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精神、社会责任、心灵感悟

2014-06-25 02:31汪振军
新闻爱好者 2014年5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

汪振军

【摘要】所谓新闻精神就是史家精神,不虚美,不隐恶,尊重事实,强调真实,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新闻人应该具有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三不”精神。所谓社会责任,就是新闻人应该是社会这只大船的瞭望者,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他要关注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担当起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的重任。所谓心灵感悟,即是新闻人应该冲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以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以炽热的人文情怀,细心认真地去观察、思考、感悟,新闻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任务写作、职业写作,更是永无止境的创作、创新和创造。

【关键词】新闻精神;社会责任;心灵感悟

转瞬之间,我从事新闻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有十余年,前后接触了成千上万的新闻学子,可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如何做一个新闻人?一个新闻人应该有怎样的精神气质?应该尽到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情怀?尽管在这个浮躁和功利化的社会中这种思考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我认定思考这些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这种思考起始于我接触过的众多新闻学子,也来自众多已经毕业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记者和编辑。他们在新闻现场的每一次采访,他们所写成的每一篇新闻作品,都是对于上述问题的最好回答。接到光明日报记者刘先琴女士的《今生有缘》[1],通读数遍,对萦绕内心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些答案。学术思维与业界实践的契合与共鸣,更坚定了我对新闻和新闻人的判断和理解。

一、新闻精神:不虚美,不隐恶

何谓新闻精神?学者们往往引经据典,举出《春秋》《左传》《史记》,认为史家传统实际上就是新闻精神的源头。司马迁为什么是伟大的历史学家?正如汉代班固所说,《史记》是“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2]。也即是说,《史记》所记录的史事,是真实而客观的,没有因个人情感而歪曲史实。过去的历史就是当时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应当认清自己的角色和担当。

刘先琴女士在书中引用了“崔杼杀君”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新闻观。公元前584年,齐国大臣崔杼谋杀了齐侯,他不愿以谋杀国君的形象入史册,便命太史伯以国君病死记载,太史伯不从,崔杼将其斩首后命其二弟太史仲记录,太史仲仍以死忠于历史,其三弟和两位哥哥一样血溅史册,当这家的最后一个史官——小弟弟太史季做出同样的记录时,崔杼在正义面前发抖了,听任《春秋》留下这样的记载:“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崔杼弑其君,《春秋》的记载很简略,就是上边一句话。因为后来《左传》记录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否则我们永远不会对历史的真相有所了解。《左传》为什么要详细记载这件事,就是要表达作为史官要有不畏强权的立场,对历史负责。“新闻记者实际上也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我们应该无愧于历史。”(《没想轰动》)

如何避免报纸成为“易碎品”?如何避免新闻速朽?如何使新闻获得恒久的价值?我想,最关键的是新闻记者要有自己的操守和立场,不能人云亦云。社会浮躁,新闻记者不能浮躁。社会势利,新闻记者不能见风使舵。新闻记者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精神或职业精神。他追求的应该是真实、客观、公正、理性。诚然,新闻要追求轰动,要追求社会反响,但并不是要一味地跟风,出卖自己的良心,违心地迎合形势,说假话。时下,新闻界很少出现好作品,大概与新闻记者头脑中的“中心论”“定调论”“主题先行论”“吸引眼球论”不无关系。不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而是以别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考,又如何能写出好新闻?

面对采访对象,刘先琴没有刻意去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是从现实出发,以自己的眼睛观察已经有的定论,看似不能再挖出新意的对象,以大量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尽量还原现实,辩证思考。比如《南街不是梦》一文,报道的是众所瞩目的南街村。关于南街村,媒体已经有不少报道。人们对于南街村,也是看法不一。那么如何将一个真实的南街村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何尽可能让事实说话,而不是以记者的好恶作为评判对象的标准?刘先琴采访了方方面面的人,这些第一手资料的呈现为读者认识南街村提供了扎实的依据。不仅如此,她也没有回避问题:南街村作为“集体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典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这是人们思考与追问的核心。在刘先琴的文章中,我们对这一问题找到了答案,这就是用外圆内方与市场经济接轨。“南街村对内实行的是共产主义的实践,但对外并不排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实行月工资上千元的高薪,外出跑业务,迎来送往也吃饭送礼,村里有一座豪华别墅,室内卫生,装修材料,电器设备全部是进口的,专供村里合资企业的日方老板居住。”

在《驻马店:让历史成为资源——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今昔》一文中,作者也没有轻易地用“好”或“坏”对采访对象轻易下结论,而是客观地记录了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驻马店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当然,记者并不仅仅是还原,还应该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既有的历史是出发点,那么当下的现实就是落脚点。作为历史,嵖岈山人民公社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今天的人又如何认识这一历史现象?文章的结尾,记者通过采访,让大家认识到“历史也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旅游资源,是一种思想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它为人们提供了对于某个历史阶段和特有现象的实证。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已经不知道人民公社是怎么回事,而忘记过去,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作为思想资源,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不仅是一个到此一游的旅游符号、旅游目的地,它的意义还在于告诉今天的人们,“这个地区有着怎样的观念和环境”。

二、社会责任:传承文化

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一种说法是要起到“瞭望哨”的作用,即大众传媒通过传递信息,发挥环境监测功能。

除此之外,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媒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3]endprint

《传承:留住我们的根》同样关注文化的传承问题。它以现代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焦点,提醒人们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现在,人们对物质文化的保护比较重视,而对非物质文化则重视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经典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较,非物质文化大多是民间草根文化,它的传承主要是在乡野民间。动物纹样中的龙、凤、麒麟、鹿,植物纹样中的松、梅、莲花,人物纹样中的门神、钟馗、寿星、八仙等,极富华夏特色和地域特点,被应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华夏民族代代相传的护佑符,是一种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活态载体。

作者在文章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一件是50年代中国著名画家张斌应邀专程会见毕加索,为挑选礼品绞尽脑汁,后来带了两块开封木版年画艺人雕刻的线版,毕加索如获至宝;另一件是日本小泽征尔当年来中国访问,有机会看到中原农家妇女的剪纸作品时,被一把小剪刀几张薄纸创造出的线条、生动的画面和人物故事深深吸引,当场感叹,这是“应该跪下欣赏的艺术”。

长期为民间文化保护奔走呼吁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就是人是文化的主人,不像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存放博物馆,可以静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人身上保留着,人不存在了,文化也就随之消失,因此更加弥足珍贵。”联合国一位世界文化遗产评委曾告诉冯骥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有一半在中国。冯骥才则认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半在河南。

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夏挽群认为,全球化使人类全球文化界线愈加模糊,而对于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保留民族文化的最好手段之一,可目前在全国各级学校的课内外教育中,很难看到传统民间文化的身影。下一代教育和兴趣的缺失,将可能断送传统民间文化的未来。

人才培养,千秋之大业;文化传承,民族之生命。刘先琴对教育与文化的关注,既出于紧迫的现实责任感,更源于深厚的民族情感。

三、心灵感悟:贵在创新

我总认为,新闻写作不能总是所谓的标题、导语、主体,之所以在大学的课堂上讲授“新闻的六要素”“倒金字塔”“倒三角”以及“新华体”“新闻联播体”,无非是让人们明白新闻写作的几种方法或现象。课堂上的一条条概括是灰色的,只有生动的新闻实践之树常青。如果我们的记者总是从本本出发,从教条出发,是永远写不好新闻的。因为“诗无达诂”“文无定法”,新闻写作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超越条条框框的创新过程。它需要的不仅仅是面对冰冷的事实,更重要的是饱含温情地对于世界、人生、社会、现实的心灵感悟。

作为一线记者,刘先琴对此也有深刻感受:以前“每次写作时首先占据脑海的所谓‘新闻模式‘新闻视角压迫我、困扰我太久了!它给了我模仿、沿袭,却把创新关在门外”,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用自己的感觉选择形式”,突破现有的新闻写作模式,才能激活新闻的生命。刘先琴是一位专业记者,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文学才华的作家。这样一种独特的个人禀赋,使得她有将文学与新闻有机融合的优势。“散文化新闻”就是她的独特创造。以散文的笔法写新闻,将文学的表现方法运用到新闻写作实践中,这不仅是一种敢于创新与勇于创新的“文体自觉”,更是新闻写作过程中内在涌动的“心灵自觉”。她在文章中说:“第一次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流泪了,一种异常的气息和情绪,透过铅字奔涌而来,像潮水一样,不知不觉地浸透了心灵的沙滩。我无法查找作者罗森代尔是否有过文学经历,但我可以肯定,在这里,他运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即意境的创新性。”的确,如前所述,新闻固然要真实、客观、公正、理性,但新闻写作过程却要求写作者以人文情怀体察现实和感悟生活。表面上看,新闻理性与文学感性不可调和,而从内在看,两者又有高度的一致性。“散文化新闻”写作的大胆尝试,既兼顾了对于新闻主体的冷静把握,又强调了新闻作品中“意境”的酿造,大大提高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增强了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当然,“散文化新闻”写作“并非鼓动大家去发明新文体,而是说要寻找适合的载体,而不要使我们本来良好的感觉受到束缚和禁锢”。(《成功者就是你自己——尝试写散文化新闻的心灵启示》)

作为散文作家,其非凡的才华可从代表作《望海》中窥知全豹。著名作家徐刚这样评价这篇作品:“这是作者倾注了全部感情写的一篇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这样一个广阔的海洋,它是一个年轻母亲的心灵,是自己纺织的童话和梦幻,是这个世界上最和煦的风,最温柔的雨,融和着血液和奶汁,母爱的石英等嵌成的黄金海岸,也是姥姥手缝的小衣小裤,是一只芦叶船,是各种各样的风帆,是歌一样的涛声携着夜海中的星月,轻盈地漫上海滩……是人性的颂歌!是人的颂歌!”(《海上无路却有帆》)

作为记者,从《改名换姓的女博士——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冲击力。刘平平是刘少奇的女儿,刘少奇在位时,可谓天之骄子。刘少奇被“打倒”后,命运一落千丈。刘平平因父母遭受厄运,被造反派当人质,入狱一年半。父亲平反后,终于过上正常人的日子。在美国留学时,平平改名王晴,她不想让人知道她是刘少奇的女儿,她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五年时间获得了四个学位。回国后,在她的努力下,北京的第一条工业化豆浆生产线投产了,当上了北京市劳模。对于刘平平大起大落、自我奋斗的传奇人生,作者这样写道:“和‘文革中摆脱不了家庭的厄运一样,平平至今摆脱不了这种苦恼,尽管有人认为那是一种荣耀和幸福。也许王晴今生都别无选择,但是,和公平最终属于她的父母一样,历史也会同样把一切给予他们的儿女。”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采访对象所取得的成绩上,而是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详细刻画了人物所遭受的苦难、挣扎、欣慰、苦恼,因情之切、情之真、情之深,故而动人。

从刘先琴的新闻实践,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新闻不仅仅是我们课堂上讲的采、写、编、评,每一篇稿件都或隐或显地体现了记者对于社会的认知态度,都体现了记者对于新闻事件和当事者的价值判断,新闻的背后一定体现着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关切。新闻人,也绝不仅仅是能写几篇新闻稿件的人,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专业精神,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底线,更重要的是他不是按照既定的新闻模式以不变应万变,而是以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以炽热的人文情怀,细心认真地去观察、思考、感悟,新闻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任务写作、职业写作,而是永无止境的创作、创新和创造。

正如刘先琴在其作品集后记《今生有缘》一文中所说:“有人说,记者是孩童般永远追求新奇的职业,因此也是从业生涯最短,最容易产生专业疲劳的职业,而对于我,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寻觅与发表,已经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加油站,让我永远向往前方未知的一切。”

诚则斯言!只有放下过往的一切,对于未来充满热切的期望,不断进取,才能成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

参考文献:

[1]刘先琴.今生有缘[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3.

(作者为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编校:郑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新传播时代传媒人的社会责任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经济法是什么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