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始建于春秋,成熟于南宋,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形成了典型的空间格局和独特的水乡风貌,蕴含着厚重的文人气质,至今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这些得益于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设计工作,摆脱了标本式修复的误区,兼顾时代背景真正地实现了历史街区生命的延续。合理性商业的介入,使平江路实现了功能的转换和业态的更新,为平江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课题,更是每一个设计师和研究者的历史的使命。我們要以保护的目的进行更新,深入挖掘,准确把握,使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历史人文;业态更新;可持续发展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中,习近平主席提炼出“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讲话振奋人心。“中国精神”不仅是指大国包容自信的风貌,更体现了对于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视。“中国精神”的延续,引发了我对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与更新问题的再度思考。我国所经历的漫长封建统治时期,一直奉行“御政之首,鼎新革故”。这些历史建筑被视为是过去统治和权力的象征,加以破坏与摧毁。近代的动乱、战争也对历史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摧残。这些损失都早已无法挽回了,然而更让人痛心的是在产业化革命带动下,历史古迹被大规模城市化吞噬。历史街区为高效的交通路网让路,为地产商追求的高容积率让路,为国际主义的“玻璃房子”让路。在一轮又一轮的“大拆大建”下,早已伤痕累累。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巨大财富,非但没有被我们视若珍宝,反而被硬生生地推向了城市发展的对立面。
当城市化发展日益趋于理性时,我们才逐步认识到历史街区独有的、不可替代的精神文明价值。从上世纪末我国政府开始关注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并陆续颁布了相关政策,也在如何保护的实践中做了许多的尝试。其中,1986年苏州的古城规划可谓是历史名城保护的先驱,也成功地将平江历史街区再现:一处延续苏州真实历史信息,最能够完整体现苏州古城风貌的古街巷。平江路的保护与更新是成功的,这绝非偶然,这近30年的景观保护与更新是一场了不起的、艰难的艺术实践,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苏州给我的最初的印象,源于白居易的一首诗:“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石桥,水巷相邻,居民枕河而居,宛若一幅充满烟火气息的世俗风情画。
1 “保护与更新”中系统的概念
历史街区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不是道路与河流,也不是古树小桥,更不是一个个民居建筑。它不是单摆浮搁的单体,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平江路保持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桥梁、古井、水埠等构筑物,其中并非每件都具有文物古迹的价值。但它们整体的构成与序列,经过历史的检验,沉淀出一种最优化的格局,反映出苏州江南水乡独特的地方风貌,价值得到了升华。
苏州城有着水陆两套密切结合的交通系统,被称作“双棋盘”格局。这种格局绝非一蹴而就,早在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臣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了都城姑苏。街市傍水而筑,居民临水而居,形成了水陆并行格局的雏形。春秋争霸、战国烽火,在此期间役兵开河、架设桥梁,以备战争之用,促进了苏州桥文化的发展。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苏州渐成财货集散之地,绅商多乐于在此寓居,唐宋时期苏州已是“东西南北桥相望”的风貌。南宋迁都杭州,偏安于江南,苏州手工业快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当时苏州被称作“平江”,遗存的“平江图碑”清晰再现了苏州当是“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平江路是位于苏州东北角现存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双棋盘格局历史街区。在地道的苏州人看来,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平江路与平江河平行而依,路和河都不宽阔,路上行人,水上可以摇橹船。两套交通系统密切结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冲刷,至今依旧保持宋“平江图”的景象。
建筑是历史、地域的产物,凝聚着城市的特色与风格。曾几何时,当我们描述自己曾经去过的一座城市时,首先会谈到那里的建筑。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皖南的徽派建筑等。而苏州平江路自古就是居民区,保留了大批硬山屋顶的老式民居,大多面河而建,体量小而轻巧,低层高密度,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外墙立面。这些斑驳的外墙,攀生着生机盎然的藤萝、常春藤,是老街动感的生命。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挤压,老建筑原有的功能形态已经离现实生活正渐行渐远。旧民居中缺乏现代化设施,周边区域配套不足,老建筑大多年久失修,交通系统混乱,杂乱无章的农贸市场、随意堆放的垃圾废物,使历史街区大多沦为贫民区,昔日的平江路早已面目全非。
历史街区是一个活体,它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需要保护更需要更新。苏州平江路的保护与更新,本着“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疏通河道、10类管线入地、铺设石板路、维修老房子、拆除违规建筑等,共耗资1亿多元,从根源上切实地解决了平江路破败的症结。在更新设计的过程中,平江路因水得益,更新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重新疏浚了平江河,重现了宋代平江图中前街后河的景象;正如白居易诗中“东西南北桥相望”的景色,平江河上的十三座跨桥,得以全部修复保留。保持80%的建筑不动或少动,保持居住建筑的形态,对水巷两岸的建筑高度严格控制,檐口高度不超过6米,对高度不协调的建筑进行减层、外观改造。使平江路形成了二、三层的砖木结构建筑为主,体量有别、高低错落的垂直立面;平江路的石板路古味十足,在修复平江河两侧驳岸时,为了不打破原有石块斑驳的效果,施工人员对每一块石块编号,整修加固后按照编号重新安放。十口古井也保留至今,路旁的香樟树已都有了岁月的痕迹。
2 历史人文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特殊空间,是地域性文化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区域。文化,是一个景观街区的灵魂,是最具价值的部分。从宋朝初具形态的平江路,历经千年,保留着几代人的生活印记。倘若把它仅仅当地皮处理,无异于将字画当作浆,把青铜器当作废铜,损失其实质性的价值。平江路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弥漫着历史人文的独特魅力。
自古文人爱苏州,多半源于隐逸的情怀。在苏州城的繁华中,藏匿着多少私家园林。自战国庄子以来,隐逸思想一直绵延至今,逐渐升华为一种文化。“隐”并非仅仅局限于离群索居,隐的最高境界是“大隐于市”,这种境界也需要人间烟火来成全。“逸”则是一种不拘俗世的洒脱。身居庙堂的文人经历世态炎凉、官场沉浮之后,转而崇尚“无丝竹之乱耳无,无案牍之劳形”不受外界滋扰,“心隐身不隐”的逍遥生活。
现如今,物质充裕的社会,片面地强调单一的价值取向,使现代人迷失,竭力去追求一种穷奢极欲的生活状态,却时常感到精神困乏、空虚。终日围困于冰冷的写字楼之中,被闪烁的霓虹笼罩,忙碌不堪、压力重重。越来越渴望,寻一个世外桃源,调节身心,净化心灵,这便是现代人所渴望的“隐逸”,是一个重新构建信仰,皈依自我的过程。苏州平江路恰如其分,就是一个“隐于市”的桃花源。历史上就是一个居住生活区,市井生活与清雅别院互为表里,将俗者屏之,窄巷深宅、曲尽通幽,体现园林造景的智慧。平江路不通汽车、没有喧嚷的旅游团经过,在街上我们能看到老苏州人躺在藤椅上悠闲地晒太阳,学生模样的人坐在角落画一幅速写,一些游客漫步在香樟树下,坐在茶楼上听评弹、品香茗,心也沉淀下来。
3 功能的转换,业态的更新
平江路的保护与更新,仅是景观重现和文化挖掘是远远不够的。它身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商业性的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标本化的留存只会导致其再度破败。然而,商业开发考虑产出,保护强调投入,面对剧烈的矛盾,常常难以协调顾此失彼。商业、旅游、地产以“更新”的名义粗暴地践踏历史街区的现状让人忧心,在开发的理念和业态的选择上尤为重要。苏州平江路的开发上,以一种动态保护的视角,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允许商业进入街区,并担负起建筑日常的维护工作。
平江路大多为小型的民居建筑,本身沧桑的肌理和较低的租金,成为低成本特色商业的栖身之所。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彼岸茶馆这类复合模式的休闲小店,坐在木楼上闻着茶香,读一本书、下一盘棋,或是去听一曲评弹,小三弦、琵琶和浓浓的吴音,婉转细腻地讲述着民间的故事。在斑驳的砖瓦和木门的掩映下,远离喧嚣。还有些苏绣、古董、民间工艺品的店铺,一样古朴精致、各具风格。大中型的府邸由于本身空间结构层次丰富,利于系统的功能分区,被改造为各具韵味的主题酒店,在提供舒适便捷休憩空间的同时,更是一种体验。筑园就是一家在原苏式古建筑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手法的主题酒店。院落中百年老墙、精美雕花粱得以保存,院落是经典的二层苏州民居,有天井,分前后两厅,连通前后厅的火巷颇有设计感,由多角度拼接的石膏板组成,具有苏州建筑硬山屋面曲线的错落效果,又不失构成主义的趣味。客栈内的书吧、画廊颇具古朴的文人气质。无论是商店还是民俗展览馆,在立面进行设计更新时,都保持了原有建筑各部分构件的比例,店铺的牌匾和水牌等装饰,都不能改变建筑原有的形式,并且在颜色和材质上符合历史肌理。这种良性的商业循环模式地融入,也使平江路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从1933年在《雅典宪章》中被提出开始,数十年间,其所涉及的内容逐渐被丰富,保护的范围也不斷扩大。保护的手法也从单纯的标本式修复,演变为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面对的复杂厚重的历史街区,在保护的基础上,更注重的是更新,使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生机勃勃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之路。当我们面临历史街区复杂、敏感的种种矛盾时,能够细腻、深刻的研究。这是我们设计工作者身负的历史重任,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永恒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2]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 阮三仪,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
[4] 袁泉.苏州历史街区内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 施文球.姑苏宅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宋雅春(1987—),女,山西人,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