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荣
美点赏析
周海亮的作品深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他的文章细腻委婉,情感真挚,多能从生活的小事、平凡的场景里折射出人性的光辉,给人以美的享受与熏陶。
《一封信》便是这样的一篇小小说。这篇小说紧扣“一封信”写了两个人物(牛筋老汉,春草)和两段内容(老汉和春草的心理话),情节看似平淡,没有传统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细加品味,却又十分耐读。
首先,人物个性鲜明。小说虽没有运用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来刻画人物,但心理式的独白却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个性。牛筋老汉,人如其名,有牛筋的韧性,认死理,不知变通。“大虎,你到底图城里什么呢?咱村里人到底图城里什么呢?”一句“图什么呢”,写出了他对儿辈的不理解,在他的眼中,农村人“老老实实守着家”,“安安稳稳过日子”便是舒适的生活了,年轻人在城里那么苦,那么折腾,图什么呢?他不理解,也不能理解。又如春草所写的“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可是你爹不告诉我地址”“信写完了,他用浆糊封好,去邮局,让邮局里的人替他写信封”也从侧面写出了老汉的牛脾气。至于春草,她之所以没进城打工,是为了侍候生病的爹,可看出她的孝顺、懂事。而文中对大虎的表白:“大虎,能和你在一起,哪怕住比狗窝还差的房子,吃比狗食还差的饭,哪怕遭城里人再多白眼,我也愿意……”“大虎,我喜欢你……”则可看出她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女孩。而“伯,我在写呢。你怎么说,我怎么写”又多少写出了小姑娘的狡黠,这也正是她不甘心命运,敢于抗争,追求幸福的体现。
其次,小说语言质朴,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我和你娘侍弄二十多亩地,老胳膊老腿的,老是顾不过来”“不过他有力气,能干活,家里起了五间大瓦房。娘就是看上了大瓦房,才让别人给我张罗的”很好地切合了人物的身份。尤其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两段独白,看似重复啰嗦,实则对比强烈,“咱村里人到底图城里什么呢?住的不如咱农村的狗窝,吃得不如咱农村的狗食,空气比咱农村的茅坑里都难闻,又像狗一样遭城里人的白眼”,“大虎,城里多好啊!马路那么宽,楼房那么高,街道那么干净,就算到了晚上,外面也那么亮堂。汽车喷出的烟,真香……”;“如果你回来,老老实实守着家,守着我和你妈,娶个老婆,生个娃,安安稳稳过日子,不挺好?”“可是大虎,听我的,千万别回来,否则,一辈子困在穷山沟,咱俩都完了。”细读这些句子,两代人不同的生活观念碰撞着、冲击着,怎能不引发我们内心深深的思考……
难点指津
《一封信》这篇小小说尽管内容简单,情节也不复杂,但其揭示的主题却是深刻的,值得我们细加玩味。首先,它是一首爱的咏叹曲。无论是牛筋老汉对大虎的亲情,还是春草对大虎的爱情,都是真挚而感人的。“前年你过年回来,垂头丧气的,脸色蜡黄,就知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一份担忧溢于言表;“大虎,要麦收了,一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水……”一份关爱扑面而来。而春草无论吃苦受累,“我也愿意……”“大虎,我喜欢你”的表白,更是将她炽烈的爱描绘了出来,可以说这是一篇包裹着浓浓情爱的小小说。其次,小说展现了两代农村人不同的价值观。以“牛筋老汉”为代表的老一代,安于现状,图吃饱穿暖,图安安稳稳过日子。而以“大虎、春草”为代表的新一辈,积极进取,追求幸福,向往城市生活。孰是孰非,作者不置可否,只是通过客观的陈述,强烈的对比,让这两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冲击来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生活?第三,小说也揭示了当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勿庸置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村出现了地荒无人种的现象,而城市中也出现了农民工生活维艰的状况,小说正揭示了这一普遍的社会问题,如不加以解决,社会也便不能和谐稳定地发展。事实上,正如牛筋老汉所言,农村有田地,有果园,有满山的野菜和蘑菇,农村并不一定代表着贫穷与落后,只要肯创业,也是大有可为的,这似乎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总之,《一封信》是一篇简短而不简单的小说,值得我们细细阅读,反复品味。
考点训练
1.春草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女孩,请结合文句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2.这是一篇言近旨远的小小说,对于小说的主题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附: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参见上文分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