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红袁 静徐六妹
(1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 深圳 518112;2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 深圳 518112)
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血清转氨酶的检测分析
邓玉红1袁 静2徐六妹2
(1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 深圳 518112;2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 深圳 518112)
目的研究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血清中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遗传背景相同的HBsAg阴性正常鼠3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HBV转基因鼠30只为实验1组,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30只为实验2组。采集各组小鼠在8周龄时的血液,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结果实验1组(HBV转基因小鼠未注射HBsAg-SCT质粒组)和实验2组(HBV转基因小鼠注射HBsAg-SCT质粒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实验1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小鼠;但与未注射HBsAg-SCT质粒HBV转基因小鼠无明显差异。
HBV转基因小鼠;HBsAg-SCT质粒;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编码许多与T细胞的抗原识别密切相关的组织相容抗原。MHC是人类的第6对染色体的一组连锁的基因群,包括MHC-Ⅰ和MHC-Ⅱ,人的MHC称为人白细胞抗原(HLA)。抗原必须暴露在细胞膜上并与HLA的特异性的糖蛋白结合,T细胞才能将其识别并清除。对疾病易感性的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以MHC表达的免疫遗传学基础是限定HBV感染发展的重要因素[1,2]。本研究通过检测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的血清转氨酶水平,为该HBV转基因动物的生理、病理、药理和毒理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1.1 材料
①含有H-2IJd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Ld)由Lybarger Lonnie实验室保存,编码HBV抗原表位肽S28-39(IPQSLDSWWTSL)寡核苷酸由亚利桑那大学合成。按文献报道[3]的方法,人工合成两端分别带一小段DNA接头的HBV表面抗原CTL表位肽(S29-38)的寡核苷酸片段,与两端带接头的β2m寡核苷酸片段混合变性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使其发生退火,其后将混合物与pIRES-Ld进行连接,形成HbsAg-S28-39·β2m·Ld单链复合物(HBsAg-SCT),并命名为HbsAg-SCT[4]。②选取遗传背景相同的HBsAg阴性正常鼠30只(正常对照组),HBV转基因鼠30只(实验1组)和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30只(实验2组)。各为6~10周龄,雌雄各半,本部饲育,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 2005-010。
1.2 试剂和仪器
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的检测仪器是奥林巴斯AU400,试剂由申能公司提供。
1.3 方法
各组小鼠均眼眶内眦采血,采血时周龄均为8周,采血后室温放置2 h后3000 r/min离心5 min提取血清。用全自动奥林巴斯AU400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1组(HBV转基因小鼠未注射HBsAg-SCT质粒组)和实验2组(HBV转基因小鼠注射HBsAg-SCT质粒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实验1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和表2。
表1 各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的检测结果
表2 各组小鼠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检测结果
实验1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18.5455;P<0.01);实验1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20.6692;P<0.01);而实验1组与实验2比较无明显差异(t=1.2624;P值>0.05)。
HBV转基因小鼠是国内进行乙肝发病机制、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发的首选动物模型,由小鼠的生殖特性可知[5],雌性小鼠的性成熟期是5~7周;雄性小鼠的性成熟期是6~8周,本研究的采血时小鼠的周龄均为10周,此时期小鼠均已以育完全,其性激素水平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也基本趋于稳定,但动物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受动物的品系、年龄、性别、营养代谢等情况,及测定方法与仪器设备和样品量大小的影响,其正常范围的差异很大[6]。
本研究是将自构建的pIRES-HBsAg质粒分次注射到被HBV感染的转基因小鼠中,研究HBsAg-SCT质粒质粒对转基因小鼠感染HBV后免疫应答,本研究结果显示:HBV转基因小鼠和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7];而实验1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本实验指标较少,对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全面分析有一定的影响,今后应增加其正常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测,以便全面了解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该HBV转基因动物的生理、病理、药理和毒理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1] Vinod K,Lo Y,Hau P,et al.Soluble MICA and a MICA Variation as Possible Prognostic Biomarkers for HBV-Indu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PLoS One,2012,7(9):e44743.
[2] 蔡刚,吴蓓颖,范臻佳,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抗原特异性细胞功能的初步分析[J].检验医学,2014,29(1):10-14.
[3] Huang CH,Peng S.Cancer immunotherapy using a DNA vaccine encoding a single-chain trimer of MHC class I linked to an HPV-16 E6 immunodominant CTL epitope[J].Gene Ther, 2005,12(15):1180-1186.
[4] 周伯平,张红梅,陈心春,等.HBV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表位单链三聚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腺病毒载体的构建[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1):19-22.
[5] 何诚.实验动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65.
[6] 郑凤娇,刘光泽.HBV转基因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4):292-294.
[7] DingC,Wei H,Sun R,et al.Hepatocytes protemic alteration and seroproteome analysis of HBV-transgenic mice[J].Protemics,2009,9 (1):87-105.
R512.6+<2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7-0066-022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27-0066-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7-0066-02
2005年广东省深圳市科技社会公益科研项目(JH2005071208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