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支出、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的VEC模型分析

2014-06-20 07:09何军耀陈宗映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7期
关键词: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居民消费

何军耀+陈宗映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基尼系数达到警戒线,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居民消费水平远远落后,通过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改善居民人均消费成为必要之举。本文以此为基础,运用时间数列,分析研究国民总收入、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与人均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社会保障金支出、收入差距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Granger影响。

关键词: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社会保障 居民消费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出口、投资的双重作用下的迅速增长,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际宏观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导致的经济结构的变化,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李伯惟(2011)在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研究中指出: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巨大,扩大消费和内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增长,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基尼系数达到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不平等严重影响居民消费,叶檀在2011年名人论道中谈到收入差距越大消费越扭曲。韩金峰(2010)在论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效率关系——基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分析中,研究得出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不足的问题,我们的一个重要选择就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是一项有效的措施。高文书(2012)、张翼(2010)认为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在很多国家社会保障都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重要的手段,通过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扭转收入差距。王小鲁、樊纲(2005)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证明收入差距还有继续上升的明显趋势,但其下降阶段不能确证。同时该模型分析发现有一系列因素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或缩小有重要影响,这包括经济增长方面的因素、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方面的因素。这说明有可能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来控制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

基于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建立VEC模型分析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以及GDP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针对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合理健康发展。

国民收入、人均消费、收入差距现状

社会保障具有筹资社会化的特征,并且遵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是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它需要相应的财政制度来支持其运行,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虽然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的财政来源不同,但总体主要包括财政投入、企业缴费、个人缴费乃至社会募捐。不论何种筹资方式,都不来源于社会的财富,只有当社会总财富增加才会有更多的经济资源投入到社会保障中去。如果没有相应的财力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持续下去,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从1989年开始我国社会保障金的支出随着我国GDP的增加逐年上升,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时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发展的作用。1989年我国的GDP为5330.45亿元,2011年为472115.04亿元,为1982年的88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从1982年的288元到2011年的12272元,在30年中翻了42倍之多。

相对于飞速增长的国民收入,我国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严重偏低。2008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2008中国金融论坛时表示,目前中国消费占GDP比重低,结构不合理。消费在中国的变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波以后开始,占GDP的比重在迅速下降。他表示从过去接近60%的水平逐渐下降,降到了消费占GDP的比重接近50%,其中,家庭消费比重偏低,在占GDP一半左右的消费中,公共消费的下降比较大。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中国的消费占GDP比重非常低。他还提到,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政策,社会保障方面政策有双重红利,可以提高福祉,有合理设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国民收入在快速增长但是人均消费的增长却相对滞后,这与我国收入差距的恶化有一定的关系。可以用基尼系数来反映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分析,基尼系数在0.3至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而我国到2011年基尼系数快超过0.5,已超过国际警戒线0.4,收入差距问题相当严峻。

从1982年至今我国经济有了明显的增长,社会保障也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目前消费严重不足,收入差距较大。我国应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使广大劳动人民共享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下面将通过实证来分析198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收入差距扩大和社会保障支出对人均消费的影响。

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和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检验人均消费和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均消费因收入差距而受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社保基的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而非研究人均消费的决定因素,所以本文不考虑所有相关变量的影响。

同时,人均消费受到GDP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社会保障支出也会对居民人均消费产生影响,在此使用名义GDP、基尼系数、社会保障支出三个变量系统地建立计量模型。

先对居民人均消费进行研究,令Zt=[lnct, lngit, lngdpt, lnst]'。其中,lnct表示从居民人均消费(元),对其取自然对数;lngit表示收入差距,为基尼系数自然对数;lngdpt表示我国名义国民收入,对其取自然对数;lnst表示我国社会保障金支出,对其取自然对数。样本区间为1982-201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和我国国民收入gdp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基尼系数来源于国家公布的数据。社会保障金支出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年鉴数据(1989-2011年)。本文所有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均采用eviews6.0软件进行。endprint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通常是非平稳的,非平稳性的时间数列下可能会出现伪回归,在做VEC模型之前需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SIC(Schwarz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对变量数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SIC值越小滞后阶数越好。检验形式(C,T,L)中,C、T、L 分别代表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根据表1检验结果知,lnct, lngit, lngt, lnst为一阶单整序列,即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利用 lngit, lngt, lnst序列探讨其对lnct系列的影响。

(三) VEC模型协整检验

在无约束水平VAR模型下确定VEC协整阶数L。首先,协整检验需要确定合理的协整滞后阶数以保证协整关系统计上的可信度。确定水平VAR 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方法是从一般再到特殊,从较大的滞后阶数开始,通过对应的LR 值、FPE 值、AIC 值、SC 值、HQ 值等来确定。并根据LR 值、FPE 值、AIC 值、SC 值、HQ 值等对两个模型选择最佳滞后阶数均为L=1(见表2)。

协整向量个数r的检验。从表3我们看出在1%显著水平上,轨迹统计值(33.14>27.5843)应该拒绝没有协整关系(r=0)原假设,接受存在一阶协整关系;最大特征值统计量(14.2646>7.5811)也是拒绝(r=0)原假设接受r=1,即存在一阶协整关系。说明lnct与 lngit, lngt, lnst之间存在一阶协整关系

协整方程。标准化协整向量为

(1.0000,0.6559,-0.4432,-0.3031,C),对应的协整方程(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差)为:

lnCt=-0.6559lngit+0.4431lng+0.3031lnst

(0.0751) (0.0332) (0.0240)

+C (1)

协整方程的估计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1982-2011年,我国的人均消费、收入差距、国民收入、社保支出4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根据协整方程(1),从长期来看,国民收入的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与人均消费呈正相关关系,而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增加与人均消费为负相关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VECM)及其诊断检验

本文主要检验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仅给出关于△lnct和△lngit的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模型进行计算,估计结果见表4。

在得到误差修正模型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稳定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以及正态分布检验,然后再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根据图1VECM的模型设定的单位根都落在单位圆以内,因此上述VECM模型的稳定性检验通过,说明上述模型中的变量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LM自相关检验结果为,LM1= 4.4116,P值=0.9980;LM2=8.8597,P值=0.9191,因此上述模型中不存在自相关性;采用White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检验结果为χ2值=105.7352,P值=0.3282,故不存在异方差;联合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Jarque-Bera值11.4112,P值=0.1795,符合正态分布。

根据上述稳定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以及正态分布检验结果,可以肯定律VECM模型不存在设定偏差,稳定性显著。因此可以根据VECM模型进行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分析。根据表4,关于△lnct的误差修正模型的误差修正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1.0718),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VECM模型的结果lnct, lngit, lngdpt, lnst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此对lnct, lngit, lngdpt, lnst四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在10%显著性水平上,收入差距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单向Granger影响;在15%显著性水平上社会保障支出差距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单向Granger影响,国民总收入对人均居民消费无Granger影响。

(六)脉冲响应函数

VECM模型得出的结果难以对估计系数进行解释,因此本文根据脉冲响应函数来得出结论。

近几年的研究中一般不考虑变量排序问题,在此情况下可以得到广义的脉冲响应函数且能得到唯一脉冲响应曲线。图2是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居民消费变量受各变量冲击的响应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平稳的收敛于某一固定值。

根据图2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人均消费水平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正,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导致居民人均消费增加;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人均消费水平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负,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人均消费的减少。由于国民总收入对人均消费无Granger影响,并不需要给出人均消费水平受国民总收入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

(七)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根据协整检验,人均消费、国民收入、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等4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说明国民收入、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对人均消费具有Granger影响,而国民收入对人均消费无Granger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显示,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社会保障金支出的增加导致人均消费增加;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人均消费减少。

从长期来看国民收入、社会保障金支出对居民的人均消费呈正相关的关系,其原因可能在于:根据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国民收入的总量越高,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国民收入总量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总财富,只有总财富增加居民才有可能分配更多的财富。因此国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居民财富的增加,进而增加消费和居民福利。社会保障作为收入再分配手段,可以调整收入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也参与收入分配,这必将会导致收入的差距。通过社会保障调节低收入者的收入,可以使低收入者扩大消费。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与居民人均消费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其原因在于:由于存在边际消费递减的规律,当收入差距过大时,高收入者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其消费的增加却很少,使人均消费降低。

结论与对策

从 lnct =-0.6559git + 0.4431gt + 0.3031st +C 结果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在收入差距不变情况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增加0.4431个百分点和0.3031个百分点。但是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基尼系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降低0.6559个百分点。

收入差距扩大的副作用完全大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如何缩小收入差距让居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扩大社会保障建设,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合理分配收入是一项必要的政策。

参考文献:

1.黄金锋.论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效率关系—基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分析[J].东岳从轮,2012.10

2.李伯惟.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财经视点,2011.1

3.高文书.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效应—基于陕西省宝鸡市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4

4.张翼.社会保障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初步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6

5.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J].经济研究,2005.10endprint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通常是非平稳的,非平稳性的时间数列下可能会出现伪回归,在做VEC模型之前需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SIC(Schwarz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对变量数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SIC值越小滞后阶数越好。检验形式(C,T,L)中,C、T、L 分别代表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根据表1检验结果知,lnct, lngit, lngt, lnst为一阶单整序列,即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利用 lngit, lngt, lnst序列探讨其对lnct系列的影响。

(三) VEC模型协整检验

在无约束水平VAR模型下确定VEC协整阶数L。首先,协整检验需要确定合理的协整滞后阶数以保证协整关系统计上的可信度。确定水平VAR 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方法是从一般再到特殊,从较大的滞后阶数开始,通过对应的LR 值、FPE 值、AIC 值、SC 值、HQ 值等来确定。并根据LR 值、FPE 值、AIC 值、SC 值、HQ 值等对两个模型选择最佳滞后阶数均为L=1(见表2)。

协整向量个数r的检验。从表3我们看出在1%显著水平上,轨迹统计值(33.14>27.5843)应该拒绝没有协整关系(r=0)原假设,接受存在一阶协整关系;最大特征值统计量(14.2646>7.5811)也是拒绝(r=0)原假设接受r=1,即存在一阶协整关系。说明lnct与 lngit, lngt, lnst之间存在一阶协整关系

协整方程。标准化协整向量为

(1.0000,0.6559,-0.4432,-0.3031,C),对应的协整方程(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差)为:

lnCt=-0.6559lngit+0.4431lng+0.3031lnst

(0.0751) (0.0332) (0.0240)

+C (1)

协整方程的估计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1982-2011年,我国的人均消费、收入差距、国民收入、社保支出4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根据协整方程(1),从长期来看,国民收入的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与人均消费呈正相关关系,而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增加与人均消费为负相关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VECM)及其诊断检验

本文主要检验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仅给出关于△lnct和△lngit的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模型进行计算,估计结果见表4。

在得到误差修正模型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稳定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以及正态分布检验,然后再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根据图1VECM的模型设定的单位根都落在单位圆以内,因此上述VECM模型的稳定性检验通过,说明上述模型中的变量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LM自相关检验结果为,LM1= 4.4116,P值=0.9980;LM2=8.8597,P值=0.9191,因此上述模型中不存在自相关性;采用White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检验结果为χ2值=105.7352,P值=0.3282,故不存在异方差;联合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Jarque-Bera值11.4112,P值=0.1795,符合正态分布。

根据上述稳定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以及正态分布检验结果,可以肯定律VECM模型不存在设定偏差,稳定性显著。因此可以根据VECM模型进行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分析。根据表4,关于△lnct的误差修正模型的误差修正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1.0718),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VECM模型的结果lnct, lngit, lngdpt, lnst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此对lnct, lngit, lngdpt, lnst四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在10%显著性水平上,收入差距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单向Granger影响;在15%显著性水平上社会保障支出差距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单向Granger影响,国民总收入对人均居民消费无Granger影响。

(六)脉冲响应函数

VECM模型得出的结果难以对估计系数进行解释,因此本文根据脉冲响应函数来得出结论。

近几年的研究中一般不考虑变量排序问题,在此情况下可以得到广义的脉冲响应函数且能得到唯一脉冲响应曲线。图2是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居民消费变量受各变量冲击的响应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平稳的收敛于某一固定值。

根据图2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人均消费水平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正,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导致居民人均消费增加;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人均消费水平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负,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人均消费的减少。由于国民总收入对人均消费无Granger影响,并不需要给出人均消费水平受国民总收入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

(七)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根据协整检验,人均消费、国民收入、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等4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说明国民收入、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对人均消费具有Granger影响,而国民收入对人均消费无Granger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显示,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社会保障金支出的增加导致人均消费增加;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人均消费减少。

从长期来看国民收入、社会保障金支出对居民的人均消费呈正相关的关系,其原因可能在于:根据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国民收入的总量越高,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国民收入总量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总财富,只有总财富增加居民才有可能分配更多的财富。因此国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居民财富的增加,进而增加消费和居民福利。社会保障作为收入再分配手段,可以调整收入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也参与收入分配,这必将会导致收入的差距。通过社会保障调节低收入者的收入,可以使低收入者扩大消费。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与居民人均消费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其原因在于:由于存在边际消费递减的规律,当收入差距过大时,高收入者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其消费的增加却很少,使人均消费降低。

结论与对策

从 lnct =-0.6559git + 0.4431gt + 0.3031st +C 结果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在收入差距不变情况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增加0.4431个百分点和0.3031个百分点。但是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基尼系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降低0.6559个百分点。

收入差距扩大的副作用完全大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如何缩小收入差距让居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扩大社会保障建设,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合理分配收入是一项必要的政策。

参考文献:

1.黄金锋.论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效率关系—基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分析[J].东岳从轮,2012.10

2.李伯惟.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财经视点,2011.1

3.高文书.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效应—基于陕西省宝鸡市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4

4.张翼.社会保障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初步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6

5.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J].经济研究,2005.10endprint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通常是非平稳的,非平稳性的时间数列下可能会出现伪回归,在做VEC模型之前需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SIC(Schwarz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对变量数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SIC值越小滞后阶数越好。检验形式(C,T,L)中,C、T、L 分别代表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根据表1检验结果知,lnct, lngit, lngt, lnst为一阶单整序列,即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利用 lngit, lngt, lnst序列探讨其对lnct系列的影响。

(三) VEC模型协整检验

在无约束水平VAR模型下确定VEC协整阶数L。首先,协整检验需要确定合理的协整滞后阶数以保证协整关系统计上的可信度。确定水平VAR 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方法是从一般再到特殊,从较大的滞后阶数开始,通过对应的LR 值、FPE 值、AIC 值、SC 值、HQ 值等来确定。并根据LR 值、FPE 值、AIC 值、SC 值、HQ 值等对两个模型选择最佳滞后阶数均为L=1(见表2)。

协整向量个数r的检验。从表3我们看出在1%显著水平上,轨迹统计值(33.14>27.5843)应该拒绝没有协整关系(r=0)原假设,接受存在一阶协整关系;最大特征值统计量(14.2646>7.5811)也是拒绝(r=0)原假设接受r=1,即存在一阶协整关系。说明lnct与 lngit, lngt, lnst之间存在一阶协整关系

协整方程。标准化协整向量为

(1.0000,0.6559,-0.4432,-0.3031,C),对应的协整方程(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差)为:

lnCt=-0.6559lngit+0.4431lng+0.3031lnst

(0.0751) (0.0332) (0.0240)

+C (1)

协整方程的估计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1982-2011年,我国的人均消费、收入差距、国民收入、社保支出4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根据协整方程(1),从长期来看,国民收入的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与人均消费呈正相关关系,而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增加与人均消费为负相关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VECM)及其诊断检验

本文主要检验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仅给出关于△lnct和△lngit的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模型进行计算,估计结果见表4。

在得到误差修正模型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稳定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以及正态分布检验,然后再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根据图1VECM的模型设定的单位根都落在单位圆以内,因此上述VECM模型的稳定性检验通过,说明上述模型中的变量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LM自相关检验结果为,LM1= 4.4116,P值=0.9980;LM2=8.8597,P值=0.9191,因此上述模型中不存在自相关性;采用White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检验结果为χ2值=105.7352,P值=0.3282,故不存在异方差;联合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Jarque-Bera值11.4112,P值=0.1795,符合正态分布。

根据上述稳定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以及正态分布检验结果,可以肯定律VECM模型不存在设定偏差,稳定性显著。因此可以根据VECM模型进行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分析。根据表4,关于△lnct的误差修正模型的误差修正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1.0718),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VECM模型的结果lnct, lngit, lngdpt, lnst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此对lnct, lngit, lngdpt, lnst四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在10%显著性水平上,收入差距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单向Granger影响;在15%显著性水平上社会保障支出差距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单向Granger影响,国民总收入对人均居民消费无Granger影响。

(六)脉冲响应函数

VECM模型得出的结果难以对估计系数进行解释,因此本文根据脉冲响应函数来得出结论。

近几年的研究中一般不考虑变量排序问题,在此情况下可以得到广义的脉冲响应函数且能得到唯一脉冲响应曲线。图2是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居民消费变量受各变量冲击的响应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平稳的收敛于某一固定值。

根据图2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人均消费水平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正,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导致居民人均消费增加;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人均消费水平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负,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人均消费的减少。由于国民总收入对人均消费无Granger影响,并不需要给出人均消费水平受国民总收入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

(七)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根据协整检验,人均消费、国民收入、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等4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说明国民收入、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收入差距、社会保障金支出对人均消费具有Granger影响,而国民收入对人均消费无Granger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显示,在滞后1-10年的时期内,社会保障金支出的增加导致人均消费增加;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人均消费减少。

从长期来看国民收入、社会保障金支出对居民的人均消费呈正相关的关系,其原因可能在于:根据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国民收入的总量越高,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国民收入总量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总财富,只有总财富增加居民才有可能分配更多的财富。因此国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居民财富的增加,进而增加消费和居民福利。社会保障作为收入再分配手段,可以调整收入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也参与收入分配,这必将会导致收入的差距。通过社会保障调节低收入者的收入,可以使低收入者扩大消费。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与居民人均消费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其原因在于:由于存在边际消费递减的规律,当收入差距过大时,高收入者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其消费的增加却很少,使人均消费降低。

结论与对策

从 lnct =-0.6559git + 0.4431gt + 0.3031st +C 结果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在收入差距不变情况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增加0.4431个百分点和0.3031个百分点。但是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基尼系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降低0.6559个百分点。

收入差距扩大的副作用完全大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如何缩小收入差距让居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扩大社会保障建设,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合理分配收入是一项必要的政策。

参考文献:

1.黄金锋.论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效率关系—基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分析[J].东岳从轮,2012.10

2.李伯惟.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财经视点,2011.1

3.高文书.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效应—基于陕西省宝鸡市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4

4.张翼.社会保障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初步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6

5.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J].经济研究,200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居民消费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居民消费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