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之比较分析

2014-06-24 03:43吴保根
关键词:科技园两地大学

胡 琳,吴保根

(1.武汉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湖北430072;2.东华大学a.党委组织部;b.发展联络处,上海200051)

我国自1988年创建第一个大学科技园以来,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根据科技部门户网站上公布的信息,截至2014年9月,经我国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已达116个,覆盖了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7个大中城市;从地理位置分布[1]来统计:华东地区42个、华北地区22个、东北地区14个、西南地区12个、华中地区10个、西北地区10个、华南地区6个,除港澳台外,全国只有西藏和宁夏两个自治区处于空白状态。伴随着数量上的稳定增长,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场地面积呈现阶梯式递增态势,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授权以及创造就业岗位等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4年)》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总孵化面积775.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 204个,累计毕业企业6 515个,在孵企业人数14.7万人;2004年至2013年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达到了2 698.2亿元[2]。由于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起步较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以及高校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等诸多因素,各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总体来说,华东、华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西北地区偏弱。因此,本文将针对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京沪两地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进行简要的比较,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并供其他地区发展参考。

一、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借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4年)》对国家大学科技园采取的统计办法,我们沿用大学科技园数量、总孵化面积、在孵企业数、当年新孵企业数、孵化基金总额、累计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人数、孵化企业当年总收入、上缴税金总额等指标作为衡量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所采纳的数据,除大学科技园数量统计至2014年9月以外,其他经济数据均统计至2013年12月31日。在分析比较各个指标时,两地数据统计的时间段均保持一致,以避免分析偏差。

(一)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数量

自2001年至2014年9月,科技部、教育部共组织开展了十个批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认证工作,共批准认定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16个。其中,北京地区除第七批、第九批次空缺外,其余八个批次均有大学科技园获得认证,共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5个,占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的12.9%;上海地区第三批、第七批、第十批空缺,其余七个批次共认证国家大学科技园13个,占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的11.2%,具体见表1。迄今,北京53所高校中已有16所高校(北师大、北中医共建1个)获批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30.2%;上海42所高校中也有13所高校获批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30.9%。总的来说,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数量上相差不大,北京地区略多。

表1 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数量

(二)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发展质量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质量,可以通过除大学科技园数量之外的其他几个经济指标来进行衡量。综合学者殷群[3]、湛泳[4]、檀小芳等[5]对大学科技园孵化绩效、综合评价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等研究成果,我们将从孵化水平、社会贡献两方面进行定量比较。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水平采用总孵化面积、在孵企业数、当年新孵企业数、孵化基金总额、累计毕业企业数5个指标除以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数量(2013年底北京地区14个、上海地区13个)来衡量,亦即取各指标的均值(北京Bi、上海Si);社会贡献采用在孵企业人数、孵化企业当年总收入、上缴税金总额3个指标的均值(北京Bj、上海Sj)来衡量。假定判断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水平、社会贡献的总分均为100分,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上述衡量孵化水平的5个指标对应的权重分(Ei)分别赋值为29、20、12、25、14[3,4],同样将上述衡量社会贡献的3个指标对应的权重分(Fj)分别赋值为24、51、25[5]。随后通过计算比较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水平、社会贡献的得分值,从而对其发展质量进行判断。计算公式如下,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主要经济指标

从计算结果分析,北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的孵化水平与上海地区相差不多;而其社会贡献的得分值要远高于上海地区,主要体现在解决劳动力就业以及上缴税金等方面。由此,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北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发展质量上要强于上海地区。

(三)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的纵向比较

根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2—2014)》的统计数据,我们对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近三年(2011—2013)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内容涉及上述提及的所有指标且均考察地区的总体值,以比较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纵向发展状况(见表3)。三年期间,北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数量保持在14个,而上海地区在2013年新增了2个,增幅18.18%。根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4)》中的说明,由于部分大学科技园重新规范了上报的场地面积,导致两地大学科技园的总孵化面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忽略这一统计出入,两地大学科技园的总孵化面积实际均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此外,在孵企业数、当年新孵企业数以及孵化基金总额三项指标呈现了上下小幅波动的态势,但总体上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发展,而这种波动态势主要是由每年毕业企业数的不确定性、进园孵化企业数的不确定性以及孵化基金申请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根据累计毕业企业数可以计算,北京地区年均毕业79个,而上海地区年均毕业160个,数量远高于北京地区,这说明上海地区的孵化效率比较高,企业在园区接受孵化的时间相对较短。需要指出的是,每年毕业企业数的差异会导致在孵企业人数、孵化企业当年总收入以及上缴税金总额的统计数据波动较大。上海地区由于每年毕业的企业较多,而在孵企业和当年新孵化企业对三项经济指标的贡献值不能抵消毕业企业的影响,所以在表3中具体表现为增长率均为负数。然而,北京地区的发展则相对平稳,虽然也受毕业企业的影响,但其在孵企业和当年新孵化企业对三项经济指标的贡献值远远超过影响值,所以其增长率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前文的结论,即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质量要强于上海地区。

表3 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纵向比较

二、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特色比较

(一)依托大学、政府或社会力量,组建园区运作载体

通常情况下,为了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各大学一般都利用大学科技企业积累的经营性资产与政府或社会企业联合组建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大学科技园的运作载体。股份公司是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平台公司,是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一大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科技园的硬件环境和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它借助政府支持,依托于大学,利用市场机制,利用大学的无形资产和少量资金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行科技园建设。同时,它还将能体现大学主流技术的知识资本(科研成果)与社会产业资本和风险资本结合起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不断组建新的公司,帮助其发展壮大[6]。

纵观两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经历,其运作载体的组建模式,主要有五种类型:(1)大学单独投资;(2)大学和大学联合投资;(3)大学、政府和企业联合投资;(4)大学和政府共同投资;(5)大学与单个或多个企业合资。表4列出了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运作载体的组建模式。

表4 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运作载体组建模式

从表4可以看出,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组建运作载体的模式上,侧重点存在着较大差异。北京地区多采用大学单独投资、大学与单个或多个企业合资以及大学和政府共同投资三种主要的方式;而上海地区则普遍采取大学和政府共同投资以及大学与单个或多个企业合资的方式,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较多。

(二)依托大学优势学科,发展主导产业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所依托大学的学科水平有密切联系,它们的成长多数得益于一批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学科,如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新技术、复旦大学的微电子集成电路、同济大学的建筑设计等等。这些优势学科不仅在该校具有特色和优势,而且也是全国重点学科,具有一大批拔尖的学科带头人、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充足的科研经费,每年产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成为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基础[7]。在实践中,两地大学科技园在制定入园企业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时,均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引导一些与所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相关的企业或项目进入园区孵化,尤其会重点扶持和发展一些与其学科以及产业链紧密相关的项目,久而久之就孕育形成了各自的主导产业。表5归纳分析了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特色学科及优先发展领域。

以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该科技园以复旦大学为依托,将微电子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技术等具有综合优势的学科作为产业化方向,成功地孕育出一批带有“复旦特色”的高科技企业。例如,1998年合资组建的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学校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的优势和园区平台资源,先后推出“神威1号”嵌入式微处理器等12种自主创新的“复旦芯”,2000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我国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市场拓展能力较强的集成电路公司之一。创办于1998年的上海复旦光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营业收入从1999年的1 4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亿元,员工从20余人发展到2007年底的350余人,成为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企业、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国家规划内重点软件企业[8]。同样,上海交大科技园打造了著名的“交大慧谷”品牌,成为了上海市首批“市级软件产业基地”;同济大学科技园构建了规模的“环同济设计产业带”,形成了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设计产业经济区;东华大学科技园坚持纺织服饰特色,致力于打造“中国纺织第一园”、“纺织硅谷”;上海电力学院量身定做的“新能源专业园”也颇具特色,等等。事实证明,依托高校的强势学科建设大学科技园区,是一条有着广泛发展前景的有效途径[6]。

表5 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先发展学科

三、两地政府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政策支持

京沪两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能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一方面得益于两地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两地政府的重视。多年来,两地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激励所在地高校创办大学科技园,促进了大学科技园的快速发展。然而,两地在支持方式和政策侧重点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北京地区对大学科技园的政策支持多落实在市级层面上。例如,2006年北京市科委、发改委、财政局、教委、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营管理公司,可认定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财政资金支持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共建科技条件平台、补贴园区管理机构的运行费用、补贴符合条件的入孵企业最高不超过20%的房租;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不同主体投资大学科技园内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跟进投资;建立由担保公司、企业信用促进会、商业银行、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组成的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平台;建立“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优先支持大学科技园内自主创新企业、重点项目;依托大学科技园建立一批专业技术转移中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园技术转移工作。

上海地区对大学科技园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土地供给、注册资本金投入、税收优惠和创业资金投入等方面,且多体现在区级政府层面上。例如,杨浦区政府为支持同济大学发展大学科技园,在土地供给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帮助同济大学以较低的价格获得科技园建设用地;同时促成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资公司作为其股东,解决大学科技园建设资金来源。同时,上海还以区为行政单位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地方税收区级留存部分以50%以上的比例返还给科技园公司和入驻企业,仅此一项就为同济大学科技园获得了1 200万元(2007年)返税资金支持[9]。为进一步降低科技创业门槛,上海鼓励各区县支持大学科技园设立“创业苗圃”,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业项目,免费使用一定期限的办公场地、基本商务服务、创业指导和咨询、专业支撑等公共孵化服务[10]。此外,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大学生创业,上海设立了“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等多个专项资助基金。

总的来说,北京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侧重于提升大学科技园的软实力建设水平,而上海政府部门对大学科技园的政策支持更倾向于提升园区的硬实力建设水平。

四、启示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京沪两地的发展实践看,两地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数量上相差不大;但通过对两地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水平、社会贡献以及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的纵向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地区的发展质量要明显强于上海地区,主要原因体现在两地高校总体实力的差异、区位差异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的侧重点差异。此外,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特色鲜明,大多高校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力量来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并紧密依托高校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等发展与其学科或产业链相关的主导产业。总之,两地在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道路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其他地区可因地制宜,借鉴两地积累的宝贵经验,不断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

[1]刘本盛.中国经济区划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2):81-90.

[2]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殷群,谢芸,陈伟民.大学科技园孵化绩效研究:政策分析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0,(3):88-94,119.

[4]湛泳,聂欣.大学科技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6-81.

[5]檀小芳,朱星谕,吴陆生,等.大学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3,(16):67-72.

[6]吴保根,张海生.上海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及其策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73-76.

[7]黄亲国.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J].教育研究,2006,(6):41-45.

[8]郭天和.复旦大学科技园:体系完备,挺进一流[N].上海科技报,2008-07-30(B03).

[9]谢辉,陆钢,张慧秋,等.京沪两地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启示与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47-50.

[10]吴寿仁.以政策扶持科技创业,科技创业政策概览(下)[J].华东科技,2014,(5):26-28.

猜你喜欢
科技园两地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大学》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