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度及竞争战略研究

2014-06-20 07:40范明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7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浙江上海

范明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增长速度、贸易差额以及贸易度依存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浙江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再从国际市场占有率、TC、RCA、CA等指数等方面,与上海的服务贸易进行比较测度分析,发现两地在服务贸易发展上的不同,进而找出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的缺陷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浙江 上海 服务贸易 比较测度

浙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浙江省作为我国的外贸大省,因其天然的地理优势,货物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在全国也是排在前列。但服务贸易的发展却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浙江省最大的服务贸易收入是旅游业,其次是运输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通讯服务(这些服务行业也是由货物贸易所带动起来的服务),但还有一些服务,比如建筑业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其他商业服务浙江几乎都没有涉入。浙江省与上海相比,很多项目并没有启动,很多企业对服务贸易的不理解,不深入导致了企业对服务贸易意识的不够,也使得服务贸易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没有进展。政府在政策方面对于服务贸易也不够重视,在经济政策上也并没有向服务贸易倾斜。而且我国还没有一部全面完整规范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正是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很多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公司和项目难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出现贸易纠纷时,也不能第一时间解决矛盾和问题,有时即使寻求法律帮助,也很难有下文。

浙江服务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随着全国服务市场的打开,浙江省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较有竞争力的货物贸易为带动,服务贸易增长显著。从表1中可以看出,浙江省服务贸易从2000年的7.89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56.1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也从2000年1.19%到2009年5.44%,期间基本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说明近十年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确实迅速。

(一)增长速度

由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增长的平均水平,其中2002年至2006年期间增长速度较快,2007年因为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回落,而2009年环比增长已成为负数,说明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导致浙江省和全国的服务贸易量受到影响均有大幅下降。

(二)差额比较

服务贸易差额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进出口发展是否平衡。从表2可以看出, 2000-2009年这十年期间,除了2004年和2009年是顺差,其余年份都是逆差,且呈上升趋势。说明在服务贸易中浙江省进口服务逐年增多。

浙江与上海的比较优势测度指标分析

(一)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

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

从表3可以看出,浙江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2000的0.02%增到2009年的0.278%,市场份额是在逐年增加的,也说明浙江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与上海相比,上海2000年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达到了0.243%,远远超过浙江省。而浙江省服务贸易占全国的出口额比重在2009年是7.13%,而上海在2000年就已经占到全国的11.98%。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它是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能够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TC 综合考虑了进口与出口两个因素,能够反映一国某一产业部门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TC的取值范围是[-1,1],数值越大表示竞争优势越强。如果TC>0,表示该国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反之,如果TC<0,则表示该国是该产品的净进口国,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

TC=(X-M)/(X+M)

其中X表示服务贸易出口额,M表示服务贸易进口额。

由表4可以看出,从2000-2009年间,只有2004年和2009年TC指数为正,其他年份均为负,说明近些年浙江省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与上海相比,从2000-2009年上海服务贸易TC指数除了2009年为正,其余年份也为负,但整体均接近0,比浙江省总体来说国际竞争力强,这与上海市在全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量也是相符的。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纵观浙江省从2000年-2009年的RCA指数虽然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见表5),但均在0.8以下,说明浙江省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很弱。而上海市2000-2009年的RCA指数均在1.25和2.5中间,说明上海的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与上面提到的TC指数也相符。

(四)显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

国际服务贸易显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是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某产业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剔除了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到该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

表6是浙江省和上海市2000-2009年的CA指数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上海的CA指数均为负数,但是整体来说变化不大,都是围绕在-0.8左右浮动,呈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只有2006、2007、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在2009年也很快回升到-0.89。浙江省服务贸易的CA指数自2000-2004年一直为负水平。但从总体上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2005年和2006年CA指数分别为0.22和0.37,国际竞争力有大幅度提升。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年和2008年出口急剧的下降,浙江省CA指数由正值转为负值,但在2009年又回升到以前的水平。说明浙江省服务贸易有较好的调节性,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endprint

提升浙江省服务贸易的措施分析

(一)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并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增强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提高其服务业的水平。目前浙江制造业发展已经居于全国的前几位,对于支持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比如物流、广告、咨询、金融等相关服务,都需要加大力度开展,为此,浙江省应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能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培养出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企业。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浙江省也要注意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其质量,以求能带来更加长远和持续的经济利益。

(二)扩大市场经济开放度

发展服务贸易要有开放的国内市场和发达的国际市场,那么浙江省要逐步开放服务市场,先开放旅游、劳务承包、商贸、医疗等,后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文化、教育等,允许民间资本进行经营,并且大力引进外资,提高外资的利用率,加强国内企业学习能力,与国内外公司进行技术交流。

(三)注重服务业品牌建设并实施“走出去”战略

浙江省加大市场开放程度的基础上,要鼓励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并将企业推向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企业不仅要注意引进来的政策,更要“走出去”。“走出去”是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浙江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分享世界市场资源的必然途径,也代表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四)强化政府孵化作用

对于国际服务贸易企业,政府要给予政策倾斜与扶持,加大扶持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提供贷款业务,开拓好的途径让国内服务性企业了解世界,开拓新的服务思路,从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浙江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五)明确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各国主权观念以及彼此的文化、道德等方面观念的差异,各国政府对与军事、国防、安全、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相关服务行业十分敏感,均实行重点保护,限制外国人或外国资本进入,以防止这些行业受控于外国服务提供者,而给本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因而,调整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关系的法律以国内法为主。浙江省政府联合全国司法体系部门,参阅国家法律文件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管理经验,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符合浙江、符合杭州的法律政策。虽然处于初探阶段,但是也是为法律制度的制定迈出了一大步,以此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更多的开拓国际服务贸易市场。

(六)鼓励培养优秀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

政府和高校都要重视国际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了解国际和国内各个层次和不同部门有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的培养和开发或者引进人才。通过与国外服务贸易的对接,引进先进的理念和具备相应经验和资格的人才,弥补国内服务贸易发展人才缺失的问题。浙江省政府结合地区发展优势,培养符合地区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型人才,针对金融、电子、旅游、通信、教育、保险等行业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更多的为地区服务贸易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钱江.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J].国际市场,2010(1)

2.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endprint

提升浙江省服务贸易的措施分析

(一)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并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增强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提高其服务业的水平。目前浙江制造业发展已经居于全国的前几位,对于支持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比如物流、广告、咨询、金融等相关服务,都需要加大力度开展,为此,浙江省应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能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培养出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企业。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浙江省也要注意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其质量,以求能带来更加长远和持续的经济利益。

(二)扩大市场经济开放度

发展服务贸易要有开放的国内市场和发达的国际市场,那么浙江省要逐步开放服务市场,先开放旅游、劳务承包、商贸、医疗等,后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文化、教育等,允许民间资本进行经营,并且大力引进外资,提高外资的利用率,加强国内企业学习能力,与国内外公司进行技术交流。

(三)注重服务业品牌建设并实施“走出去”战略

浙江省加大市场开放程度的基础上,要鼓励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并将企业推向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企业不仅要注意引进来的政策,更要“走出去”。“走出去”是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浙江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分享世界市场资源的必然途径,也代表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四)强化政府孵化作用

对于国际服务贸易企业,政府要给予政策倾斜与扶持,加大扶持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提供贷款业务,开拓好的途径让国内服务性企业了解世界,开拓新的服务思路,从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浙江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五)明确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各国主权观念以及彼此的文化、道德等方面观念的差异,各国政府对与军事、国防、安全、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相关服务行业十分敏感,均实行重点保护,限制外国人或外国资本进入,以防止这些行业受控于外国服务提供者,而给本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因而,调整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关系的法律以国内法为主。浙江省政府联合全国司法体系部门,参阅国家法律文件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管理经验,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符合浙江、符合杭州的法律政策。虽然处于初探阶段,但是也是为法律制度的制定迈出了一大步,以此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更多的开拓国际服务贸易市场。

(六)鼓励培养优秀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

政府和高校都要重视国际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了解国际和国内各个层次和不同部门有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的培养和开发或者引进人才。通过与国外服务贸易的对接,引进先进的理念和具备相应经验和资格的人才,弥补国内服务贸易发展人才缺失的问题。浙江省政府结合地区发展优势,培养符合地区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型人才,针对金融、电子、旅游、通信、教育、保险等行业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更多的为地区服务贸易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钱江.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J].国际市场,2010(1)

2.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endprint

提升浙江省服务贸易的措施分析

(一)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并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增强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提高其服务业的水平。目前浙江制造业发展已经居于全国的前几位,对于支持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比如物流、广告、咨询、金融等相关服务,都需要加大力度开展,为此,浙江省应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能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培养出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企业。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浙江省也要注意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其质量,以求能带来更加长远和持续的经济利益。

(二)扩大市场经济开放度

发展服务贸易要有开放的国内市场和发达的国际市场,那么浙江省要逐步开放服务市场,先开放旅游、劳务承包、商贸、医疗等,后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文化、教育等,允许民间资本进行经营,并且大力引进外资,提高外资的利用率,加强国内企业学习能力,与国内外公司进行技术交流。

(三)注重服务业品牌建设并实施“走出去”战略

浙江省加大市场开放程度的基础上,要鼓励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并将企业推向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企业不仅要注意引进来的政策,更要“走出去”。“走出去”是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浙江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分享世界市场资源的必然途径,也代表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四)强化政府孵化作用

对于国际服务贸易企业,政府要给予政策倾斜与扶持,加大扶持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提供贷款业务,开拓好的途径让国内服务性企业了解世界,开拓新的服务思路,从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浙江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五)明确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各国主权观念以及彼此的文化、道德等方面观念的差异,各国政府对与军事、国防、安全、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相关服务行业十分敏感,均实行重点保护,限制外国人或外国资本进入,以防止这些行业受控于外国服务提供者,而给本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因而,调整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关系的法律以国内法为主。浙江省政府联合全国司法体系部门,参阅国家法律文件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管理经验,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符合浙江、符合杭州的法律政策。虽然处于初探阶段,但是也是为法律制度的制定迈出了一大步,以此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更多的开拓国际服务贸易市场。

(六)鼓励培养优秀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

政府和高校都要重视国际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了解国际和国内各个层次和不同部门有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的培养和开发或者引进人才。通过与国外服务贸易的对接,引进先进的理念和具备相应经验和资格的人才,弥补国内服务贸易发展人才缺失的问题。浙江省政府结合地区发展优势,培养符合地区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型人才,针对金融、电子、旅游、通信、教育、保险等行业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更多的为地区服务贸易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钱江.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J].国际市场,2010(1)

2.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浙江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