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原
北京是全国城市天然气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燃气管网规模、燃气用户数、年用气量、年销售收入均位列全国前茅。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燃气”)组建于1999年,业务范围覆盖燃气输配、销售、科研、设计、施工、燃气设备制造等业务领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天然气运营商。
北京燃气成立15年来,连续14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对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燃气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颖芝,了解该公司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促进安全生产的经验做法。
抓班组 抓基础
城市燃气的安全供应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燃气安全是北京燃气的第一要务,是企业的生命线。为此,公司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在先”的工作方针。
张颖芝介绍说:“安全是企业发展、管理、经营的前提。北京燃气从成立的第二年起,就一直坚持参加‘安康杯活动。多年来,‘安康杯活动的开展对于保障集团的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安康杯竞赛看起来是一个专项活动,但实际上这一活动融入了公司安全管理的全过程。这些年,我们为了让‘安康杯活动能够真正推进,让提升安全水平的效果真正体现,总结做法就两个字——‘落地。”
“落地”的一个首要基础是班组安全。“我们开展的‘安康杯活动,所有工作的重点都在班组。只有把这项工作沉到班组,工作才能做得实。因为班组是所有的安全法规、制度、操作流程落实的根本点。”张颖芝说。
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为此,北京燃气连续10年,在800多个一线班组开展了“十佳安全班组”竞赛活动,2011年在全国班组安全建设与管理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北京燃气班组获得了特等奖。
除开展班组竞赛以外,“落地”的另一项举措是组织职工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及生产和设备安全隐患,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改技革、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通过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把职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起来,送到各个专业部门研究解决,并采纳职工的合理建议。这样做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基层职工的力量,发现企业的安全短板,开展安全技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职工提升自身工作技能的积极性。如:职工创造的高压注水缓解液化气泄漏抢险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提高了安全技术防范水平。
燃气管道外侧有一层防腐层,如果防腐层有破损,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就会发生管壁变薄、穿孔的情况,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对管线开展防腐层检测。过去,北京燃气都是委托专业机构来做地下管线防腐层检测工作,检测的周期和范围都受到限制。有员工提议,通过公司配备专业设备,由公司员工自行加大检测和检查的密度,对每个防腐层的破损点及时修复,避免在一条管线上发现多个破损点以后再全线开挖。公司采纳了这名员工的意见,为这项工作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通过试点,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张颖芝说:“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整条管线就安全了。这种随时进行的修补比起问题严重以后全线开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及时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在问题扩大之前就将隐患消灭。”
为了让“安康杯”活动“落地”,北京燃气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公司内部“安康杯”竞赛考核标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指标、日常工作创新、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等内容。张颖芝强调说:“这其中,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是考核的重中之重。比如对于基础台账,集团安全管理部门平时就有专门的督查工作,在评比过程中还会进行抽查。”
作为全国燃气行业工会联委会理事长单位,北京燃气工会还将“安康杯”活动的成果向全国同行业进行推广,连续多年组织全国燃气行业开展了班组安全竞赛活动,全国共有38个城市、5 000多个班组、9万余名职工参加,促进了全国燃气行业班组安全建设和企业安全生产。其中,2009年5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燃气行业班组安全竞赛交流研讨会,开展了全国燃气行业班组安全记录、台账展评活动。通过背对背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全国燃气行业的优秀台账。经过这次全国评比,各地企业也开始在本企业内开展班组安全台账评比,使这一做法得到了广泛推广。
抓人才 抓技术创新
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在北京燃气,通过安全培训、考核、比武和评比等活动,员工在安全理念上相互沟通,在安全管理经验上取长补短,“安康杯”竞赛成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人才队伍。北京燃气高度重视员工培训与技能水平的提升,建立了“学分银行计划”,在公司内部的燃气学院设立了“燃气工程技术”“燃气工程管理”两个专业,聘请专业教师对职工进行授课。学员经过3年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在学分积满后,可获得国民教育系列的大专毕业证书。让一线职工能够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成为了职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工作技能水平的一大动力。因此,“学分银行计划”项目的开展,承担起了一线职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造血”功能,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此外,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对燃气管理与技术的学习探讨和相互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对自己工作的深层次思考,从而碰撞出火花,创新出思路。
通过“安康杯”竞赛,北京燃气还加强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如燃气泄漏检测、管网调度可视化等技术手段的推进。北京三环路下铺设的天然气高压管线作为北京燃气管网主干线,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共计50余千米,老旧管线因为使用时间长,管道腐蚀严重。原来的做法是开挖路面,将旧的管线挖出,再铺设新的管线,这样做不但给首都繁忙的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且一些深埋管线也无法通过传统手段实现更新改造。2012年开始,北京燃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领先的高压翻转内衬新技术,对老旧管线进行修复。这种“微创”修复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不用再对路面“开膛破肚”,对比传统的明开换管方式,开挖面积可减少90%以上,不影响正常交通,而且修复后燃气管道运行安全可靠性强。
2013年,北京燃气已完成了北京市西三环约12.5 km的旧管线更新改造工作,承接并完成了广州、青岛、唐山等地的数项燃气管道修复工程,目前已拥有该项专利技术在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独家使用权。2014年,除在北京完成南三环燃气管线改造外,还将利用该技术,对广州中心城区6段存在隐患的管网主干线进行改造。
2014年1月3日,国际认证机构瑞士SGS公司向北京燃气颁发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一次通过OHSAS18001:200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GB/T 28001-201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在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抓用户 传播安全理念
通过多年“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实践,北京燃气安全工作的关注点逐步由企业自身向用户延伸。近年来,围绕用户安全用气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服务保障,北京燃气向社会开通了“96777”24小时维修服务电话,用户所有涉及燃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拨打96777电话,包括有关燃气的各类咨询、报修、服务回访、表扬、投诉等。提起这个热线电话,张颖芝感慨良多:“其实就这么一个电话,能够排除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在家装改造燃气管道的过程中,一般的装修公司没有资质也没有能力对燃气管道进行重新设计、改造,私自乱改乱建很可能导致燃气泄漏、爆炸等安全隐患。开通这一服务热线之后,解决了百姓对燃气专业服务方面的各种需要,减少了事故发生。”北京燃气96777服务热线自2000年9月正式开通以来,年呼入量由原来的20万增长到现在的近180万次,已累计受理客户电话1 000余万次,为北京市民搭起了一座燃气安全保障桥梁。
除此之外,北京燃气还建立了企业与社区安全协作网络,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5S店),打造集安全咨询、报修报装、缴费购卡等于一体的“一刻钟”服务圈;开展专项隐患排查工作,2011年完成了64.9万户老旧小区居民用户到访巡检;2012年还开展了大型安全使用燃气宣传活动;同时开展了向市民发送手机安全短信的温馨提示活动,使燃气安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保障。
实习编辑 赵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