小区内同龄交往对象的互动日趋减少,而与在工作场合建立的同伴或朋友的互动却越来越频繁和持久。这种反差几乎是对传统农村社区交往关系的颠覆,更多地被注入了城市社区互动的特质。与互动对象在生活经历、受教育过程、消费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去差异化”缩短了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距离,这是青年一代实现其身份认同的基本逻辑。
正如郑杭生所说,当前几乎所有的“农民”理论和政策所建立的基本假设都已经日益不可靠,农民内部的社会分化现象已经十分普遍。⑨这种“不可靠”同样适用于失地农民。各代际失地农民在物质保障、情感归依、人际互动等要素组合样态的不同导致认同结果的代际差异。身份认同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因素,城市互动体验中是否有预期回应已成为重要环节。无论是老年群体的抗拒性认同或中年群体的被动认同,都反观了失地农民在心理上无法接受或适应作为“镜子”的城市人排斥性心态。
因此,面对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失地农民的客观存在,打破城市互动的区隔,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是提升失地农民的城市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必要途径。这从青年群体的生命历程及其身份认同得到很好的证明。在未来的城市化过程中,建构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来创造公平和均衡的城乡发展环境,在物质层面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在精神层面以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同,应当成为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着力点。
注释
①林毅夫:《工业化、城市化与土地权益》,《中国城市化:土地、农民和城市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②Glen H. Elder, Life Course Dynamics: Trajectories and Transitions, 1968—1980. Ithaca, NY: Cornell Univ. Press, 1985.转引自刘亚秋:《“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④Redfield, R.,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6, p.112.
⑤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⑥Blake Ashforth, Role Transitions in Organizational Life: An Identity Based Perspective.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0, pp.109—113.
⑦Fischer,“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5, Vol. 80(6).
⑧张海波、童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⑨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责任编辑:海 玉
2.中年一代身份认同的“边缘化”
中年一代的身份认同是一幅其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积极适应和主动诉求的图景。这种诉求在失地之前已经得到初步展现,农业生产和副业“双管齐下”甚至是“多管齐下”的职业劳动方式奠定了中年一代割舍乡土情结的基础。征地前有限的农业收入相比于“副业”已无优势,从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中年一代的主要劳动已经转移至农业生产之外的其他领域,被父辈视为“命根”的土地,在中年群体看来并不具有过多的情感性符号意义。在此背景下,征地和非农化倾向的耦合顺利解构了中年一代的乡土情结。尽管如此,中年一代对新身份的积极建构和身份转变的努力,在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玻璃天花板”效应,积极的心理诉求在与城市人的互动过程中并未得到有效回应甚至被消解,呈现出“边缘化”的认同结果。
3.青年一代身份认同的“市民化”
青年一代乡土情感的疏离在其实现城市人身份认同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生命历程来看,乡土缺位是宏观结构因素(教育制度,尤其是义务教育政策)间接引发的,受教育机会的增加造就了青年一代“离土”的现实。嵌入在学习过程中的城市生活经历和体验,为其提前准备了积极应对城市生活的心态和能力,也为建构新的身份奠定了基础。在青年一代的生活体验中,他们逐渐淡化传统的地缘交往倾向,而开始建构以职业为中心的交往网络:与小区内同龄交往对象的互动日趋减少,而与在工作场合建立的同伴或朋友的互动却越来越频繁和持久。这种反差几乎是对传统农村社区交往关系的颠覆,更多地被注入了城市社区互动的特质。与互动对象在生活经历、受教育过程、消费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去差异化”缩短了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距离,这是青年一代实现其身份认同的基本逻辑。
正如郑杭生所说,当前几乎所有的“农民”理论和政策所建立的基本假设都已经日益不可靠,农民内部的社会分化现象已经十分普遍。⑨这种“不可靠”同样适用于失地农民。各代际失地农民在物质保障、情感归依、人际互动等要素组合样态的不同导致认同结果的代际差异。身份认同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因素,城市互动体验中是否有预期回应已成为重要环节。无论是老年群体的抗拒性认同或中年群体的被动认同,都反观了失地农民在心理上无法接受或适应作为“镜子”的城市人排斥性心态。
因此,面对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失地农民的客观存在,打破城市互动的区隔,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是提升失地农民的城市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必要途径。这从青年群体的生命历程及其身份认同得到很好的证明。在未来的城市化过程中,建构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来创造公平和均衡的城乡发展环境,在物质层面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在精神层面以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同,应当成为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着力点。
注释
①林毅夫:《工业化、城市化与土地权益》,《中国城市化:土地、农民和城市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②Glen H. Elder, Life Course Dynamics: Trajectories and Transitions, 1968—1980. Ithaca, NY: Cornell Univ. Press, 1985.转引自刘亚秋:《“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④Redfield, R.,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6, p.112.
⑤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⑥Blake Ashforth, Role Transitions in Organizational Life: An Identity Based Perspective.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0, pp.109—113.
⑦Fischer,“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5, Vol. 80(6).
⑧张海波、童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⑨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责任编辑:海 玉
2.中年一代身份认同的“边缘化”
中年一代的身份认同是一幅其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积极适应和主动诉求的图景。这种诉求在失地之前已经得到初步展现,农业生产和副业“双管齐下”甚至是“多管齐下”的职业劳动方式奠定了中年一代割舍乡土情结的基础。征地前有限的农业收入相比于“副业”已无优势,从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中年一代的主要劳动已经转移至农业生产之外的其他领域,被父辈视为“命根”的土地,在中年群体看来并不具有过多的情感性符号意义。在此背景下,征地和非农化倾向的耦合顺利解构了中年一代的乡土情结。尽管如此,中年一代对新身份的积极建构和身份转变的努力,在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玻璃天花板”效应,积极的心理诉求在与城市人的互动过程中并未得到有效回应甚至被消解,呈现出“边缘化”的认同结果。
3.青年一代身份认同的“市民化”
青年一代乡土情感的疏离在其实现城市人身份认同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生命历程来看,乡土缺位是宏观结构因素(教育制度,尤其是义务教育政策)间接引发的,受教育机会的增加造就了青年一代“离土”的现实。嵌入在学习过程中的城市生活经历和体验,为其提前准备了积极应对城市生活的心态和能力,也为建构新的身份奠定了基础。在青年一代的生活体验中,他们逐渐淡化传统的地缘交往倾向,而开始建构以职业为中心的交往网络:与小区内同龄交往对象的互动日趋减少,而与在工作场合建立的同伴或朋友的互动却越来越频繁和持久。这种反差几乎是对传统农村社区交往关系的颠覆,更多地被注入了城市社区互动的特质。与互动对象在生活经历、受教育过程、消费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去差异化”缩短了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距离,这是青年一代实现其身份认同的基本逻辑。
正如郑杭生所说,当前几乎所有的“农民”理论和政策所建立的基本假设都已经日益不可靠,农民内部的社会分化现象已经十分普遍。⑨这种“不可靠”同样适用于失地农民。各代际失地农民在物质保障、情感归依、人际互动等要素组合样态的不同导致认同结果的代际差异。身份认同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因素,城市互动体验中是否有预期回应已成为重要环节。无论是老年群体的抗拒性认同或中年群体的被动认同,都反观了失地农民在心理上无法接受或适应作为“镜子”的城市人排斥性心态。
因此,面对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失地农民的客观存在,打破城市互动的区隔,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是提升失地农民的城市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必要途径。这从青年群体的生命历程及其身份认同得到很好的证明。在未来的城市化过程中,建构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来创造公平和均衡的城乡发展环境,在物质层面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在精神层面以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同,应当成为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着力点。
注释
①林毅夫:《工业化、城市化与土地权益》,《中国城市化:土地、农民和城市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②Glen H. Elder, Life Course Dynamics: Trajectories and Transitions, 1968—1980. Ithaca, NY: Cornell Univ. Press, 1985.转引自刘亚秋:《“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④Redfield, R.,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6, p.112.
⑤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⑥Blake Ashforth, Role Transitions in Organizational Life: An Identity Based Perspective.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0, pp.109—113.
⑦Fischer,“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5, Vol. 80(6).
⑧张海波、童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⑨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责任编辑:海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