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慧玲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中过多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体现,学生在一种压力和感到威胁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意愿、差异、情感态度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痛苦多于快乐。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探索合作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得到健康发展的过程,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很多的合作学习方式,但往往是为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的较多,其真正价值并没有得以体现。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使学生更好地探索和掌握知识。首先,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讨论交流,有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与探索,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和动作技能的掌握,这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其次,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交际手段来与人合作,这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合作中经常出现不顺畅的情形,合作不成功,或难以与他人合作相处,组与组之间争吵,最后导致合作学习失败,或者表面是一个合作小组,而实际互不关心等。
1.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人的合作意识是随人整个心理和行为活动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发展的,但并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合作意识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和人的交往过程,通过共同完成任务等去培养。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并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让学生感到自我价值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在合作中的探索,创新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展示感受成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等。
其次,运动参与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在诸学习领域中的载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交互,是认识交换,是学生人际交往,这些都与个体的参与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参与,就难以体现教学的本质。一方面,具有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注重兴趣、习惯和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强调理性参与。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带动别人参与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2.合作技巧的培养是合作学习的保障
面对学习小组合作不顺的情况,应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本身就离不开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技巧尤为重要。
第一,合理分组技能的培养。很多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合作的第一步就出现了障碍。因此,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社交性语言的引导和要求,让学生学会沟通。比如,打招呼互相问候、自我介绍、握手、击掌等,创造一个合作氛围,这些常见的语言和动作是组成合作小组的重要开端,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很容易做到,但又常常被教师和学生忽略。
第二,活动过程技能的培养。合作团体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团体才有生命力,缺乏这一点,合作团体就有可能解体,或流于形式。那么,这种凝聚力是什么呢?应是小组成员对共同目标的确认和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激励学生进行合作,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表达感谢与应达感谢、倾听和尊重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及对鼓励参与的应答、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对小组成员的成功加以赞赏和对失败的鼓励等,以增强合作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理解。
第三,交流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彼此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活跃小组活动的气氛,积极提建议与应答。教师应在语言表达上给予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形成习惯。交流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的第三个职能是交流的职能,即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
3.合作精神的培养是育人的目标
合作是手段,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才是价值所在,它是民主精神、团队精神和力量的表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第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设计和创造合作学习的情境,既是教育者,充分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合作者,全身心地与学生合作,做好合作的表率,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感到自己的成功与小组分不开,小组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具有荣辱与共之感;第二,要把合作精神渗透到整个学校体育中,课间操、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应是教学的延伸与验证,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意识和行为习惯、团队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才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到发展,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最高目标和终身体育的最终目的。
体育课的合作形式是多样的,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才能健康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