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艰难的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选自《李大钊选集》,龙门书局,2008年12月版)
点读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领导人。此文选自《李大钊选集》,原载于1923年12月20日《新民国》第一卷第二号。原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作者则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预见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作者将民族的历史进程比喻为长江大河,用“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来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虽是艰难坎坷,却依旧势不可当。以此呼吁国民发扬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以雄健之姿态,享受冒险后的美趣。
最爱文中关于旅人的描述,“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正所谓绝美的风景多在崎险的山川,不勇敢迎向风雨,登上山顶的人,是永远不会明白也感受不到那种冒险后,冲破艰难险阻后所获得的那份幸福与快乐。
勇敢地登上山顶,迎向风雨吧,沿途有意想不到的“奇绝壮绝”等着你!