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者的奴隶

2014-06-24 11:49朱铁志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马屁精马屁奴隶

朱铁志

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是流行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恶俗之风。它以甜言蜜语为表象,以精神贿赂为手段,以获得私利为目的,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正派人士极其鄙视的恶劣作风。

善拍者多为奸佞之徒。为了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他们往往精研溜须拍马之术,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策略分而治之。有的直奔主题,露骨而肉麻地吹捧;有的迂回曲折,欲擒而故纵、欲褒而先贬;有的声东击西,巧言令色,无意之间,让被拍者中计而不自知。

一则古代故事说:有个马屁精十分了得,所拍之人无往不胜。有位刚正不阿的县令不信这个邪,命手下把那个奸佞之人找来。马屁精入得堂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县令面前,连声说道:“小人早就听说您的清名,奴才就是再能拍,也万万不敢拍您的尊臀啊。”县令听罢,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口说:“谅你也不敢拍本官的马屁!”马屁精一溜碎步退下堂去,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

类似的故事不妨翻翻《古今笑》之类杂书,也不妨看看野史笔记,笑过之后总会引发一点思考。

在我看来,拍马与被拍马,基本是一项低智商的无聊活动。但如此低劣的活动从古至今从未绝迹,这是何故?其中有什么玄奥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

从心理基础看,人大都有得到别人承认和社会肯定的心理渴望。担任一定社会公职、扮演某种社会角色的人,由于其责任格外重大,尤其需要得到这种认可,这本无可厚非。但超出一定限度,就容易变味儿,使当事者变得做一点小事就急不可待地到处张扬,唯恐别人不知道,恨不得马上得到人家的肯定和赞扬。不幸的是,很多所谓的聪明人在这个问题上往往变得格外弱智、格外缺乏自知之明。这就使得谄媚之风有了某种土壤。

从社会心理看,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何趋利?当然是依靠诚实劳动、过人本领,这是做人的正道。也有人不愿意那么费劲,于是就找到溜须拍马的捷径。既然有人好这一口,而且这人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别人的命运,何不投其所好?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埋头苦干没人搭理,溜须拍马博得上位的事情却非绝无仅有。这就让人不免有些悲哀。

不知人们是否想过:享受拍马其实等于自贬人格、自贬智商;拍人马屁等于侮辱其人格、藐视其智商。道理很简单,谁享受拍马,其实就是拍马者的奴隶;拍人马屁,等于认定对方的人格和智商在自己之下,可以像猫玩儿老鼠一样,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然,拍马这种“低档的艺术”也有自己的行业技巧,搞不好也会弄巧成拙。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看到到处是自己的书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别的书销路很好,都卖完了。”瞧瞧,拍马不成拍到马蹄子上了。

如此说来,拍马并非随便什么人都可为之。品格高尚的人不行,刚直不阿的人不行,性情狂狷的人不行,书生意气太重的人不行,老实忠厚的人不行,迂腐木讷的人也不行。

同样道理,这些“不行”的人多半不会成为拍马者的奴隶。因为他们虽然“不机灵”,但绝没有愚蠢到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地步。

什么时候,咱们这个社会能够让拍马的人没了市场,得不到任何好处,这个社会就又向前大大地进了一步。

【原载2014年7月22日《中

老年时报·副刊》】

插图/各取所需/佚 名

猜你喜欢
马屁精马屁奴隶
船难揭示奴隶贸易真相
蚂蚁奴隶的反抗
我的“马屁精”弟弟
My First Sea Journey
马屁精拯救欧洲
手机奴隶
家长群成马屁群源于家长的“成功焦虑”
马屁的“境界”
白老师的“马屁经”
测你是一个几星级的马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