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术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与实证研究

2014-06-24 02:02陈燕孔叶群
出版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

陈燕 孔叶群

[摘 要] 根据社科期刊的内容特点,通过引入新的参数,尝试对何学峰等人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数值模型进行修正并得出社科期刊学术水准的动态评估模型。应用该数值模型,对同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的12种高等教育核心期刊进行实证分析,相关数据来源于2008—2011年中国引文数据库(CCD)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结果表明社科期刊学术水准的动态评估模型作为一种新方法可促进社科期刊以动态视角审视自我发展进程,使期刊管理部门的评估工作更加科学、全面、公正。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动态评估模型 中国高等教育期刊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3-0041-05

[Abstract] A dynamic model tha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ademic level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through introducing new parameters and adjusting the dynamically numerical model to evaluate the academic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developed by He Xuefeng et al.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12 kinds of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s as Chinese core journals of Beijing University and CSSCI source journals was performed by use of the dynamic model. The data used in the analysis originated in China Citation Database (CCD) and Annual Report for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 Impact Factors (Social Sciences) from 2008 to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model. developed by us could promote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to observe themselves dynamically and make the assessment of journal management more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fair.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 Dynamic evaluation model China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期刊出版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方便地获得关于期刊的各种数据。那么,这些数据之间存在哪些相关性?除了被用作评价机构的期刊遴选排名,还能揭示哪些内容?这就是本文关注的一个新课题,即传统评价机构的评价数据能否反映社科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变化。这一思考源于何学峰等人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的研究[1],其研究成果发表后,先后有多位研究者尝试应用和验证,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引文达100多次,在科技期刊界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基于社科学术期刊与科技期刊在内容特点方面的一些区别,本文通过引入一些新的参数尝试对何学峰等人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进行修正,提出针对社科期刊学术水准的动态评估模型,并将2008—2011年中国引文数据库(CCD)的数据统计源和2008—2011年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用于该数值模型,对同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中的12种高等教育“双核心”期刊进行实证分析,期望为社科期刊学术水准评估提供一种动态评估的新方法,促进社科期刊自我评估,不断提高学术质量,使期刊管理部门的评估工作更加科学、公正、全面。

1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评估指标的引入与动态数值模型

参考《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中对期刊质量指标“学术水准”的规定,以及部分学者提出的关于人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估应增补“五年影响因子”“转摘率”“高影响力论文率”等[2]指标的观点,借鉴何学锋等人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估指标设置方法,根据社科期刊学术水准的内涵,本文提出评估社科学术期刊学术水准的指标,见表1。

本文之所以将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模型指标改为社科期刊的学术水准指标,除了对应《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中的相应指标外,更多地是考虑到学术水准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内涵的概念,而学术影响力是即时的、静态的、外在的概念,学术水准比学术影响力更能体现期刊内在的学术质量。因此,将何学锋等人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移植于评估社科期刊的学术水准时,本文选取的模型数值参数不完全相同,在保留其基本指标载文量、总被引频次等的前提下,本模型新增加了反映社科期刊历史办刊质量的累加平均影响因子Gy-i(社科期刊每年影响因子累加的平均值)和评估高影响力论文率的相对Hy-i指数H/A(对载文量的校正采用H指数与载文量的比值后为相对Hy-I指数),舍弃了反映科技期刊信息反映速度的即年指标,同时由于统计源没有公开各刊文摘率数据,故暂不列入。

2.3.2 动态模型评估计算结果

运用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公式(1)、(2)进行计算,得出12种“双核心”高等教育期刊2008—2011年度学术水准的计算结果(见表3)。需要说明的是,计算得出的某种社科期刊的学术水准I值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通过除以一个修正参数进行简化可突出其直观性。在本研究中,将12种高等教育期刊的学术水准I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修正参数,由此获得12种高等教育期刊各自的相对学术水准评估分值IR,并以此对这12种高等教育“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进行比较和排序。另外,将某一期刊最近一年的Iy-i除以某年限的综合I值后再减去1,便可获得该期刊的学术水准在最近一年的增长率,表3给出了2011年各刊的学术水准增长率。endprint

3 分析与讨论

3.1 数值模型重在动态评估,符合期刊成长规律

根据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的数值计算,得出12种“双核心”期刊的排序。其中综合学术水准排名前四的期刊分别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其相对学术水准数值都在1.8以上,《高等教育研究》达到3.71,遥遥领先,显示了该刊在高等教育界的权威地位,数值计算与学界和读者的口碑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经过2009—2010年的繁荣发展后,面对其他期刊的激烈竞争,动态影响指数在2011年略有下降。本文认为,专业期刊从最初的快速上升期进入成熟的平台期,其学术水准出现10%以内的波动属于正常范围。因为社会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比自然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几年,因此出现统计年结果的负增长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出现较大比例的负增长,就应当引起重视,应及时分析原因,改进编辑工作。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数值模型的特点在动态评估,即对期刊在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累计评估,体现在增加了累加影响因子在评估模型中的权重,因此其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期刊的成长进程。如12种“双核心”期刊在2008年时,各项指标都处于较低的起步阶段,2009—2010年多数期刊的数值指标开始快速爬升,但到2011年进入平台期,有一半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这些数据揭示的现象与媒介经济学中对期刊成长规律的分析不谋而合,说明任何期刊的成长过程都不会是一条直线,而会呈现起伏的螺旋式发展过程。随时通过动态评估模型找差距,期刊的学术水准就可以螺旋式上升,如果迷失方向,陶醉在过去的光环中,期刊的学术水准也可能螺旋式下降。

3.2 数值评估模型与专业机构评价各有优势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数值模型是根据社会科学期刊的特点在科技期刊动态评估模型的基础上修正而成的,综合了7项反映社科学术期刊学术水准的评估因子,并在对12种高等教育“双核心”期刊的评估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从学术水准因子排序结果可以看出,12种期刊的学术水准存在差异,其中学术水准因子在1.8以上的期刊有4种,这4种期刊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深受作者和读者的好评。其他期刊的学术水准依次递减,其原因是7项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评估不能仅看影响因子一项,而目前某些专业机构每年发布的期刊排行榜是完全按照当年期刊影响因子排序的,用于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准就会有失偏颇。对于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不能盲目追求高影响因子,反映高质量学术论文的H指数和基金论文比,还有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能力等,也是人文社科期刊应重视的因素。比较而言,专业评价机构倾向于静态地为作者和读者提供选刊参考的评价结果,本动态评估模型既为读者、作者提供选刊参考,也为办刊人提供自我评估的工具,了解自己的成长足迹,了解同行的发展态势,取长补短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3.3 数值模型有利于出版质量管理的科学化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各级期刊管理部门以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估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而不局限于用单一的方法或数据去评判高低,尤其是对编辑出版部门自身而言,科学评估可以作为科学管理的依据。从对高等教育12种“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动态模型数值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1年,各刊面对市场经济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冲击,学术水准指标都有所波动,有的呈现正V字变化,有的出现负V字变化,个别期刊一些指标出现明显的下滑。尽管12种期刊都是“双核心”期刊,但由于办刊历史、办刊风格、编辑策略各异,学术水准也不一样。有的一直有事业单位充足的办刊经费,所以不收版面费,始终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刊原则;有的要自筹部分经费,会收取较高的版面费,学术质量难免会打折扣。当网络信息技术进入Web3.0时代,编辑出版工作要适应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的变革,如果编辑工作思路仍墨守成规,也会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准。就以网络传播因子的篇均下载率来看,除了《高等教育研究》,其他各刊的篇均下载率普遍不高,增长态势也不明显,这就是说,对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应用还没有得到各刊的普遍重视。据笔者统计,高等教育类期刊参加中国知网“优先出版”的还不是很多,使用在线编辑审稿平台的期刊比起科技期刊来说也很少,参加手机出版和自主开放OA期刊的更少。在这样一个信息资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大传播时代,如果不考虑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和速度,一味坚守低数量、低速度,那么即使是高质量的论文也难以被受众获取和接受。所以,各期刊管理部门如果能够通过这一动态评估模型对期刊进行科学评价,也不失为一种管理策略。

本研究只选取了被两家评价机构同时收录的12家高等教育类期刊进行动态模型的实证分析,结论也许会有失准确,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该模型本身也还有待在各类社科期刊评估中不断验证和完善。在大数据时代,与其凭感官直觉来判断客观事物的真相,不如通过可测量、可计算、可验证的大数据来呈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至于数据背后的各种原因,各期刊的办刊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释,一切都是相对的,只是希望给期刊管理部门、专业编辑、专业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注 释

[1][3]何学锋,彭超群.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编辑学报,2002,14(4):238-240

[2]张积玉.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的特点:指标体系及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2011(10):43-50

[4]陈燕,杨丽.《中国高等教育》(2008—2012年)学术影响力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30-34

(收稿日期:2013-10-17)endprint

3 分析与讨论

3.1 数值模型重在动态评估,符合期刊成长规律

根据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的数值计算,得出12种“双核心”期刊的排序。其中综合学术水准排名前四的期刊分别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其相对学术水准数值都在1.8以上,《高等教育研究》达到3.71,遥遥领先,显示了该刊在高等教育界的权威地位,数值计算与学界和读者的口碑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经过2009—2010年的繁荣发展后,面对其他期刊的激烈竞争,动态影响指数在2011年略有下降。本文认为,专业期刊从最初的快速上升期进入成熟的平台期,其学术水准出现10%以内的波动属于正常范围。因为社会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比自然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几年,因此出现统计年结果的负增长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出现较大比例的负增长,就应当引起重视,应及时分析原因,改进编辑工作。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数值模型的特点在动态评估,即对期刊在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累计评估,体现在增加了累加影响因子在评估模型中的权重,因此其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期刊的成长进程。如12种“双核心”期刊在2008年时,各项指标都处于较低的起步阶段,2009—2010年多数期刊的数值指标开始快速爬升,但到2011年进入平台期,有一半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这些数据揭示的现象与媒介经济学中对期刊成长规律的分析不谋而合,说明任何期刊的成长过程都不会是一条直线,而会呈现起伏的螺旋式发展过程。随时通过动态评估模型找差距,期刊的学术水准就可以螺旋式上升,如果迷失方向,陶醉在过去的光环中,期刊的学术水准也可能螺旋式下降。

3.2 数值评估模型与专业机构评价各有优势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数值模型是根据社会科学期刊的特点在科技期刊动态评估模型的基础上修正而成的,综合了7项反映社科学术期刊学术水准的评估因子,并在对12种高等教育“双核心”期刊的评估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从学术水准因子排序结果可以看出,12种期刊的学术水准存在差异,其中学术水准因子在1.8以上的期刊有4种,这4种期刊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深受作者和读者的好评。其他期刊的学术水准依次递减,其原因是7项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评估不能仅看影响因子一项,而目前某些专业机构每年发布的期刊排行榜是完全按照当年期刊影响因子排序的,用于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准就会有失偏颇。对于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不能盲目追求高影响因子,反映高质量学术论文的H指数和基金论文比,还有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能力等,也是人文社科期刊应重视的因素。比较而言,专业评价机构倾向于静态地为作者和读者提供选刊参考的评价结果,本动态评估模型既为读者、作者提供选刊参考,也为办刊人提供自我评估的工具,了解自己的成长足迹,了解同行的发展态势,取长补短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3.3 数值模型有利于出版质量管理的科学化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各级期刊管理部门以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估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而不局限于用单一的方法或数据去评判高低,尤其是对编辑出版部门自身而言,科学评估可以作为科学管理的依据。从对高等教育12种“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动态模型数值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1年,各刊面对市场经济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冲击,学术水准指标都有所波动,有的呈现正V字变化,有的出现负V字变化,个别期刊一些指标出现明显的下滑。尽管12种期刊都是“双核心”期刊,但由于办刊历史、办刊风格、编辑策略各异,学术水准也不一样。有的一直有事业单位充足的办刊经费,所以不收版面费,始终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刊原则;有的要自筹部分经费,会收取较高的版面费,学术质量难免会打折扣。当网络信息技术进入Web3.0时代,编辑出版工作要适应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的变革,如果编辑工作思路仍墨守成规,也会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准。就以网络传播因子的篇均下载率来看,除了《高等教育研究》,其他各刊的篇均下载率普遍不高,增长态势也不明显,这就是说,对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应用还没有得到各刊的普遍重视。据笔者统计,高等教育类期刊参加中国知网“优先出版”的还不是很多,使用在线编辑审稿平台的期刊比起科技期刊来说也很少,参加手机出版和自主开放OA期刊的更少。在这样一个信息资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大传播时代,如果不考虑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和速度,一味坚守低数量、低速度,那么即使是高质量的论文也难以被受众获取和接受。所以,各期刊管理部门如果能够通过这一动态评估模型对期刊进行科学评价,也不失为一种管理策略。

本研究只选取了被两家评价机构同时收录的12家高等教育类期刊进行动态模型的实证分析,结论也许会有失准确,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该模型本身也还有待在各类社科期刊评估中不断验证和完善。在大数据时代,与其凭感官直觉来判断客观事物的真相,不如通过可测量、可计算、可验证的大数据来呈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至于数据背后的各种原因,各期刊的办刊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释,一切都是相对的,只是希望给期刊管理部门、专业编辑、专业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注 释

[1][3]何学锋,彭超群.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编辑学报,2002,14(4):238-240

[2]张积玉.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的特点:指标体系及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2011(10):43-50

[4]陈燕,杨丽.《中国高等教育》(2008—2012年)学术影响力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30-34

(收稿日期:2013-10-17)endprint

3 分析与讨论

3.1 数值模型重在动态评估,符合期刊成长规律

根据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的数值计算,得出12种“双核心”期刊的排序。其中综合学术水准排名前四的期刊分别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其相对学术水准数值都在1.8以上,《高等教育研究》达到3.71,遥遥领先,显示了该刊在高等教育界的权威地位,数值计算与学界和读者的口碑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经过2009—2010年的繁荣发展后,面对其他期刊的激烈竞争,动态影响指数在2011年略有下降。本文认为,专业期刊从最初的快速上升期进入成熟的平台期,其学术水准出现10%以内的波动属于正常范围。因为社会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比自然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几年,因此出现统计年结果的负增长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出现较大比例的负增长,就应当引起重视,应及时分析原因,改进编辑工作。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数值模型的特点在动态评估,即对期刊在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累计评估,体现在增加了累加影响因子在评估模型中的权重,因此其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期刊的成长进程。如12种“双核心”期刊在2008年时,各项指标都处于较低的起步阶段,2009—2010年多数期刊的数值指标开始快速爬升,但到2011年进入平台期,有一半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这些数据揭示的现象与媒介经济学中对期刊成长规律的分析不谋而合,说明任何期刊的成长过程都不会是一条直线,而会呈现起伏的螺旋式发展过程。随时通过动态评估模型找差距,期刊的学术水准就可以螺旋式上升,如果迷失方向,陶醉在过去的光环中,期刊的学术水准也可能螺旋式下降。

3.2 数值评估模型与专业机构评价各有优势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数值模型是根据社会科学期刊的特点在科技期刊动态评估模型的基础上修正而成的,综合了7项反映社科学术期刊学术水准的评估因子,并在对12种高等教育“双核心”期刊的评估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从学术水准因子排序结果可以看出,12种期刊的学术水准存在差异,其中学术水准因子在1.8以上的期刊有4种,这4种期刊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深受作者和读者的好评。其他期刊的学术水准依次递减,其原因是7项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评估不能仅看影响因子一项,而目前某些专业机构每年发布的期刊排行榜是完全按照当年期刊影响因子排序的,用于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准就会有失偏颇。对于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不能盲目追求高影响因子,反映高质量学术论文的H指数和基金论文比,还有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能力等,也是人文社科期刊应重视的因素。比较而言,专业评价机构倾向于静态地为作者和读者提供选刊参考的评价结果,本动态评估模型既为读者、作者提供选刊参考,也为办刊人提供自我评估的工具,了解自己的成长足迹,了解同行的发展态势,取长补短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3.3 数值模型有利于出版质量管理的科学化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各级期刊管理部门以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估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而不局限于用单一的方法或数据去评判高低,尤其是对编辑出版部门自身而言,科学评估可以作为科学管理的依据。从对高等教育12种“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动态模型数值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1年,各刊面对市场经济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冲击,学术水准指标都有所波动,有的呈现正V字变化,有的出现负V字变化,个别期刊一些指标出现明显的下滑。尽管12种期刊都是“双核心”期刊,但由于办刊历史、办刊风格、编辑策略各异,学术水准也不一样。有的一直有事业单位充足的办刊经费,所以不收版面费,始终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刊原则;有的要自筹部分经费,会收取较高的版面费,学术质量难免会打折扣。当网络信息技术进入Web3.0时代,编辑出版工作要适应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的变革,如果编辑工作思路仍墨守成规,也会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准。就以网络传播因子的篇均下载率来看,除了《高等教育研究》,其他各刊的篇均下载率普遍不高,增长态势也不明显,这就是说,对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应用还没有得到各刊的普遍重视。据笔者统计,高等教育类期刊参加中国知网“优先出版”的还不是很多,使用在线编辑审稿平台的期刊比起科技期刊来说也很少,参加手机出版和自主开放OA期刊的更少。在这样一个信息资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大传播时代,如果不考虑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和速度,一味坚守低数量、低速度,那么即使是高质量的论文也难以被受众获取和接受。所以,各期刊管理部门如果能够通过这一动态评估模型对期刊进行科学评价,也不失为一种管理策略。

本研究只选取了被两家评价机构同时收录的12家高等教育类期刊进行动态模型的实证分析,结论也许会有失准确,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该模型本身也还有待在各类社科期刊评估中不断验证和完善。在大数据时代,与其凭感官直觉来判断客观事物的真相,不如通过可测量、可计算、可验证的大数据来呈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至于数据背后的各种原因,各期刊的办刊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释,一切都是相对的,只是希望给期刊管理部门、专业编辑、专业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注 释

[1][3]何学锋,彭超群.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编辑学报,2002,14(4):238-240

[2]张积玉.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的特点:指标体系及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2011(10):43-50

[4]陈燕,杨丽.《中国高等教育》(2008—2012年)学术影响力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30-34

(收稿日期:2013-1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