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致富的贴心人

2014-06-25 16:18张根树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种子公司全镇党总支

张根树

张毅敏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玉米制种协会会长。他以3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新华镇的制种产业从无到有,至今已有30000多亩的规模,成为新华镇的支柱产业。张毅敏为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制种产业的领头人,农民致富的贴心人”,他先后被评选为临河区党代表、巴彦淖尔市人大代表和自治区劳动模范。

不安于现状的“小社长”

张毅敏思维敏捷,善于学习。1991年,率先致富的张毅敏被乡亲们推选为隆胜村九社社长。九社地处黄河灌区,土地条件优越。可是农民的科技意识淡薄,农民收入在全镇一直处在中下游水平。当了“小社长”,他感到担子不轻,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问题。当年冬天,他不畏严寒,到外地了解种植业情况和市场行情,又根据本社条件,认为搞玉米制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并与呼和浩特种子公司达成制种协议。

春节前后,他请来种子公司技术员,召开全社大会宣传动员。可是村民不买账,怕担风险,不如安安稳稳种大田。最终,只说动了他自家弟兄三人与种子公司签订了制种协议。一年下来,亩均收入1500多元,创造了当时大田种植效益的最高记录。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第二年50多户村民都要求制种,制种农户仅此一项户均增收5000多元,拿到丰收钱,制种户一下子购回50多辆摩托车,这成为当地的新鲜事,制种产业首先在隆胜村热了起来。

敢作敢为的“村支书”

1994年,党支部换届选举,张毅敏以高票当选为隆胜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要建5000亩制种基地,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区域化管理。5000亩地涉及到几百个农户,而且玉米制种需要有300多米隔离带,在当时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工作阻力之大不难想象。可他并没被困难吓倒,他说:“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做什么?我们干部就得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他和“两委”干部分头挨门逐户地做工作,坐在炕头上掰着手跟群众算细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5000亩玉米制种终于落到实处。

张毅敏和干部们趁热打铁,责任到人,实行了“五包”,即包地块、包产、包技术、包服务、包政策兑现。从田间管理到收购实行全程服务。这一年,5000亩制种玉米获得大丰收,每亩收入1800多元,较常规作物高600多元。全镇农民纷纷前来学习制种技术,经过几年努力,新华镇的玉米制种已拓展到11个村58个村民小组,发展到20多个品种。全镇的制种产业以组建专业协会、订单生产的形式,分别与北京、河北、内蒙古的多家种业公司签约,承制玉米制种面积32000亩,种子组合26个,创产值亿元以上,新华镇成为自治区西部最大的玉米种业基地之一。

勇于追求的“张会长”

在发展壮大制种玉米产业的过程中,生产分散、投入单一、市场风险大等实际问题逐渐暴露。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这成为张毅敏思考的新问题。为此,他主动请缨担任新华镇制种协会会长,并联合蔬菜、蜜瓜协会和韭菜专业合作社,在镇党委直接领导下创建了产业联合党总支,使农村基层组织由直接决策变为出谋划策,由直接指导变为引导服务,由直接创办经济实体变为创造生产发展条件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执行力。

如今,张毅敏带领的产业联合党总支在整个生产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12年,镇里的红皮南瓜出现卖难,党总支在网上与安徽购买商取得联系,使农民坐在家里不但卖了产品,而且每亩还多收入500多元。去年发生了红蜘蛛病,造成制种玉米产量由1000斤降至700斤,联合党总支与企业协商,将订单每斤提价0.2元,保证了农户的收入。一年来,张毅敏带领产业联合党总支帮助协会和农民解决实际困难30多件,他用辛勤和智慧,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委组织部)

(本栏编辑/周居霞)

猜你喜欢
种子公司全镇党总支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基于HIROSE模型的种子品牌价值评估实证分析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精准扶贫背景下种子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
党总支能否接收新党员?
基于种子公司经营风险成因谈其防范对策
种子公司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皇城二中“同课异构”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