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孔子教育思想之对比

2014-06-20 03:53赵莉莎
科教导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柏拉图教学目标孔子

赵莉莎

摘 要 孔子与柏拉图分别为中国和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他们见证了社会制度的转型以及中西方文化的繁荣。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两位知名哲学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指出在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中,二者的教育思想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孔子 柏拉图

中图分类号:G40-091 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 between Plato and Confucius Education Thought

ZHAO Lisha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ngzhi College, Xi'an, Shaanxi 710038)

Abstract Confucius and Plato were respectively Chinese and Greek philosophers as well as teachers in ancient time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conduct an inter-cultural study of the two renowned teachers. On one hand it lay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examin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d by Confucius and Plato in their respective systems of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ir teaching aims. The study is worthwhile, not simply because the teaching methods employed by Confucius and Plato are still workable but because the analysis of their teaching philosophies can help us get a deeper insight into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Confucius; Plato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中国已经逐步开展教育改革。依照现行教育体制法规,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然而,在教育改革初期,很多人认为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即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各类奥数考试、英语竞赛等。事实上,这仍然是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源于科举制度,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现今,尽管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大部分高校仍然以学生的高考分数作为选拔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愈演愈烈,这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也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异同,启发并促进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改革。

1 教学目标

孔子认为,教育至关重要,国家可以通过对个体实施教育来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他将培养“君子儒”作为教育的目标,认为如果人人都能主动地知礼行礼,那么国家将有秩有序。①孔子在其一生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游学,主张学而无类,愿意接收不同阶层的人作为他的弟子。在孔子看来,人口、教育以及财富是构成一个国家的三大要素。据《论语》记载,在孔子所教授的众多科目中,“仁”与“礼”是最受欢迎的,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将“仁”推崇至最高的地位,因而“仁”也是中国道德体系中最主要的美德。“仁”即是爱。“仁”与“礼”紧密相连,如克己礼仁,“一日克己礼,天下仁焉”。②“仁”包含了人类几乎所有的美德,它是个人保持自我独特性的前提与保证。仁爱、智慧以及勇气被视为绅士所应具有的三种基本美德,也是个人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在个人发展中,人人应以“仁”为核心,以以上三种美德为个人发展方向,全面发展。

柏拉图作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一生著作颇丰。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他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可以被认知推理的理念,即可知世界,另一部分为可感世界。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而那些认同“美自身即美”的理念的人,他们能将理念与具体事物区分开并不相混淆,这些人在柏拉图眼里才是真正有知识的人。③教育即灵魂专向的过程。人的灵魂是不朽的,是永不磨灭的。在人类接触物质世界之前,人类的灵魂具有收集真理的能力。我们通过感知所认知的世界拥有众多影像,通过影像我们可以看到永恒的真理与本质,从而完成灵魂转向的过程。教育可以引领人们进行灵魂的转向,培养人们的认知能力,即培养人们认知事物本质与真理的能力与过程。

其次,柏拉图认为,教育即培养“哲学王”。④他将人分为三个等级,其一是统治者,他们拥有智慧,能够治理整个国家;其次是护卫者,他们充满勇气,能够帮助和扶持统治者;再次是农民、工人和商人。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该是国家的统治者,而国家的统治者也必定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家能够认知事物的本质与真理。总之,柏拉图认为教育的至高目标在于培养人们对智慧的追求,即对真理的追求。

2 教学内容

司马迁曾说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⑤“六艺”包含了两个体系,一是理论知识教育,即《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另一个是技能与社会实践的学习,即《礼》、《乐》、《射》、《御》、《书》和《数》。这些都是培养仁者所必须的根本技能与知识。教育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教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习相应的技能。《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⑥“忠”和“信”属于道德规范,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课程。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人本主义课程观,既强调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又注重道德教育。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其中道德教育被视为教育的核心。个人应德才兼备,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以达到“仁”的境界。endprint

柏拉图的教育体系呈金字塔结构。教学内容可大体分为七科,即诗乐,体操,数学,几何学,天文学,数学和辩证法。与孔子相同的是,柏拉图也强调了诗乐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众多科目中的重中之重。相对于孔子的教育体系,柏拉图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教授不同的课程。在儿童早期(3岁~6岁),教授内容应该以儿童诗乐为主,让儿童懂得欣赏音乐与诗篇。为儿童选择的诗乐应该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并具有一定的道德指导意义。

3 教学方法

3.1 孔子的教学方法

3.1.1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学生本人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互动,教师应该首先抓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其基本情况,这对于随后的因材施教至关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通过学生的行为了解其所思所想,把握学生的思维特性。个人的自我需求,自我能力以及生活条件因人而异。所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为了达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3.1.2 学思并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在个人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该边学习边思考。只注重读书而不思考,学习者就会迷惑,失去自己的主见,一味地思考而不读书,那只是空想。只有将思考与读书结合起来才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学习者通过“学”可以获得感性知识,而通过“思”可以习得相应的理性知识。事实上,“思”与“学”是辩证的统一体。“思”与“学”二者在学习过程中并重,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而“思”是“学”的进一步升华。在个人学习过程中,人们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将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知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1.3 循序渐进

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强调循序渐进地学习。他的学生顔渊曾评论道,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总是带领学生步步深入,逐步打开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见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耐心,善于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与提出问题。

3.2 柏拉图的教学方法

3.2.1 启发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将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他认为,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继而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然后助产学生归纳,总结以及明确定义和概念等知识。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柏拉图在其教学方法上,师承苏格拉底,他认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问答形式,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辩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继而反驳错误观点追寻真理。他反对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提倡学生通过提问与反思,举一反三。

3.2.2 教研并行

柏拉图在其晚年结束了游学生涯,创立了被后人视为西方文明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即阿卡德米学院。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柏拉图以讲座和对话的形式向学生教授数学和哲学课程。学校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即教研并行。事实上,柏拉图本人也是教学科研两手抓的一个典型。他不仅是一位著作颇丰的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成功的一线教师。

3.2.3 寓教于乐

柏拉图在其游学过程中极力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他反对生硬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实行兴趣化教学。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西方国家很受欢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学生以一种快乐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不是强压学习。学生的性格因人而异,教学不能硬性地尝试改变学生的性格,因为学生具有独立的性格,不应受任何压迫与抑制。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鼓励学生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4 结论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教育,而教育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继承了西周的传统,教予学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众多技能。他提倡有教无类,对待所有的教育对象,教师应该一视同仁,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相比之下,柏拉图认为,人应该有不同的社会等级。教育应该根据人的等级而实施,即黄金贵族应该接受最高一等的教育,所以柏拉图被认为是一位教育等级论者。

从教学目标来看,孔子以“仁义”作为教育核心,而柏拉图以“理念”为核心。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递知识,而且在于塑造人格。孔子认为理想的人即“仁者”“君子儒”而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哲学王”。

尽管柏拉图与孔子的教学实践是在很多年以前,但他们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对当代教学仍有指导意义。孔子提倡,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由易而难,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应该勤于思考,做到学思并行。柏拉图提倡对话教学法,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相比之下,柏拉图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在当代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新能力。在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考试模式,招生录取模式的改变,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内容的完善。

注释

① 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34).

② Ibid. 38.

③④Melling, David J. Understanding Plat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1987.

⑤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⑥ 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柏拉图教学目标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柏拉图之椅
让大脑绕个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