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品质》的三个角度

2014-06-20 17:03朱明慧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常理靴子格斯

朱明慧

《品质》是苏教版必修三“底层的光芒”专题选编的一篇小说,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会重点从分析格斯拉的形象入手,让学生找出感触最深的段落,概括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形成对主题的认识。

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格斯拉诚实敬业、热爱技艺的品质的赞美上。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创作的这篇小说究竟有没有更为深刻的主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进行深度解读?下面结合在课堂实践,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一、关注“反常理”

文学作品,特别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文本,都会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个性特点。然而,情节的发展如果一直按着正常的逻辑思维,只能呈现出程式化、意料之中的结局,这会让作品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因此,有吸引力的作品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常理”的情节内容,而且恰恰是这些“反常理”部分会形成作者情感的转折或者递进,从而表现深刻主题。所以,关注“反常理”内容是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切入口。

《品质》一文中,格斯拉是诚实敬业、热爱事业、技艺娴熟的鞋匠,按照正常逻辑思维,这样的优秀手艺人会获得同行和社会的认可,至少养家糊口不成问题,然而因为慢性饥饿而悲惨死去的最终结局出乎读者意料,成为本文中“反常理”的典型。由此,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如此诚实敬业、热爱事业的鞋匠结局会如此悲惨?学生很快可以从文章中找到最后年轻人对“我”说的一番话,“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而且还要亲自做”、“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说明格斯拉做事过分认真,“他从不登广告”、“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说明格斯拉经营理念陈旧,不能应对竞争,“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他肯用最好的皮革”、“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说明产品制作时间长、成本过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格斯拉身上,也就是更多的主观原因让学生对格斯拉产生了刻板甚至死板的感觉。

同样,按照常理思考,格斯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主观上为了生存的他应该会有一些改变,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反常理”的内容:为什么格斯拉如此死板不愿意改变?格斯拉手艺精湛,凭着自己的经验,如果随波逐流,不但不会饿死,而且还有可能发财,但他宁可饿死也不放弃一个鞋匠的追求。在他看来,皮靴的质量就是鞋匠的生命,粗制滥造是对职业的亵渎,乃至对人格的侮辱。因此,在个人追求和选择中,格斯拉的坚守和最终的命运的巨大差异就更显悲壮,这样的坚守才能体现“底层”的最耀眼的“光芒”。

可见,课文中的“反常理”内容是深入解读文本的“有力武器”,既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又能延伸思维的深度,起到深刻理解主题的作用。

二、“我”究竟是谁

文学作品中的“我”有旁观者的“我”和隐含作者的“我”之分。作为旁观者,主要体现一种客观描述,情感体现相对比较浅显,爱憎褒贬一目了然。而作为作者的化身,“我”就要体现人物背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这种隐藏在身后的内容往往需要我们深入解读。

《品质》一文,学生对“我”的评价大致有以下一些:“我”的身份是与格斯拉有多年交往经历的顾客;“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作为线索人物记叙了格斯拉的悲惨人生,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我”是格斯拉悲剧的见证者和旁观者;“我”同情格斯拉,为格斯拉的悲惨命运而感到难过。看来,学生对“我”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旁观者的层面。

在我看来,作品中设置的“我”身上承载了作者的思想。如何深入解读?首先从了解作者开始。

作者高尔斯华绥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伦敦的著名律师,并经营好几家公司。高尔斯华绥曾在牛津大学读法律,但是后来放弃律师工作,到处游历,见识了很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并和他们成为朋友。这些经历从作者长篇小说《岛国的法利赛人》主人公理查·谢尔顿的经历可见一斑。《品质》一文中的“我”其实也是作者的化身,从文中“到国外去了一趟”、“只需要两双”靴子却一下“定做了三双”、一口气定做四双靴子等情节表述可以判断,“我”的经济状况应该还不错,在和格斯拉的商业交易的过程中,并不因为他的贫穷、社会地位不高而有任何嫌弃,相反,“我”已经把格斯拉认定为“老朋友”,对他的命运充满着挂念,在他遭遇不幸时,“我”会感到“难过”“心理很不舒服”,充分体现了“我”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然而“我”的出现仅仅是表达对格斯拉的同情吗?“我”从“大约十四岁那年”到格斯拉死去一直在格斯拉那里定做靴子,只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了一双。“我”对格斯拉靴子的始终如一其实也能反映出“我”的人生态度,不受社会追求时髦风气的影响,更多考虑靴子的舒适和质量,这其实就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叛,昭示着一种高贵的精神和坚持的理想。“我”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格斯拉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显艰难社会状况下人性的熠熠光辉。也正是因为有了“我”和格斯拉等人的坚持,才可能有社会道德文明的不断前行。

由此可见,小说中“我”具有线索、情感等多种叙事功能,以“我”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涵与作用为凭借,挖掘作者的思想态度,可以找寻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捷径”。

三、文本中的时代气息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也都反映生活,是作家对所生活时代的精神的外化,所以说,时代背景在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教学《品质》时,我提醒学生可以从文本中了解社会生活。很快,学生从第25、26段发现了当时处于大公司垄断过程中,抢走了个人生产加工的生意,让他们处境艰难乃至失业;从第26、64段发现了当时社会的商业竞争需要广告,而且一些大公司仅仅“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可见,一些公司为追求剩余价值,用不切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商品的真正质量却下降了。更有细心的学生找到“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为了讲究时髦”,这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的浮躁。

这些都是课文中反映的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状况,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再看如此社会背景下的格斯拉,学生发现了格斯拉的“另类”,在充斥着世俗、享乐、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下,格斯拉是格格不入的,一直到死都没有改变,这就是品质的坚守。

由此,写作背景的挖掘其实就是正确理解作品主题的深入过程,可以更深层次的体现人物背后更为闪光的精神。

通过以上三个角度的深入解读,学生对《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格斯拉的生命已经超越了“死亡”的悲惨,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作者是在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塑造了坚守品质的手艺人在残酷现实中被毁灭的悲剧,由此警示世人在社会文明的倒退中需要重视品质的坚守。只有理解到此,才能体现高尔斯华绥创作的深刻内涵。

[作者通联:江苏丹阳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常理靴子格斯
穿靴子的猫2
纪念希格斯玻色子发现10周年
捕捉希格斯玻色子之手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快乐源泉
“不按常理”做梦
不按常理出牌
鼓励儿子“不按常理出牌”
长在脚上的靴子
希格斯理论获奖姗姗来迟
希格斯子闯入了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