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工笔花鸟画角度对工笔热的冷思考

2014-06-25 12:58朱烨文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冷思考弊端

朱烨文

摘 要:近20多年来,工笔画在中国画坛出现了升温回暖的态势,从新成为中国画坛的宠儿。特别是工笔花鸟画在当代中国画发展中势头迅猛强劲,在繁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中也隐含着一些弊端,本文通过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弊端的分析对当代的工笔热潮进行冷思考。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弊端;冷思考

当代花鸟画在选材内容上较之古代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画家主要在宋人的基础上于色彩渲染,形象塑造和画面构成等方面上吸取了西方的色彩互补原则,透视法等元素。颠覆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制作技巧和过程,并构筑了新的绘画样式。其实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看来也是情有可原的,前面说过当代工笔花鸟画是以“悦人”为目的,既以“悦人”为目的,那就必须从现代人的眼光出发,21世纪的人普遍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人们能很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学过的东西转化为欣赏绘画作品的基础。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画学习了来自西方的绘画理论再加以概括和总结吸收,作为自己的东西而存在,这样子就形成了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特有局面。

当然,影响艺术发展的因素不只是这么简单的,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它影响了所有人文学科的发展,这就是社会性。艺术的发展,不管在哪个朝代哪个时期,都脱离不了社会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它的美术作品的样式、题材一定是多样化的,或讴歌政治,或体现生活美好,或抒发积极向上的思想。在一个政治腐朽社会经济衰败的年代,它的绘画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一定是消极的,或表达自我不愿与世合污的精神境界。文人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当然也脱离不了这些因素。在这个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存且物质需求远远大于精神需求的年代里,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远远大于其精神性。衡量一幅作品的价值已经不是简单地看其表达的内涵,而往往是由拍卖行和收藏家交易的价位所体现。在这样的社会思维影响下,艺术作品要达到“悦人”的目的也不为过。现代花鸟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达,理所当然的也走上了这样的发展之路。

以上所述导致当代工笔花鸟画产生了两个很严重的缺陷:其一,脱离传统。前面已说过,艺术作品的发展是具备社会性的。所以不难理解现代花鸟画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有社会因素造成的。但是不管艺术怎么发展,最主要的,它必须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因为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两千年来,中国的文化都被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而儒家思想是一种内敛的、包容性的、很具备传统性的文化。我们不反对吸收别人的思想,不反对学习西方客观的观察对象的思想,也不反对将艺术品引入经济领域、引入炒作、买卖等经济行为中,但并不代表我们能够完全摒弃传统思想而单纯地追求新的东西。传统工笔花鸟画在其社会功能中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他表达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即花鸟画体现的不仅仅是一棵植物、一只花鸟鱼虫,它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精神性的东西,所谓的“人画合一”。一幅花鸟画如果脱离了精神性的内涵,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灵魂,他就是个行尸走肉,不能再被称之为人。中国画在其发展道路上,曾出现过一种叫文人画的画种,文人画就曾把这个思想很好地表达出来。而现代工笔花鸟恰恰缺少的就是这部分的内容。“悦人”但不“悦己”,画有何用?其二,画面雷同。中国画在其千年发展的路程上,诞生了一批被称为佳作的作品,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都脱不开两个重要因素:布白和疏密。布白即我们说的构图,构图形式多种多样,但总是脱不开“S”型,“C”型之类的,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构图形式和审美标准,虽然表达的物象和思想不同,但构图形式却趋近雷同,千年的所谓“佳作”都是这样的,于是便不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虽说老提倡继承传统,但要继承的是传统的精华,而不是继承糟粕或全盘吸收。传统审美思想从某种角度看也对现代人的禁锢,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打破这种禁锢,独创自己的思想。现代工笔花鸟在学习传统构图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绘画的构图形式,有一种“满构图”形式,将复杂的背景用统一的颜色做底,而单独提出主体物,其实这也是一种中西结合的产物,首先其采用满构图,这是传统国画花鸟中所没有的,而它将背景作为统一的色调压下去,只凸显主体物,这样后面的背景就起到了传统工笔所说的“布白”的作用,这就是一种创新,中西结合的创新,不失文化底蕴,又不老套,这点是值得提倡的。

工笔花鸟发展的弊端,其实也出现在整个工笔画的范围内。新时代思想的解放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氛围和自由展示的平台,并且在商品经济,物质文化的催化鼓荡下,让工笔画出现了更为迅猛的发展,工笔画家,画作,画展数量上急剧增加,规模空前膨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表面上的繁花似锦,遮蔽了人们探追事物本质的目光,工笔的大量产生,究竟是一种繁荣还是繁荣背后的衰退,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工笔热的产生与旺盛的社会需求紧密相关,艺术大众化,对于全民艺术水平的提高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共同的影响下绘画商品化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出现的是削弱和消解了中国画的价值意义,降低了中国画的艺术品位,是原本“不食人间烟火”的精英艺术沦落为一种通俗的文化娱乐,更有甚者抨击当代的许多画家、画作为“中国画传统建设中一项又一项的‘豆腐渣工程”。

在泛滥成群的工笔画家中,不乏一批质量较高的画家,如江宏伟,苏百均,李魁正等,正是这批优秀的画家催生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技法。但是对于更大多数的工笔画家来说工笔画超量生产给画家带来经济上的满足,但却未能给工笔画的创作带来与之同步的质量上的提升。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有不少画家既丧失了传统的精神家园,又一时找不到新的归宿,便只好任凭物欲诱惑的摆布。于是标新立异,粗制滥造,自我复制,批量生产,目前这种旺盛的社会需求表面上是促进了工笔画发展和繁荣,但是若不能正确对待,适当把握,必将造成工笔画自我定位的迷失,从而使工笔画由“热”转“冷”,迅速地滑向颓废和衰落。

“真正的艺术家从来都是一种稀缺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的普及其实是艺术的降格。”[1]但是从目前来看艺术的大众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当代中国工笔画的数量和质量之所以不能同步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所谓“画家”以及美术院校里的莘莘学子并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而是由于现实利益的考虑而选择了这条道路。其所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已经令人担忧,将来有一天一旦爆发,对整个中国画种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

总之,当前盛极一时的工笔画热其实是喜忧参半的。虽然他使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但是也潛伏着不可忽视的弊端和隐患,真正热爱中国画的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万不可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 曹玉林.当代中国画体格转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203.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冷思考弊端
跟踪导练(四)
关于共享经济热的冷思考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科普热中冷思考
浅析工笔花鸟画教学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