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职业病”不是危言耸听

2014-06-24 11:48邓海建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职业病国民教育部

邓海建

一个多世纪前,梁启超先生发出“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铿锵之言。世易时移,国家在发展,社会在向前,中国孩子的体质却未见长足的进步。

有两组数据令人警醒:一是2014年3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全国范围内千余名小学生进行的体质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健康指数为3.59(5分制),体质指数为3.50(5分制)。其中,感冒、龋齿、近视、睡眠不好等堪称小学生“职业病”。二是去年,一份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调查表明:我国有4亿多近视患者,青少年是“重灾区”:小学生中近视率在30%以上,中学生达70%,大学生达90%。眼镜成为许多人无奈的终身之选。

再从面上看:根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按规定我国每5年开展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的幅度相对于上一次国民体质监测时有所减缓,但仍在下降。一些学生“经不起站,经不起跑”,有些案例甚至听起来很“夸张”:譬如今年2月底,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小学部的二年级二班集体停课3天,原因是学生“集体感冒”了。

好体魄是锻炼出来的。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有关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的政策法规也不少: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13年,教育部重申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提出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遗憾的是,诸多顶层设计并未兑现孩子的体质利好。小学生“职业病”究竟因何而生、从何求解呢?恐怕还得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尽管我们向孩子强调要锻炼身体,但教授的基本还是碎片化的体育技能,而忽略了系统化的健康管理能力的养成与培育。二是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政绩观,导致教育者对孩子的体质状况相当淡漠。三是不少家长默认了“以身体换成绩”的潜规则,睁只眼闭只眼,或徒留一声嗟叹,并没有将孩子的体质问题当作真问题对待。

(摘自《健康时报》)

猜你喜欢
职业病国民教育部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我可爱的职业病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