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事项权限管理的影响因素探析

2014-06-25 02:57
商业会计 2014年7期
关键词:审批权成本费用事项

(安徽大学商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权限管理”一般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中,主要是指对系统中的各等级、各部门和个人分配给予相应权限,并规定不得越权的过程。将“权限管理”应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则是指从管理的角度考虑如何合理地在企业各等级、各部门和个人中配置权力、合理地控制授予的权力,以达到有效防范授权不当或用权过度风险的过程。因此,权限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也是企业内部的一项重要控制措施,其实质就是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或分级权力,并设置一定程序予以落实,以便在处理经济业务时进行控制,以防范各项业务风险。

一、会计事项权限管理的涵义和内容

(一)会计事项权限管理的涵义。会计事项权限管理是对权限管理的一种范围的限定。所谓“会计事项”一般指的是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中所处理的业务事项,主要是指企业已发生各项经济业务事项中,因涉及财务开支需经过相应的财务审批的经济业务事项。因此,结合权限管理的涵义,会计事项权限管理就是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中涉及到财务开支的业务即会计事项应如何合理地在企业各等级、各部门和个人中配置财务审批权力,如何合理地控制所授予的财务审批权、划分审批责任,以有效防范财务审批授权不当或用权过度带来的财务风险的过程。

(二)会计事项权限管理的内容。要达到会计事项权限管理的效果,企业就应通过建立财务授权审批体系,将权力合理配置或分级;通过规定岗位职责、审批责任等,将权力体现在合理范围;再通过设置审批程序及签批,以监督检查财务审批权力是否在控制的范围,达到有效控制财务授权审批风险的目的。为此,企业会计事项的权限管理内容应包括:财务授权审批体系和财务授权审批程序(流程)两个方面。财务授权审批体系包括:(1)财务授权审批的范围。通常企业应将所有会计事项都纳入其范围。(2)财务授权审批的层次,即会计事项审批权限级次。企业应根据会计事项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审批层次,从而保证各管理层有权亦有责,同时规定出不同层次审批权限的类别,即审核、核准和审批。(3)财务授权审批的内容。通常是指各类会计事项在各级次审批中应确认的内容。(4)财务授权审批的责任。企业应当根据各级次审批的具体内容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财务审批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授权责任不清的情况发生。而财务授权审批程序(流程)就是指企业应规定每一类会计事项的先后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先后办理审批,从而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

二、影响企业会计事项权限管理的因素

通过对会计事项权限管理涵义和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会计事项权限管理要做到科学、有效,关键在于合理配置财务审批权以及设置层次清晰的审批程序(流程)。而企业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等诸多因素对此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制度安排。科学的组织架构是企业实施发展战略的基础,它具体包括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职能部门设置两大层面,其中内部职能部门设置状况必将影响企业的会计事项权限管理。因为企业在设置职能部门时,一般既要考虑不相容职务划分,又要考虑企业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决定相应的岗位配置、权责关系、业务和管理流程及企业内部协调与控制机制等,从而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财务的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

具体来说,职能部门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的企业,其职能组织为直线制组织模式,与此相应,其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有限,财务管理模式为集权管理型。在该模式下,会计事项审批权限集中在企业最高层,而其他层级不被授予或授予很少的审批权限,这种财务审批控制虽能够克服多头审批造成的监督失控或审批标准掌握不统一等问题,但不利于调动下属管理人员积极性且影响审批效率。而职能部门管理幅度广、管理层次少的企业,其职能组织为扁平化组织模式,与此相应,其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扩展,财务管理模式一般为分权管理型。在该模式下,企业一般根据业务范围和金额大小,确定会计事项审批权限级次,让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其主管业务范围和相应金额范围内具有合理的审批权,而对于重要的财务收支或金额较大的财务收支,则规定必须由单位负责人或集体审批,这种财务分级审批控制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从而有利于调动下属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提高财务审批的效率,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易发生财务审批不当或失控的风险。

(二)职责分工。职责分工要求企业在设置内部职能机构的基础上,对各岗位职能进行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任职条件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科学合理的职责分工,一方面要考虑组织架构的职能部门设置,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一般来说,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审批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这五种职务两两间要相互分离。由此可见,企业职责分工的状况对财务审批权配置有着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企业财务审批权配置要与各职能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相一致,二是要将财务授权审批职务与业务经办职务相分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会计事项审批权限级次分明和合理,又有利于会计事项审批责任与岗位责任相挂钩,保证审批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又能实现对财务审批权的控制。

(三)业务性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内容来划分不同性质业务,如采购业务、销售业务、成本费用业务等,也可根据业务发生的范围和频率来划分不同性质的业务,即分为常规业务和特殊业务。常规业务指的是企业经常发生、涉及范围较广的日常经济业务;特殊业务指的是企业发生频率较低、较为重要的非常规业务,也就是例外业务。

企业这两种业务性质的划分对财务审批权的配置及控制都会产生影响。按业务内容划分业务性质,决定了会计事项审批权归属的职能部门和具体审批程序,如采购业务的财务审批权就归属于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相关领导,其审批程序就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到相关领导审批;成本费用业务财务审批权就归属于成本费用发生部门或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相关领导,其审批程序就应由成本费用发生部门或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审核)到相关领导审批。按业务发生的范围和频率划分业务性质,决定了财务授权审批方式是一般授权还是特殊授权,以及授权控制方式。一般授权是对办理常规业务的审批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授权的时效较长,审批程序较固定,企业大部分业务内容,如常规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日常发生的成本费用等都属于一般授权处理的业务,这类业务授权控制可采取在落实岗位职责检查中确定审批责任履行的方式;特殊授权是对办理特殊业务的审批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授权的时效较短,审批程序一般也不固定,如企业发生的重大资本性支出,重大的筹资和投资活动以及例外事项等业务,对这一类业务的授权控制一般要采取专项的审批方式。

(四)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达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编制的经营、投资、筹资等财务活动的年度和月度收支总体计划。全面预算管理在生产性企业和商业性企业中的重点有所不同,对生产性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重点一般是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而对商业性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重点一般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费用预算,也就是对大部分成本费用项目的发生及金额都要实行严格的预算定额控制。可见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权限管理的控制,尤其在商业企业,成本费用得到了有效的预算定额控制,基于会计事项的财务审批权力在定额费用项目上就可分级下放,无须层层上报审批,这样既有助于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又使审批程序层次简洁,审批责任也易于明确。

因此,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组织内部各项管理活动中,对财务审批权和审批程序有着重要影响的管理活动,也是企业实行财务分权管理模式下,为有效防范财务审批权分级带来的审批不当或失控风险所需要的配套管理措施。基于会计事项权限管理的研究就必须充分考虑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要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会计事项权限管理有机结合,以建立合理的财务授权审批体系,简化财务审批程序,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优化再造。

猜你喜欢
审批权成本费用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费用报销中的诚信行为研究
重大事项决定权探究
制造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措施之探讨
海南司法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周重大重组事项一览
地勘单位成本费用控制浅析
中国经济换挡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
慎用审批权 强化善用监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