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2014-06-20 12:36于菲菲
企业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政策政府经济

于菲菲

摘 要:对于中国经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高度关注。最近唱衰中国之声再次响起,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正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从新的角度来透析、解读中国经济。

关键词: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一、当前经济运行呈现的新态势

(一)经济增速换挡期。这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增速以年均10%的水平持续高增长,把中国经济带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支撑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目前的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过渡。这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也是一个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自然过程。

(二)结构调整阵痛期。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换挡期要面对的难题不仅仅是稳速度,还要调结构。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当然,经济结构调整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一些行业将受到很大冲击甚至会伤筋动骨;有些企业会亏损甚至倒闭破产,这些都是调整中的“阵痛”。所以,在调结构的过程中既要有决心,也要有容忍,才能迎来“阵痛”后的新生。

(三)前期政策消化期。这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为扭转增速下滑过快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及时采取了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逐季回落,一直延续到现在,都可以理解为进入了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在这个阶段,虽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但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挥作用,对经济结构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到: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从国际看,中国竞争面临新形势。一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到深度调整期,虽然现在美国、欧洲有所恢复,但步伐缓慢,这对我国出口有不小的影响。二是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孕育兴起,这样的新机遇对各国而言都是同样的,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又悄悄抬头。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之一,很容易变成众矢之的。

(二)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问题。(1)财政和金融风险进一步积累。一方面,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债务逾期风险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领域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但客观分析,无论是财政还是金融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处在安全区间,但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防范并积极稳妥化解这些风险,面临较大挑战。(2)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一方面,我国的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的开工率都不足75%。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还存在庞大的在建、拟建生产能力。产能过剩矛盾非常突出,这对企业消化库存和改善效益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源环境问题突出。(3)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从资源环境来讲,近十多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污水处理率提高速度很快,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同时,我国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容量难以提高。从资源要素来看,我国到2020年,34种矿产资源能满足需要的只有十四种。现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确实压力很大,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三、宏观调控政策的新亮点

(一)“稳中求进”是主基调。中央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合理空间。不急于选择“刺激政策”,而是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里的“稳”就是要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继续坚持和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当然,宏观政策要稳,不等于不需要预调微调,也不等于没有应对变化的政策预案。要在稳住宏观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的前提下,及时预调微调,真正做到“稳中有为”。(1)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一,今年政府仍将保有较大规模的赤字水平。今年赤字规模将达到13500亿元,比去年增加1500亿元,但是占GDP的比重跟去年一样,都是2.1%,不会加剧我们的市场运行风险,不会加大中国的财政风险。第二,税制改革。主要包括:一是增值税的改革,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已经在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和七类现代服务业当中进行了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二是资源税改革。主要是针对主要的资源类产品,由原来的从量税改征从价税,三是房地产税和环境保护税的改革。这样两项改革是明确要求进行立法的,因此房地产税和环境保护税将在今年进入立法程序。(2)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一,今年的流动性货币增速控制在13%左右。当前我们需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增速,以满足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要,以满足部分资本市场建设过程当中对流动性的需求。第二,允许民间资本发起组建中小型银行。这也是今年金融改革中一个重要的亮点。中小型银行首批准备建设5家,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四个省来建立。第三,今年明确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重要的金融稳定和监管机构,它的建立和完善以后,中国的金融稳定和监管体系当中就会出现“一行三会一保险”的基本架构。第四,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做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无疑是给很多人吃了颗定心丸。但同时也要把风险也纳入我国现有的监管体系当中,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体系的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重头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其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政府与市场各归其位。(1)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简政放权。首先,减少政府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其次,公开权力清单。国务院下属的25个组成部门中,已有16个部门相继公开了其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共计373项。第三,实施负面清单。(2)界定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界定了政府的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保护环境。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界定政府职能,更好的发挥看得见的手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市场决定、政府有为。

(三)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力。斯帝格里茨说:“当今世界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一件就是美国的新技术,一件就是中国的城镇化”。这种观点虽不一定准确,但至少说明,城镇化的确是中国发展的机遇。有预计说,到2020年城市化率会达到60%以上,到2030年接近70%。这将涌现出更多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创造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巨大的公共服务需求。

不论唱衰中国经济的动机如何,所有唱衰者都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的事实,即面对质疑的声音,中国经济已以其出色的表现作了强有力的回应。这个回应就是正在实现的经济崛起的中国梦。也就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三内涵”与“改革三改起”——“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3]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策政府经济
政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政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助企政策
政策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